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兄长荆永鸣
栏目:忆故
作者:吕振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9年4月13日中午,我正在刷微信朋友圈,看到《中篇小说选刊》的公众号更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纪念作家荆永鸣先生》 ,我心头一惊,永鸣兄怎么了?此文怎么用上了纪念亡人的语气?前段时间我们还通了电话,我还看到他发的微信啊!于是我抓紧百度,看到有人在微博上说,作家荆永鸣4月12日突发心梗去世,我依然不敢相信,又给我们的共同好友、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刘玉栋发信求证,玉栋兄回复, 4月11日永鸣去四川参加《十月》杂志社在李庄的活动,刚到机场就发病,送到医院后没抢救过来,夜里去世了。呜呼!您怎么突然就走了呢?我敬爱的永鸣老哥!

  与永鸣兄相识,是在2015年秋天,几位文坛的朋友小聚,玉栋兄介绍我和在座的永鸣兄认识。他是内蒙古赤峰人,我感觉他为人豪爽,颇具侠气,我们聊得很投缘,虽然他长我二十多岁,但他坚持以兄弟相称,让我喊他大哥,并相约有空再聚。分别后,我们平常会在微信上交流,我也一直关注着他的创作情况。第二年春天,他给我打电话,说他在房山有个小酒馆,晚上约了朋友们一起小聚,关仁山从城里开车过去,让他捎我一起去,但那天单位正好有事,我没有去成。

  去年5月,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举办当代现实题材创作高级研修班,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四十多位作家参加,荆永鸣和刘玉栋也都参加了这个班,我们相约在鲁院门口一家酒馆小聚。当晚参加的还有安徽的许春樵、重庆的张者、云南的潘灵、山东的东紫等作家朋友。那天我带去了永鸣兄的一本中篇小说选《在时间那边》 ,请他题字留念,他说最近有些头疼,眼睛有点看不清楚,我就不再强求他写字。我跟他说,还是到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心里踏实。大家看他身体不舒服,就没劝他喝酒,但他说,有这么多好友在,不喝酒没意思,少喝一点,一松口,就喝了三瓶啤酒。酒席进行到一半,永鸣兄突然跟我说,老弟你把书拿来,我给你写吧!我连忙把书递上,以为他会写上常见的“请某某先生惠存”之类的话,但他却把桌上的碗筷和酒杯统统推到一边,一副极其认真的姿态,写下了一段北宋秦少游的《江城子》 :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戊戌夏日与吕振小弟偶遇八里庄鲁院写秦观词 荆永鸣

  永鸣兄沉浸其中,忘了酒桌上的推杯换盏,一口气写满了一页纸,期间因为一句词拿不准,还想了许久,这让我非常感动,能够看出他对朋友的真诚。但同时我又觉得,在大家欢聚的高兴时刻,永鸣兄为何会联想到这样一首伤感的词呢?我猜测他的心绪可能不太好,不知是因为创作的事,还是身体原因。散席后,我劝他还是要戒烟限酒,抽空去检查一下,医院方面如有需求,我可以帮他联系。

  下半年,永鸣兄给我打过两回电话,说他有一部新的长篇小说,因为与南海筑岛工程有关,怕涉及海疆主权等敏感问题,需相关部门出具证明,出版社才能接受出版,这令他非常苦恼。我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帮他咨询了有关部门的朋友,将具体意见及时反馈给永鸣兄。

  在当代作家里,永鸣兄的作品不算多,大约一百多万字,但他笔下的东西,那些描写城市“外地人”的作品,都是经过真切的人生体验后,精心孕育出来的。他在北京胡同里开了家小酒馆,既用来谋生,也以此为窗口,观察形形色色的底层打工者,他创作的《外地人》 《北京候鸟》 《北京时间》 《大声呼吸》等作品,从小人物的生活表象入手,刻画外地人在城市面临的生活艰辛和精神焦虑,挖掘人性内涵,把握城市脉动,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喜欢文学、喜欢喝酒、喜欢交朋友的永鸣兄走了,永远地走了!想起去年在酒桌上他写的那几句话,“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真是一语成谶。他走后,朋友们说起来,都认为他是个讲义气的好人、好大哥,也是个满足了基本温饱就一心扑在文学上的有良知的作家,他走得太早了!他的书,他给我的题词,寄托着我对他永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