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6》 (第三版)问世,全新版本,引入“互联网教学”的新思路——
以“多声部”推动互动对话式的文学史教学
栏目:读书现场
作者:本报记者 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
<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8/201808/W020180815335707179159.jpg" OLDSRC="W020180815335707179159.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6 》(第三版)</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朱栋霖、吴义勤、朱晓进 主编</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5月出版</font></p>
<p><font face="楷体,楷体_GB2312">  中国现代文学史写至2016年、扫码看名家讲座、读学术论文,这是一部许多高校学生和教师都熟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升级换代后的全新亮点与看点。由现代文学史家、苏州大学教授朱栋霖,当代文学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现代文学史家、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自2007年问世以来,作为适用于中文、新闻、影视、广告、文秘等多个专业的现代文学史教材,每年都被数十所高校选用,至今已累计销售60多万册。日前,其全新改版升级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6》 (第三版)问世,业内人士评价其更加精益求精、与时俱进,更接地气、更“带感” 。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基础性、主干性学科,也是一个传统学科。该教材实现了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前沿学术思想及互联网技术的良好“嫁接” ,为教与学都提供了新颖而广阔的路径。事实上,其背后亦承载着编撰者独特的文学史观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的寄望。 </font></p>
<p align="center"><strong>新形式: “互联网教学”的新思路,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升级换代</strong></p>
<p>  从2007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 》 ,到应各高校教师的要求, 2013年修订版加进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史内容,改名为《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 》 ,再到此次第三版更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6 》 ,仅从书名便可见出这套教材与时俱进的特点。从文学史的时间跨度上看,此次修订,内容的延展似乎并不明显,但其实并非如此。新版本中,编者吸纳了学界最新的研究共识,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这一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进行更新,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端从发生“五四”运动的1917年,前推至1915年。另外,全书的大部分篇章都是重新撰写的,没有重新撰写的部分,也做了内容提炼、更新。因此,虽名为“第三版” ,但却堪称是一本全新的教材。</p>
<p>  对于该教材的内容修订,在日前在京召开的该新版教材的发布会上朱栋霖介绍,全书共31章,其中18章是重新写的,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上世纪80到90年代进行了大量的压缩,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腾出空间书写2000年到现在的文学史阶段。二是在朱栋霖看来,有关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教学中会碰到很多复杂的、同学们希望了解却往往不易了解的现象和问题,而这本书就解决了这样的困惑。</p>
<p>  “当下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男女老少都离不开互联网,可是唯独我们大学的教学课堂上还很少使用,尤其是人文学科的课堂,我们每天上课的书还是纸质的,和生活脱节了,应该让互联网进入我们的课堂,因为同学们对此最感兴趣。 ”因此,朱栋霖介绍,除内容外,新版教材最大的变化是编者引进“互联网教学”的新思路,从形式上,将传统纸质教材与新媒体元素巧妙融合,使教学更加生动、立体,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升级换代。首先是把名师请进每一堂课。打破教材往往一个老师讲,所有学生听的传统,该教材在每章开篇加设二维码,每个二维码内都含一到三个该领域重要学者就该章相关内容的讲课视频。全套教材内含视频上下册共46个,通过扫码看视频,学生可亲炙白先勇、钱理群、范伯群、陈子善、陈平原、吴福辉、王中忱、格非、毕飞宇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授课,更重要的是让边远地区的同学和老师也能听到全国著名专家授课,其中有的视频已是如今难得一见的影像资料。除视频二维码外,每章结尾还加设论文二维码导入“研习提升”内容,包含多篇供老师、学生研究参阅的论文。全书上下册共收有论文200多篇,另外还有一些参考书目,为老师的深入教学、学生的拓展学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路径。</p>
<p>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教材都有其统一而规整的学术观点,本教材的另一新颖之处是,在正文陈述编者和作者的共识性观点的同时,教材各章节增加“声音”栏目,列出有关该领域多年来一些重要的文学史现象、学术观点、作家作品不同时期、不同观点的论争声音。以与正文的陈述间形成文本与现实的对话及当下和历史的张力,也让学生了解到学术观点的变迁及其背后微妙的历史语境变化。通过“声音”栏目的设置,让这套教材成为一部“多声部”的、在其内部发生“争论”的文学史。</p>
<p><strong>  新文学史观:文学史就是历代解释、接受层层积淀起来的思想、文化、审美的历史 </strong></p>
<p>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那么中国文学史将给予未来怎样的回声?这将是时代赋予文学史撰写者的历史使命,更彰显着他们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因此,在创造了不同于过去任何版本的文学史教材的新体例教材中,多维视角,多种声音,为未来文学史教学提供了开放空间。事实上,这其中体现编撰者希望引领受众重新审视文学史定位的文学史观和价值追求。</p>
<p>  朱栋霖坦言,推动文学史的新的理解是该教材形式创新改变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朱栋霖看来,我们过去对文学史著的认识,通常要么认为这就是千真万确的历史,要么认为编著者的一家之言就是权威定论。其实这两点都是需要商榷的。因为,首先,真正的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一去不复返。真正的文学史就是过去已经发生的历史,而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学史,是我们对文学的一个认识、归纳和总结。文学史已经过去了,我们只是对其进行提炼并认为从中能反映我们对过去文学发生、发展的看法,是部分事实和解读,是两者的交融。每一部文学史著其实是史的评述,是对过去的文学的一个解读。其次,这个解读,过去自认为是编著者的一家之言,其实这其中已经掺和了许多前人的看法,并非一家之言。</p>
<p>  “所谓的文学史就是历代对经典作品和重要文学现象不断解读阐释,各种不同观点的论争的层层积淀,甚至包括不恰当的解读、误读在内。文学史就是历代读者解释、接受层层积淀起来的思想、文化、审美的历史。从接受美学来说,一部文学史就是一部接受史,接受不是某几个编著者的接受,是历代读者学者——社会的接受。难道《红楼梦》不是带着历代无穷解读,在历史烟云的满身迷雾中才格外魅力无穷?鲁迅文学的历史难道不是带着对《阿Q正传》 《狂人日记》等经典作品的不同观点的争论走近我们的吗? ”朱栋霖表示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该教材才在每章中增加了论文和“声音”窗口。其内容选择也颇下功夫,侧重于不同观点值得思考的一类文章,与编撰者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形成了文学史叙述的张力,也让学生能在不同观点的冲突中引发思考。朱栋霖认为,在这个可以接受不同声音的时代,学生也习惯于不同声音。如果教材与教师自以为是权威的一尊之见,会让学生厌倦,也阻碍学生思考。</p>
<p>  除推动文学史的不同理解外,推动文学史课堂教学是该教材创新改版的又一重要初衷,因为在朱栋霖看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太一体化了” 。网络上曾就因为面对同一个历史人物时,中国和美国高中考题设置却截然不同引发过热议。即中国高中历史的考题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公元哪一年?最远打到哪里? ”而美国世界史考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 ”朱栋霖就此指出,“美国是启发性教学,我们习惯于老师一个劲儿地讲,我们希望推动文学史的教学应该是互动的,对话的,所以这本书对教学方面运用互联网,不是新鲜好玩,而是希望推动大学文学史教学的变更和创新,真正培养一些会动脑筋,会独立思考的人才!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