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扇面
中国最早出现扇子在舜帝时代,史书记载舜帝有“五明扇” ,彩帛而制,上有云纹。为什么叫“五明扇” ?传说舜帝有“四目” ,那时扇子并非用来引风取凉,而是由随从手持,表示“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 ,所以此扇代表又一“明” ,故曰“五明扇” 。“五明扇”多为天子所用,象征一种权威,也有亲王和达官使用的,但有严格规定,天子八扇,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人二扇。春秋战国时期,在壁画上也常有“五明扇” ,长杆大扇,由两个奴隶执掌,为主人障日蔽风,因扇子是椭圆形,柄又纵穿中间,称为团扇,或者叫合欢扇。
汉代时期丝织制造开始兴盛,扇子开始小型化、实用化,并出现了多种面料,有绢、纨、素、绫,颜色则以白色为主,使用者几乎都是女性。西汉女诗人班婕妤因在宫中被赵飞燕谗言,失宠后作过一首感叹命运的《团扇歌》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什么叫“中道绝” ?就是指自己像放置在箱子内的扇子一样,被人冷落,遗弃了。汉代的扇子由于多为女性使用,于是在扇面上出现了女工,有了刺绣,时间一长花鸟鱼虫都出现在扇面上。刺绣毕竟费时费力,而且画面不容易生动,于是就出现了题扇画扇,扇子上有了水墨和彩绘,这也是扇画的起源。
从三国两晋到南北朝隋唐,扇子在形状和品种上更加丰富了,有了麈尾扇、羽毛扇、六角扇、多角扇、腰形宫扇。麈尾扇即鹿尾一类的拂尘,当时也可引风,由麈尾扇又演变到羽毛扇,有八羽,也有十羽,麈尾扇、羽毛扇主要是男性使用,诸葛亮手中摇的就是羽扇,一辈子摇着羽扇,一辈子运筹帷幄。关于六角扇,根据《晋书》记载,书圣王羲之就有书六角扇的故事:王在绍兴蕺山见一老妇卖六角扇,生意清淡,王就在每把扇子上写了五个字,起初老妇疑惑,王说,你就说王右军写的。老妇照办,结果发了一笔小财。
唐宋时期的扇子仍以团扇、纨扇为主,唐代几乎没有扇画,而宋代则出现了大量扇画,我们现在看到的宋画,有相当一部分画在团扇扇面上,如宋徽宗的《枇杷山鸣图》 ,宋代无名氏的《晚荷郭索图》 《红蓼水禽图》 。宋代民间还出现了另一种款式新颖的扇子——折扇,折扇又称“聚头扇”“聚骨扇”“折叠扇” ,据说产自倭国,最早由高丽人引进,作为一种礼物送给当时的达官贵人。宋代绘画中也几乎没有画在折扇上的宋画,主要原因是当时为了防霉防水,用红柿油涂在纸面上,这样就没法书画了,也就是说折扇在宋代是纸质的,只具有实用性和工艺性,并不具有美术性。
扇子到了明代,折扇便开始广泛流行,永乐皇帝见这种扇子“卷舒方便” ,便下令工部“如式为之”“遍赐群臣” ,这种“袖中之物” ,在当时也极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永乐年间,仅成都一地的年产量就达到了两万把。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还亲自书写过大折扇,群臣见之,争相效仿。明武宗正德年间,朝廷专门派人去日本学习制扇工艺,学习归来折扇向小巧精致经济型发展。整个明朝折扇制造和使用繁荣,出现了多种风格、多种尺寸、多种材料,有竹骨、木骨、犀牛骨,有扇骨八根、十四根、十六根,有蜀产、徽产、京产、杭(州)产、苏(州)产,扇画在明代也达到了高峰,明代几乎所有的文人雅士、书画家都书画过扇子,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等等,都是扇画的高手,都有许多精品扇画传世。
从清代至民国,折扇仍是文人骚客的雅物,文人墨客也热衷于画扇玩扇藏扇,从“清四僧”到“扬州八怪”“金陵八家” ,再到海派的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虚谷,皆是扇画的一流能手,仅任伯年就至少画过四百把扇子,他们这些人也都以各自独立的精神和独特的风格,开创了一代书风画风,并为中国扇画增添了许多精品佳作。在清代和民国,一把精致的书画俱佳的扇子,也是一个人身份的体现,出门在外,谁也不认识谁,扇子展开,看看谁题的字,谁画的画,谁雕刻的扇骨,便可透露主人的品位,扇子在人与人的交流中也成了一张名片。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扇子越来越讲究,开始在扇骨上嵌金丝银丝,镶象牙珊瑚,开始有精巧别致的扇坠、扇囊、扇盒。
扇画在中国画中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它是将扇骨制作、手工雕刻以及精湛的书画艺术融为一体的,是一种小中见大、归之一握、展之千里的艺术。“求扇一页,胜画三尺” ,此句足见扇画的价值,扇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至今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