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哲:让中国哲学讲中国话
——“安乐哲中国哲学典籍英译丛书”项目启动
栏目:读书现场
作者:本报记者 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作为享有国际盛誉的中西比较哲学大家、西方儒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领军人物之一,安乐哲的名字即出自《论语》中的这句话,既与其英文名Roger T. Ames谐音,又道出其一生志向。如今他已年逾七旬,银发皓首而谦谦君子之风依旧,夏威夷大学退休后来到中国,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幽居于未名湖畔。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曾与安乐哲亲切交谈,希望他更多向国外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安乐哲曾翻译多部中国哲学典籍,并撰写《通过孔子而思》 《期待中国:探求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叙述》 《儒家角色伦理学》等著作,着力于中国哲学阐释学、中国经典哲学翻译、中国哲学文化深入研究,其译作注重还原中国文化特色并彰显中国哲学之独特性,主张“让中国哲学讲中国话” ,是中国哲学典籍海外英译的代表。8月23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安乐哲中国哲学典籍英译丛书”项目启动,中译出版社将安乐哲的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本结集(含独译及合译) ,以中英双语形式出版,包括《论语》 《道德经》 《孙子兵法》 《中庸》 《孝经》 《孙膑兵法》 《淮南子·原道篇》等,使读者可以通过中西比较哲学的视角深入了解中国哲学思想。中译出版社总编辑贾兵伟表示,中译出版社将以这套丛书为平台,传播安乐哲对翻译的思考、对哲学的感悟、对中国儒学的理解,让中国青年翻译家和海外青年学者都能抓住安乐哲笔下的中国哲学的真谛,抓住翻译的真谛。

  安乐哲与中国哲学结缘甚早。安乐哲回忆道, 1966年的夏天,不到19岁的安乐哲, “很帅、非常好看的一个我” ,作为交换生来到香港中文大学,入学不久室友送他一本英文版《四书》 ,安乐哲第一次知道了孔子,也做出一生的决定——研究中国哲学。那时西方大学大多数哲学系不开设中国哲学课程,他13年辗转5所学校学习,转益多师,终于在1978年取得古代中国哲学经典博士学位,并开启哲学教学与研究生涯,致力于将中国哲学思想传播到西方,纠正西方学界“中国没有哲学”的偏见,助力中西哲学和文化深层次平等对话。2013年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授予安乐哲“孔子文化奖” ,称赞其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阐释者” 。2014年安乐哲发起成立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同年9月当选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

  “外国的中国哲学不是中国哲学。 ”安乐哲说,中国传统哲学的讲述有两个障碍,一是“老外”的障碍,过去多是传教士翻译,他们用基督教性质的语汇翻译中国传统哲学,比如把中国“天”的概念翻译为“heaven”即“天堂” ,这样就把中国传统思想变成了西方宗教的附属品,“基督化”烙印随处可见。另一个是“老中”的障碍。西方学科引进中国是现代的事,哲学、本体论、现代化等词汇并非源自中文,现在中国人讲话很多时候是参照西方的概念结构而非中国原有的语言。安乐哲认为,翻译与诠释中国传统思想,必须让它从自己的土壤里表达出来,而不是移植到西方的土壤中。他强调,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已经断裂,只有中国文化传承至今,现在是中国崛起的时代,此时的中国与他1985年第一次来中国大陆时已大为不同,三十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应该在世界文化中有自己的位置,成为全世界的宝贵资源,儒学不仅对中国很重要,对新的世界文化秩序的形成也非常重要。今年下半年,安乐哲将在北大开设中国哲学经典英译研究课程,培养更多人才,将中国哲学带到世界去。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田辰山指出,安乐哲学术的特点就是注重文化语义的语境,坚持中国的事在中国语义环境中说才能说清楚。比如中国的“大家” ,西方对应为everyone或ev - erybody,其实二者完全不同,背后是中西哲学体系的差异,中国哲学“一多不分” ,西方哲学“一多二元” ,只有运用安乐哲主张的中西比较哲学,把二者背后的差异讲出来,才能把中国文化真正原汁原味地传递出去。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牛喜平认为,这个时代需要哲学,需要中华文化,现在汉学家多而哲学家少,从哲学角度更能深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安乐哲的哲学研究非常注重用哲学解决当代世界存在的问题,以沟通中西文化的交流作为使命,建立了儒学的角色伦理学,从中西比较哲学的角度,深入到儒学当时的历史背景、思维方式及语言结构,构建了一套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极有指导意义。中国文化译研网执行主任徐宝峰强调,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外了解的更多的是一些类似长城、熊猫这样的文化符号,对深层次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缺乏了解,安乐哲的译作打开了一扇门,能够准确阐释中国思想,丛书项目的启动将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影响。

  安乐哲的翻译与研究影响了大批年轻学者。土耳其佳兹大学汉学家吉来对于这次见到安乐哲格外激动,安乐哲对他的学术生涯产生过重要指引作用,他说道, “人类其实是一个大家庭,安乐哲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分析,为这个家庭作出了很大贡献”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彭萍表示,作为翻译工作者,安乐哲的译著是她学习的榜样,遇到一些对经典的引用,第一个会想到看一看安乐哲是怎样翻译的。安乐哲的研究建立在对中国典籍的研读基础之上,他的译作的附文本,即翻译之前深刻细致的评论极为精彩,令她受益匪浅,她在教授学生典籍翻译时也会根据安乐哲提供的方法,研读典籍,根据中国语境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努力为中国文化传播尽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