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国设计爆发更大能量
——访著名设计师张达利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10年前,深圳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六个“设计之都” 。这一城市光环对深圳的设计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的作品既要贴近城市的营商环境,也需要引领公众的审美,需要从平面跳跃到更广阔的城市空间。著名设计师张达利被认为是这一趋势的开创者和引领者之一。

  自1995年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设计公司以来,张达利一直走在深圳设计的前沿: 1996年获首届“华人设计大赛”金奖, 2003年获“GDC平面设计在中国”大赛全场大奖、金奖, 2012年获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大赛金奖,策展2004年“界内界外”深圳当代艺术展,参与“非商业·设计展”深圳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参与上海世博会深圳馆的设计,策展2012年“从深圳出发·设计之都展” ……可以说,有关深圳的重大设计项目,都能见到张达利的身影。

  张达利的公司位于深圳坂田华为总部附近的万科星火创意产业园。与想象中设计师的个性张扬不同,张达利给人一种温厚之感。或许如朋友所说,张达利总有一股含蓄的力量,他不会把任何

  事物的原本面貌和盘托给你,他不压迫你,与他的交流都是润物细无声式的。

  记者:作为深圳设计界的拓荒者,您当年为什么选择深圳?

  张达利: 1987年我一毕业就到了深圳,当时深圳严格意义上的设计师还很少。我读大学时到过一次深圳,因为朋友在这里给一家香港公司做设计,那时候所谓的设计也只是做做画册排版,当时国内所有好的样宣都是拿到深圳来印刷,深圳有设备,因为靠近香港。当时深圳印刷厂很多,产业链完善,吸引了很多好的设计师。

  当时特区吸引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电视频道多,能看到国外很多新的资讯。设计师眼界最重要,好东西你都没看过不可能设计出好作品。我当时就觉得做设计不来深圳,在内地可能就变成一个普通的美工。所以毕业就没管分配什么的,直接把行李打包,拿着家里给的二三百块钱南下了。那点钱当时已经很多了。那时的深圳正处在三天一层楼的时代,很多地方都是荒地,但感觉特别好,觉得跟内地完全不一样。

  记者:您是学美术专业吗?读大学时国内有没有设计专业?

  张达利:上世纪80年代初设计思潮开始进入中国,但是我们上学时还接触不到,我读的是工艺系装潢专业。那时不了解设计,我们都想当艺术家,就像我的名字张达利,我特别崇拜西班牙那个超现实的画家。但是我考学那一年西安美术学院油画专业不招生,国画专业我又不喜欢,没其他选择,就这样考了装潢专业。

  经常有人问我,西安美院为什么出了比较多的在国内有影响的设计师?我想,是因为西安很早就和日本的奈良、京都是友好城市,西安美院和日本京都艺术大学比较早有了交流,互派留学生,日本学者过来讲座,也给图书馆捐了一大批书,这些令我们如获至宝,视野一下开阔了。

  记者:深圳设计也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

  张达利:是的。1995年深圳市成立了平面设计师协会,开始和香港有了交流。但最初香港设计师是看不起内地设计师的,人家觉得你土,没见过世面,基本上是鄙视的眼光。

  记者:您的设计生涯中有哪些关键节点?

  张达利:我的经历大致可以分两个阶段。从来深圳到2003年,这个阶段主要从事平面设计工作。2003年以后开始介入空间展示。

  2003年我的一组实验性的文字作品海报“设计深圳”获了“GDC平面设计在中国”全场大奖,奖金10万人民币,当时是个大数字了。我觉得我的平面设计到了这个阶段,有了一个相对的成绩,接着做单纯的平面设计,只能是做做画册、 LOGO或VI系统,尤其对公司未来发展来讲,不能系统地服务于社会。我觉得应该去做空间设计,会带来更多的成就感。

  2003年,我重新设计了“新茗堂” ,将一个旧厂房区变成了卖书、喝咖啡、喝茶的地方,那里成了深圳文化的一个小地标,艺术界和设计界人士经常在那里聚会,我们在“新茗堂”也办了很多海报大赛,比如“反烟害”海报大赛,还做了中国新纪录影展、东南亚纪录片影展等活动。这是我的第一个空间作品,把平面语言运用在了这个空间。我用几百把算盘装饰吧台,到华强北电子市场收了一大堆废旧的线路板拼在水泥柱上,把大大小小的线路板做成装饰界面,有一点未来的感觉。

  记者:当时电子产品是很新鲜的东西。

  张达利:没错。而且废弃的线路板还挺贵,不像现在都成了电子垃圾。这个设计大家觉得特别有创意。这是我们的原创,之前没有人这样去做。

  记者:设计如何体现深圳精神?

  张达利:我亲身经历了深圳发展的每一步,深深体会到深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所以我曾经做过三幅海报,主题就是“敢闯敢干敢讲” 。我还有4幅“重锤出击”海报,是一种锤子精神,表达实干闯未来的想法。广东人、深圳人特别注重实干。我自己也是这样。

  记者: 2008年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作为申请设计之都的见证者、参与者,您认为这个荣誉对深圳意味着什么?

  张达利: 2003年我拿了全场大奖之后就有记者问我,深圳有没有可能成为设计之都?我说完全有可能。深圳申请设计之都我们一大批设计师都参与了,并提供了很多资料。此前我们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地已经办了巡展、交流。以前外国人知道上海、北京、广州,但深圳在哪里?不知道。看过这些展览,外国人很惊讶,原来深圳还有这么一帮设计群体,代表着中国设计的一个水准。所以深圳成为国内第一个设计之都,之后才是上海、北京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设计之都之后,政府支持力度更大了。比如在市一级层面成立了“深圳设计之都推广办公室”“深圳设计之都推广促进会”“深圳创意文化中心”等专门性机构,并举办了“创意十二月” 、近十届的“GDC平面设计在中国” 、深圳时装周、工业设计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等很多活动与赛事。设计项目可以申请政府的基金支持,媒体宣传力度也非常大,老百姓都知道设计之都,政府领导、企业家开始重视设计。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今年已经是第七届了,请国际专家来招标、评审,通过活动形成了尊重规划、尊重专家的氛围。

  记者:深圳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深圳设计以前学香港,以后会超越香港吗?

  张达利: GDP超了,但香港有很多做法还要学习,比如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等和香港比还有距离。

  记者:中国的年轻一代视野越来越国际化,所受教育越来越好,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您怎么看?

  张达利:我在设计界有一个“变色龙理论” ,做设计师要不停转换角色,可以随时进入角色,也可以随时抽离而去,不能只局限于某一领域,要随环境变化而懂得在平面与空间之间跨界游走。

  未来的世界将怎么样,一定是变化无穷的,未来设计是什么,一定也是变化无序的,对于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其后的变化,我们一无所知,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要不断蜕变自己,像“变色龙”一样随外部环境变化而完成自我蜕变。

  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中国设计一定会爆发出更大的能量,这点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做的是踏踏实实沉下来,就像做科研一样,一步一成果地达到一定设计高度,这是我们要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