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解之同情”探寻十七年文学
——评吕东亮《变革中的焦虑:十七年文学探寻》
栏目:品读斋
作者:但红光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变革中的焦虑:十七年文学探寻》
吕东亮 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8年9月出版

  青年学者吕东亮的专著《变革中的焦虑:十七年文学探寻》2018年9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研究问题、探讨纷争不拘泥于成见,而是探源溯流,通过细读文本,将文本与时代文化生态作“理解之同情” ,将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过程视为一个为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学而变革、因变革中出现的问题而持续焦虑的历史过程。该著作视野开阔,见识通达,是近年来十七年文学研究领域值得重视的一部著作。

  《变革中的焦虑》显示出较为独特的文学史建构意识。作者将十七年文学历史过程视为一个为建构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学而不断变革、不断尝试的历史过程。作者认为,十七年文学的领导者在宏观理论层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学信心满满,但在面对具体的文体建设时却遭逢重重困境,无法有效地化解。因此,作者有意识地以十七年文学在文体形式方面的探索作为研究重点,将文学作品、文学批评文章置于历史的坐标之中,置于时代动态背景之下,认真审视,发现其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呈现十七年文学在面对创新困境时所产生的深刻的历史焦虑。书中对文学批评家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形式的批评实践进行了梳理和探究,有力地印证了作者的观察,深化了学术界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书中对于一些杰出批评家的表现也进行了个案分析,比如对于何其芳的《红楼梦》研究,作者通过详实的分析认为何其芳自觉将《红楼梦》提高到世界文学经典的高度进行评析,力图通过批评阐释使之跻身于世界文学经典之林,体现了高远的文化抱负。这种观察和发现是独具慧心的。

  《变革中的焦虑》研读了一些具有症候性意义的文学文本。作者对文本的重读自觉警惕“发现异端的冲动” ,也不偏于揣测历史公案中的人物言行,更没有预设立场与思维方式,而是真正立足于有复杂意识形态蕴涵的文本,理性地进行知识考古,要言不烦,鞭辟入里。在对新中国成立之初诗歌批评文本的研读中,作者梳理出了新的文学界对诗歌现状的态度以及新民歌运动发生的潜在动力,论从史出,扎实可靠;通过对《燕山夜话》和《夜读偶记》的解读,作者揭示了五四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两部书里,作者都相当程度地扮演了史学家的身份,背靠历史,面对现实,他们对国家人民尽管充满关怀,但也不大愿意采取“大鸣大放”的方式,而更乐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显示出“理解之同情”的学术理路;对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及其批评文章的解读,作者呈现出了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界对新的人物形象的渴求,军队文学与十七年文学落幕之间的关系等,不能不说是独到的见解。

  《变革中的焦虑》是一部文学史研究著作。从书中不难看出,作者对于十七年文学史料的使用十分娴熟,在十七年文学研究方面有着较为充分的积累。也因此,作者对相关历史过程的叙述脉络清晰,论证十分到位,见解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当然,书中对一些文本的解读存在不够充分的问题,一些判断也未必能够得到学界的认同,这些问题就需要作者提升自己的思辨水平、拓展研究的广度来更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