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建钟楼、鼓楼或钟鼓楼,多为报时。清晨敲钟,城门开启;傍晚出鼓,城门关闭,此即所谓晨钟暮鼓。
永昌钟鼓楼除报时之外,另有教化之意。明万历年北京永定寺建成后,将永乐大钟置于寺中。永乐大钟铸有朱棣所书佛经三万余字,其声谹谹,远播数十里,被当朝视为祥瑞,遂令各卫建钟鼓楼,以续其声脉,教化民众。永昌钟鼓楼正是在此背景下,耗时十年,于万历十五年建成,初名声教楼,后名钟鼓楼。
主持建钟鼓楼者,乃永昌指挥史赵希云。赵希云建成钟鼓楼后,先迁职凉州游击,后升任西宁参将。
当年建永昌钟鼓楼,所耗资费居多来自民间佛教信徒或商贾、地主士绅,捐资者名姓及款项铸于钟上以示褒扬。据钟鼓楼最后的敲钟人林述清讲,他曾抄录其铭文留存,说明此钟确属明万历年所铸,可惜1958年大炼钢铁时,将其砸碎炼了铁。
永昌钟鼓楼曾多次维修,清顺治时参将郑续补修,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知县白钟麟动员乡里大事修缮。此后历经了多次地震,1927年大地震后,楼体倾斜下陷,部分构件断裂脱卯,楼顶层层渗漏,有倒塌危险,然时局动荡,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方得维修。1984年,永昌县委、县政府对钟鼓楼进行了落架重修,通天柱选用优质红松,椽材精选祁连云杉,飞头斗拱,多取原件。用南山石制础,以钢筋混凝土固基,由北京琉璃制品厂重造琉璃瓦兽八卦式宝顶。由永昌离合器厂新铸高1.35米,口径1.1米,重1吨铁钟;由永昌木器社等单位新制直径1.6米大鼓一面。对损坏的风铃,均恢复原样。此次维修用时两年,修旧如旧,观之恍有穿越之感。
永昌县城地处河西走廊东部,是汉唐中外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古城。历史上永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反映在钟鼓楼这一古建筑上,具有蒙、汉、党项等多民族文化高度融合于一体的风格。从艺术造型上看,形体屋顶、木构架、台基三大要素沿袭了汉朝的做法,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特征之一。而从平面布局看,钟鼓楼设在全城正中,掌管全城作息和夜禁时刻,又是元朝的制度。盝顶式屋顶是元代常见的造型之一,明初,元朝宫殿多被拆除,唯独永昌钟鼓楼上留存有蒙古族风格的宝顶,这在国内古建筑中尚无先例。另盝顶之上加一八卦宝顶,则突出了民间盛行的五行之说。如若从围栏看,分三格,木板装实,刻花草祥云图案于其上,又系西夏宫廷建筑风格。
永昌钟鼓楼楼体三层,四面各悬巨匾三块,东面从上至下分别书“丽日摩云” “民淳俗美” “金阙迎恩” ;南面从上至下分别书“文运天开”“魁壁联辉”“云锦天香” ;西面从上至下书“中天一柱”“怀柔西城”“玉关通道” ;北面从上至下书“声闻四达”“保障金川”“威宣沙漠” 。台基拱门上东镌“大观” 、南镌“迎熏” 、西镌“宁远” 、北镌“镇朔” 。由此可鉴,永昌钟鼓楼除教化之意外,尚有誉美、愿景、示威之功,当属不同时期人们对盛世太平、生活繁荣、文化发达、生产兴旺之向往。
永昌县城历经多次改建,高楼林立、街道纵横,车辆行人穿梭其间,绝不失现代小城之色,唯城中心之钟鼓楼,青砖彩瓦、飞檐翘角,清风徐来,风铃作响,群鸽惊起,直搏云天。四百多年了,怎么改,也不曾改变其核心位置。四条主街道以钟鼓楼为轴心伸展,站在任何一个角度望过去,都会看见钟鼓楼耸立在岁月深处的背影,而这个背影,我们只能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