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历来对石头怀有特殊的情感,所谓“一拳之石,而能蕴千年之秀” ,并形成一个特殊的美学传统。白居易、苏轼、米芾都爱石成痴,比如苏轼就曾说:“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文而丑,是为三益之友。 ”对赏石的这种兴趣与热情至今未见衰减,无论南北都有赏石文化圈,但同时,对赏石美学理论的丰富与升华也势在必行。
李昌银所著的《中国赏石美学》前不久由齐鲁书社出版,可以说是恰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日前,齐鲁书社和观象博物馆在江苏徐州联合主办“中国赏石理论建构”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赏石美学》新书发布会。该书是作者多年潜心思考和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是观象博物馆赏石系列丛书的第一本专著。李昌银长期收藏和研究赏石,在这本书里,他以灵璧石为标本,明确将赏石分为具象石、意象石、抽象石,书中大约有130幅灵璧石图片,基本涵盖了灵璧石的主要类别。
通过对中国赏石美学历史脉络与基本要义的梳理,李昌银认为,白居易所作《太湖石记》是有关赏石收藏与鉴赏的第一篇重要文献,其在《双石》一诗中所提出的“怪且丑”为中国赏石理论大厦打下了根基。中唐之后,赏石之风盛行,苏轼的“文而丑”以及米芾的“瘦漏透皱”等思想,共同构筑起中国赏石美学的大厦。
但在齐鲁书社总编辑傅光中看来,我们还需要建构现代的赏石理论,中国赏石美学的根基究竟在哪里,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比如‘瘦透漏皱’ ,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前我们搞不清楚。为什么搞不清楚?是我们用的工具不对。由于我们没有现代美学这个工具。 ”在本书中,李昌银也尝试运用现代美学理论去探究中国传统赏石文化的美学内涵。比如,如果用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来评价赏石的“美” ,这些形式则体现在简约与变化、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对比与和谐、夸张与简略、天然与人为、联想与合目的性等关系之中。
归根结底,赏石是发现的艺术,是“主体移情于物” 。“有一种说法,认为赏石不是人创作的,这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对石头的鉴赏即是对石头的创作,文人赏石,石人相居,创作者与鉴赏者融为一体,互相创生对方。 ”南开大学教授周志强认为,传统的奇石赏玩是在借石头以逃避石头以外的世界,我们建构现代的赏石美学和现代的赏石模式,则旨在打开人与物之间的一个新关系,表达那种超越日常又回归日常的冲动,其立足点是现在的生活和追求。
器物承载着人对世界的感受,尤其在当代社会,器物美学为人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慰藉,在这个意义上,李昌银的《中国赏石美学》不啻一个积极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