因为有了“钢的人”,才会建造出“钢的城”
栏目:读书现场
作者:本报记者 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这部小说是客观呈现中国钢铁企业改革的重要案例。这么多年来,我们竟然很少有作家去触及它、去写它,真是不可思议。 ”日前在京举办,由湖北省作协、 《十月》杂志社主办的罗日新工业题材长篇小说《钢的城》研讨会上,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如是感叹。会上,邱华栋、陈福民、朱秀海、刘庆邦、顾建平、王十月、刘琼、张莉、刘大先、李云雷、杨庆祥、付秀莹、吴子林、饶翔、岳雯、刘秀娟、丛治辰、徐刚、傅逸尘、马小淘等作家、评论家,以及耿瑞华、毕正洁、李建国、王文金等湖北省和黄石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对该作品对工业题材现实主义长篇写作的探索及收获展开深入研讨。

  “小说的第一句就有着毛茸茸的生活质感,特别强烈,一看就是生活里泡出来的,尤其是从钢厂出来的。”

  近日发表于《十月·长篇小说》第五期的这部《钢的城》 ,聚焦20世纪90年代钢铁国企改革。临江钢铁公司是个百年老厂、大厂,其前身是晚清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后改为汉冶萍煤铁厂,曾经辉煌一时。然而, 20世纪90年代陷入困境,举步维艰,继而进行大刀阔斧的企业改革。在国企改革这个大舞台上,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演绎了迥然不同的人生悲喜剧。临江钢铁公司的原型就是大冶钢厂,这部小说就是大冶钢厂这座百年老厂在改革、改制过程中的写照。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表示,从题材上来讲, 《钢的城》可以说是当代工业题材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新收获。从写作手法上也特别扎实。“首先是作家的生活底子非常扎实,小说开始就是一对恋人要结婚,结婚还盼着15号发工资,可是钱没下来,这5桌婚礼办不办?可是不仅要办,还增加了3桌。小说的第一句就有着毛茸茸的生活质感,特别强烈。一看就是生活里泡出来的,尤其是从钢厂出来的。这个文本里随处可见具体的、细切的、毛茸茸的生活。 ”

  “我觉得这部小说无论从题材选择,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小说的叙述艺术手法,都算得上一部力作,是一部值得大家分析的作品,给今天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了特别好的一面镜子, 20世纪的最后10年,国家的大型钢铁企业是怎样走过来的,通过这部作品,我们看到了那个特别艰难的过程,看到了里面那些活生生的人。他们演绎着活生生的故事,还有他们的奋斗、他们的挫折、他们的困难、他们内心的纠结和希望。 ”邱华栋说。

  作家、编剧朱秀海直言,这是一个很有温度的小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想想生活被打碎的是什么人?农民从开始就得到土地,土地分到家里就开始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这些一线的国企工人在那个年代原本生活无忧,尤其像‘武钢’‘临钢’这样的超大型国企。改革开放一下子把工人原来的生活打碎了。这部小说非常真实地表现了这个过程。我第一次看到这段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讲,作者的心是温暖的。 ”朱秀海表示,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部小说写了人的高贵,这也是其愿意读这部小说的一个原因。

  “这是一部具有钢的质地以及钢的金属音色的好作品”。

  出生在钢城的罗日新从小生活在浓浓的钢铁味道中,大学毕业分配到大冶钢厂炼钢,开始与钢花对峙、与炉火交锋的火红生活。丰富的生活积淀成为他成功描绘出形形色色钢铁工人群像的根基。湖北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耿瑞华认为,罗日新笔下的临江钢铁公司(大冶钢厂)虽在近现代有过辉煌,但在时代发展变迁和市场经济进程中,和许多国有企业一样,不得不进行改革改制,临江钢铁公司员工和众多其他改制的国企员工一样面临艰难的抉择。罗日新对企业改制感同身受,因此,作品中他真实呈现了企业改制这个大变局,深情地描写了“钢的城”中各色人物各自不同的命运。由于作家极其熟悉钢厂生活,因而他描写的故事情节极其生动,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极其鲜明。更难能可贵的是,作品把“钢的城”几代人的命运和时代变迁及整个中国特钢工业改革发展的进程联系起来,记录书写了时代,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工业题材现实主义长篇佳作。

  “一名优秀的作家必然是一名历史的清醒审视者和评判者,罗日新担当得起这样的称誉。 《钢的城》可以说是对20多年前的国企改革所进行的一次严肃的历史反思。易国兴大刀阔斧的改革看似很见成效,但日久天长其问题暴露无遗,最终导致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被收购。在那场国企改革大潮中为什么有的企业成功了,有的企业失败了,发生在临江钢铁公司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缩影,祝大昌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其中的关键:‘马克思的学说,就是维护劳工的利益’ 。 ”评论家贺绍俊如是说。他认为,在《钢的城》中,作者以真实而又质朴的叙述还原了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国有企业改革大潮的风起云涌。“罗日新不仅熟悉工厂,而且熟悉工人,他所塑造的工人形象,上至公司领导,下至普通工人,个个栩栩如生。 《钢的城》里活跃着一群‘钢的人’ ,因为有了‘钢的人’ ,才会建造出‘钢的城’ 。这是一部具有钢的质地以及钢的金属音色的好作品。 ”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则认为,即使从世界范围看,大工业题材小说创作也没有积累起多少现成的、好用的经验,同样,写大工业成功的作品历来寥寥。从小在钢铁企业大院成长,熟悉自己身边钢铁工业和钢铁工人生活的罗日新敢深入挖掘这个题材,既是出于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是具备了深厚的积累,有着深入的思考,具备创作能力的必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从作品的情感基调中读出的是一种奋进之气。他表示,像这样的题材,严肃文学通常有两种大的情感模式,即要么是具有伤痕经验的感伤式书写,要么是把创伤转化成愤怒,但是这个小说既不是愤怒的,也不是感伤的,又不是分享艰难,而是以一种自强不息的、不卑不亢的、昂扬的方式来确立人物的主体性。这一点较为难得。

  “坚硬的生活需要坚硬的写作。”

  “我们刚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大庆,为什么要纪念70年?因为这确实是艰难的、漫长的、伟大的70年,其中有筚路蓝缕,有披荆斩棘。我们国企改革中大批产业工人作出了牺牲,他们为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才是有历史感的重要经验,是中国独有的经验故事。我们走过来了,而且成功了。工人们在宣布下岗的时候还在唱《咱们工人有力量》,这就是生活。我特别相信这里的生活,看完后我觉得好熟悉、好生动。 ”刘琼说,这样的创作的确是有原型的创作,这样的创作原型,今天的作家一定要认识、接触和了解。 “所以我把它叫做坚硬的题材、坚硬的写作,坚硬的生活需要坚硬的写作。这种写作非常艰难,因为它不是那种讨巧的写作,但罗日新写出来了。他写出了历史感,也写出反思性,包括对人物命运的处理,都有历史的反思。 ”

  “36年前,我在炼钢厂任技术员,业余时间帮助小集体企业做设计, 3个月画一套图纸,报酬是200元。而我利用业余时间写作, 3个月创作一篇小说,稿费是10元。同样的时间、努力和付出,劳动报酬的结果相差巨大。但我写作过程中的喜悦之心却是设计画图中不曾有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年轻时的我,甚至于找过厂长,想调到设备处管理备品备件,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写作。记得当时厂长以为我疯了,一个炼钢厂的工程师,多么受人尊敬的岗位,竟然想调去仓库当管理员。父亲知道后,气得跳脚, 3个月没和我说话。 ”罗日新坦言,自己梦想成为一名作家,用文字和全世界交流。“生活的忙碌,让我进入商界,不惑之年后才发现:文学是我生命的意义。有时候我在黑夜里写着写着,时间长了,经历过的人和事就会自然而然地打心底里蹦出,曾经交往过的朋友又再次聚集在一起,演绎发生过的故事。 ”

  罗日新透露, 《十月》杂志发表的《钢的城》是其写钢厂岁月的上卷,下卷正在创作之中。“下卷从上卷的10年后开始,从2010年到现在,也就是美国对中国的钢铁反倾销开始。当年我在美国休斯敦,感受很深。中国石油专用管从90 %进口,到现在100 %国产化,并且30 %出口,中国制造真的很强大。钢铁强则国家强,中国的钢铁产量现在世界第一,高端产品质量也世界领先。大冶特钢生产的产品,如今已广泛应用于中国第二艘自主生产制造的航母、动车上的高速轴承等国家重点建设领域。 《钢的城》计划最后写到中美贸易战的大结局。整个《钢的城》下卷准备写30万字,旨在展现整个钢厂近50年来的变迁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