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民间舞蹈《跑驴儿》演出剧照
有水井的地方,就有山东秧歌,一个唢呐,足以翻江倒海……走进山东,只要观看了山东的秧歌,就会感受到山东的文脉厚重,就能读懂山东人淳朴豪放、文脉厚重、生生不息的情怀。
近日,由山东省文联主办、山东省舞协联合17个地市舞协创作出品的大型山东民间舞蹈诗《俺的山东大秧歌》在山东省会大剧院首演。中国舞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夏小虎,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江东,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世农,山东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姬德君等与现场1700多名观众共同观看了本次演出。
“ 《俺的山东大秧歌》是第十一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的重要舞台演出活动,旨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落实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规划》的部署要求,深入挖掘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山东传统民间舞蹈艺术,推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山东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兴盛。 ”王世农介绍说,山东省舞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俯下身子深扎到民间文化的土壤里,传承弘扬山东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在充分挖掘整合山东民间舞蹈的基础上,集合山东民间舞蹈力量,精心策划、融合创新了这部大型山东舞蹈诗,力求把精彩的山东民间舞蹈以舞台演出的形式送到人民中去,丰富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山东的舞蹈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前,祖居在齐鲁大地上的先民们就创造了绚丽多姿的舞蹈文化。山东秧歌是汉族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风格多种多样,影响深远,是汉族劳动人民欢庆丰收的山东民间舞蹈。 《俺的山东大秧歌》参演演员大多来自基层秧歌队,保持传承了原生态的汉族民间舞蹈风格。这些原汁原味的山东民间舞蹈是山东省多年来挖掘保护的优秀民间传统舞蹈的精彩荟萃。
来自山东省各地的15支演出队伍共计500多名老中青年演员汇聚一堂。本次演出集合了山东各地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其中包括:济南的《王皮跑灯》 《手龙舞》 《济阳鼓子大秧歌》《商河鼓子大秧歌》 ,济阳的《龙舞》 ,莱芜的《花鼓锣子》 ,聊城的《跑竹马》 ,济宁的《邹城阴阳板》 ,烟台的《海阳大秧歌》 ,德州的《跑驴儿》 ,日照的《海中跷》 ,枣庄的《骰牌灯》 ,菏泽的《商羊舞》 ,青岛的《胶州大秧歌》 ,淄博的《磁村花鼓》 ,枣庄的《鲁南花鼓》等,这些风格多样、淳朴欢庆的民间舞蹈纷纷登台亮相。尤其是《海阳秧歌》 ,这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汉民族民间艺术别具风格,在本次演出中大放异彩。山东省舞协主席孙晓茹介绍,海阳秧歌素以粗犷奔放、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流传于世,在表演形式上有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舞蹈组合。大场子为群舞,锣鼓铿锵,万马奔腾;小场子多是双人舞、多人舞,恰似小桥流水,一波三折。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演员们灵活自如,每部分皆自成画面,演员阵容虽然庞大,但结构严谨,演技精湛,原汁原味,真实反映了海阳地区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闹欢腾,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本次活动的总导演李建国对参演的节目如数家珍:鲁中平原的商河、济阳地区的鼓子秧歌,胶东半岛烟台地区的海阳秧歌和青岛地区的胶州秧歌,并称山东三大秧歌,是山东省域内乃至中国北方区域较为典型的秧歌类型。山东秧歌承载着深厚的齐鲁文化内涵,《海中跷》舞出日照渔民的拾海风情,《跑驴儿》尽显德州乡间小两口走亲的欢娱诙谐, 《鲁南花鼓》是枣庄老百姓用风趣与幽默浇灌的民艺奇葩, 《邹城阴阳板》充满浓郁的龙图腾崇拜原始神秘色彩, 《济阳鼓子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则是呈现在田野阡陌的黄钟大吕……扭就扭个吉祥喜庆,舞就舞个山欢水笑,这一切都来源于农耕文明时期山东老百姓真实的生产劳作与民俗生活。
质朴与真诚是山东秧歌的灵魂,从大俗的民间升华到大雅的艺术殿堂,是山东秧歌传承与发展不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