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元宵节期间,河北涉县的爬虎小调表演 本报记者 张志勇 摄
中国少数民族过不过春节?哪些民族过?怎样过?这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根据我的观察,南方不少地方的壮、侗、布依、黎、瑶、畲、白、纳西、拉祜等民族过春节。他们的春节应该说都是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因而保留了不少汉族春节的一些习俗,例如都是从腊月三十晚开始、讲究吃穿、守岁、拜年、贴春联等;但是也加入了自己民族的一些做法。
群体文化特色,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过春节最大的区别。如果说汉族过春节基本上局限在亲族联系的话(例如全家团聚、给亲戚拜年等) ,那么很多少数民族过春节还保持较多的群体文化特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时代的变迁、外出打工潮的兴起,南方民族这些群体性的春节习俗无可避免受到冲击,但这些年托非遗保护的褔,不少地方又开始热起来。如作为2018年春晚分会场的贵州肇兴,那里的侗族仁、义、礼、智、信五个鼓楼(支系) ,从2009年春节开始就恢复了各个鼓楼(支系)之间相互交流、男女对唱的节日风俗,重现了当年群体性交往的“吃相思”(“月也”)活动的盛况。
从这点来说,如果说在汉族地区(例如北京)很多人过春节只是观众,那么在少数民族地区很多人过春节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参与者。
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被重视的大节日,它对我们民族的民间文化和百姓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南方民族也同样受到了这种影响。
我认为,春节起码在百姓生活中起了这么一些作用:
首先,春节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是一年辛劳的终结,是最清闲的时期;对于工作群体来说,是最长的假期,它的休闲功能和各种习俗活动能调整人们的生理心理状态,调适社会群体生活。
其次,春节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外地工作的儿女纷纷回到父母身边;也是亲戚朋友同事之间互相拜年、互相恭贺新禧的日子,这能加强亲族联系,调节人际关系。
第三,春节期间举行各种集体的竞赛竞技活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集体串寨赛歌赛舞活动,这又对整合社会群体、强化集体意识产生作用。
最后,春节是展示民族文化的大窗口,民族的衣食住行、传统艺术、民间信仰以及深层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等都得到集中的突出的表现,人们无疑能得到一次很好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洗礼,对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顾历史,创造民族节日文化的主体应是广大民众,具体地说就是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参与者、组织者,因为节日文化就是起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某种活动、某种行为符合人们的实践需要,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心理,表达了人们的共同愿望,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形成某种周期性的特定的形式和特定的风俗,这就是节日文化。
当然很多节日与上层统治者的提倡也分不开。既然节日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那么人也在发展节日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具体地说,就是逐渐除去一些不符合社会需要的东西,增加一些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内容。例如春节,其初始意义是去灾迎福,除夕就是驱鬼去害的日子,所以古代封建帝王要举行一系列“逐恶鬼”的仪式。久而久之,节日含义演变成“辞旧迎新” ,喜庆的活动发展起来了,这就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