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共读三千天,
是我给孩子最好的童年礼物
栏目:悦读者
作者:张丽萍  来源:中国艺术报

绘本《你睡不着吗? 》内页

  从大女儿出生至今,我已经陪孩子阅读超过三千天了。幸福地拥抱过三千个日夜亲子阅读时光,很多人会问我,坚持八年多不间断,你怎么做到的?你不用上班吗?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

  我上班,我也时常下班后满身疲惫,为人父母所经历的生活负累我也同样经历着。但是一件让人热爱的事情,是不需要绞尽脑筋、想尽办法去刻意坚持的。

  那让我爱上陪孩子阅读的原因是什么?阅读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力和学习力提供支持——这些阅读的功用自然也是我看中的,但于我而言,这些有用之用还不是我最看重的。陪孩子阅读,还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于我而言,亲子阅读可以为孩子织就一生的温暖底色。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夜,怕黑的小小熊怎么也睡不着,大熊给他带来了一盏比一盏更亮的提灯,可是小小熊还是害怕。他指着洞外的黑夜,说:“那里黑。 ”于是,大熊牵着小熊的手走出洞外,把他紧紧抱在怀里,说:“我已经把月亮给你带过来了,小小熊。 ”在这本名为《你睡不着吗? 》的绘本中,一幅画面定格在一片茫茫雪地上,深蓝色的夜空里星光点点,一轮明黄的圆月下,小小熊已经在大熊的臂弯里睡着了。

  此前的八年多里,我和两个女儿绝大多数的睡前时光,都在亲子阅读中度过,无数个夜晚,孩子在听完一个个故事后,就像这个故事里的小小熊一样,带着笑满足地睡着了。合上书,看着孩子的面庞、听着孩子的呼吸,我知道我爱极了这样的时光,这是时间给我的最宝贵的馈赠,我不需要问为什么,不需要知道,阅读有多少种功用。

  我国儿童文学作家金波80岁的时候说,到了这个年纪,很多文治武功和子曰诗云都忘却了,但我仍然记得小时候妈妈在煤油灯下给我讲故事的场景,历历在目,温暖鲜活。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说,幼儿最大的财产是健康、亲情与语言,如果有人经常紧紧地拥抱他,用温柔的声音对他说话,孩子就能通过肌肤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感受到亲情。幼儿充分体验到这种感情,心灵会一点儿一点儿地充实起来,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于我而言,如果非要给亲子阅读一个功用的话,这个功用是我喜欢的,那就是:当我的孩子长大直至年老,还依然记得儿时她依偎在我怀里,我们一起读过故事。她依然记得那时的温暖。因为我知道,这样的温暖,可以成为孩子一生的底色,持续给她的人生以滋养。

  于我而言,亲子阅读可以带领我和孩子到喧嚣尘世之外的森林。八年多的时间里不断与很多新的绘本相遇,也不断重读。如同森林里漫游,没有明确的目的地,边走边看,遇到清美的风景,便驻足观赏。我们都从这样的漫游里,收获内心的喜悦与安宁。

  2016年有一本绘本《我怎样学习地理》特别打动我:

  战争摧毁了家园,房屋变成了瓦砾。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家人失去了一切,两手空空地逃了出来。他们离开了家乡,走了很远的路,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过着穷困不堪的生活。他们没有工具没有书,最糟糕的是,连食物也不够吃。

  有一天妈妈给了爸爸仅有的钱,让爸爸出门买面包。在全家人的期盼中,爸爸回来了,带回来的却不是面包,而是一幅地图。被饥饿折磨的男孩心里一肚子火气,心想永远都不会原谅爸爸了。第二天,爸爸把地图挂了起来,它占据了整整一面墙。他们昏暗的房间顿时变得五彩缤纷。

  从此,从来没有离开过房间的男孩,通过这张地图,靠着自己的想象力,去到了遥远的地方,去到了奇异绚丽的世界。小男孩说:“我就这样度过了许多魔法般的时光,远离了我们身处的饥饿和痛苦。我原谅了我的父亲,毕竟,他是对的。 ”

  如今我们早已不再受饥饿的困扰,可是我们无法否认,我们精神土壤却时常贫瘠。书籍和阅读也如那地图一般,会带给我们和孩子魔法般的时光,让我们的精神富足,让我们的内心丰盈。

  有一本叫做《森林》的绘本,文末有一句话:“然后,我走回家去,怀揣着森林里那个美妙而充满耳语的世界。 ”我想,阅读之于我们和孩子,也像是喧嚣尘世之外的森林,每一日,我们到绘本的森林里漫步,然后再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上来。我们还是我们,我们又不再是之前的我们,因为我们已怀揣着整个森林的风景,走在时间里。

  于我而言,亲子阅读让我用孩子的眼睛重新审视世界。因为切知阅读带给童年的快乐,因为童年书籍的匮乏,当了妈妈后,便想着要给孩子一个有书的童年,我要送给她一个礼物——那便是书籍和读书的习惯。

  我想给她一扇窗,通向更宽广更美好的世界。因为在我心里,一个有书有想象力的世界才是最大的世界。无论这个世界多么贫瘠枯燥,无论现实生活多么艰辛乏味,只要心里有一棵树繁茂生长,有一朵花迎着阳光,就永远不会遗失内心的美好。

  但是,随着亲子阅读的展开,我却发现,亲子阅读给予我的,并不少于给予孩子的。陪着一个小小的人儿读童书,小孩看图,父母读字。起初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我们懂得远比孩子多,是我们在给孩子讲故事,其实不然。

  绘本通过图画召唤着儿童,图画捕捉着孩子的注意力,引领他们在书里经历一场冒险。孩子会观察到图画里的每一个细节,并热情地与它们回应。孩子还会和图画书里的主人公成为朋友,甚至是关系非常非常亲密的朋友。而已经习惯使用文字的我们,却不知不觉中陷在文字的牢笼里,忽视甚至无视图画。

  陪孩子读久了,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我的内心染上了那么多尘埃,原来我的心里有那么多刻板成见,原来我给自己的思维修筑了那么多道墙。孩子连同孩子的书,带我去看那些司空见惯而忽视的事物,也帮助我消除内心的衰弱和漠然。孩子似乎在大声呼喊着我们,邀请我们去看、去喜欢那些简单却有力量的画面和世界。正如保罗·阿扎尔所说,儿童的书籍会不断提醒我们:小心,你们开始变得有点古板有点僵化了,你们忘记了天真、真诚和简单的快乐,你们在走向肤浅和浮躁。

  我一次又一次惊喜地发现:用孩子的眼睛重新审视世界,是一件多么神奇美好的事情。我常想,幸好有孩子与我们一路相伴,幸好有孩子们一直不离不弃地提醒我们:你们也曾如我们一般,你们可以一直拥有简单的快乐,你们可以不断地找到力量和勇气。

  每一天,孩子盼着我们回家,盼着给他们讲一个又一个故事,这是父母最幸福和荣耀的时刻。起初,我以为,是作为母亲的我引领孩子进入阅读的世界,为孩子打开了一扇门一扇窗,指引了一条路。而随着亲子共读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发现,是的,是我在给她讲故事,可是,谁又能否认,是他们带领我们直面自己的内心,引领我们去往无限辽阔、新奇的世界呢?

  渐渐的,我明白,亲子共读的时光不单单是我读书给孩子听,是我用心地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她用有限的全部的人生经验扑在书上,提醒我也要全身心投入、用我的童年、我的成长、我的精神与作者交流和碰撞,我读出一个世界,她也读出一个世界,而我们各自读出的世界也在交流和呼应,如同二重奏的乐章。

  我知道,当我渐渐老去,当她渐渐长大,我目送着她走向属于她的宽广世界,我依然会为我当时的决定鼓掌,我给她的不只是成百上千的童书,是爱,是幸福的种子,是无论挫折艰辛依然听从内心、坚持梦想、走向远方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