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粤派批评”的学术谱系
——“粤派评论丛书”编辑之缘起
栏目:书中艺
作者:蒋述卓  来源:中国艺术报

“粤派评论丛书”  蒋述卓  总主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出版

  2016年5月,暨南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羊城晚报》等单位联合举办“文学评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生成学术研讨会” ,除邀请广东各高校、科研机构的资深专家和学者代表出席之外,还特意邀请多位粤籍学者参与学术对话,“粤派批评和文学史研究的广东力量”这一议题获得了充分探讨,与会专家围绕“粤派批评”的合法性、理论内涵、建构向度、现实意义等问题展开了争论。

  讨论产生的社会影响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而从广东学术走到当下这样一个多点开花的阶段性局面来看,“粤派批评”之所以在创作、研究、传媒、管理等领域引发强烈反响,或许又意味着这只是一次迟到的思想碰撞而已。“粤派批评”体现出实践在先、命名在后的特征,可能面临作为学术概念接受和推广的质疑,但它肯定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当然,我们也无需在一些大众舆论话题上消耗过多的精力,真正具有建构性意义的是系统梳理自晚清以来的学术传统,再现岭南地域空间对于文化视野与思辨能力的培育作用,重新感受一代又一代思想文化先贤对中华传统、民族前途和家国命运等重要问题的关注,并以此作为当代学者从地方切入时代、用学术剖析社会的参照,产生一批视野开阔、思想深刻、理论前瞻性强、务实创新的精品。

  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粤派评论丛书” ,就是这样一种设想的呈现。这套丛书之所以能获得广东省委宣传部的专项资金顺利出版,与广东近年重视文化艺术与学术研究的大环境密切相关,系统整理100多年的学术成果是一项大工程,需要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外部环境,我们很幸运地抓住了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当然,正如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所说,文化生态由诸多因素共同构成,缺少哪一块都不能有效运转。就本项目而言,主管部门、出版机构、学者群体高瞻远瞩的视野可能是关键,各方面充分意识到这是一项极有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工作,有义不容辞、舍我其谁的担当。

  应该说,这套丛书对于推动“粤派批评”的学理建构迈出了相当重要的一步,根据我们的计划,先整理出版一批近代以来岭南地区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学评论家著作,比如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黄药眠、梁宗岱、萧殷、钟敬文等,此部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将来要扩充到音乐、美术、戏剧、影视等领域。目前进行当代学者的文集编辑,这是根据学术发展脉络和相应成就择优选择的。当代广东学术格局宏阔,涉及学科丰富,比如饶芃子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黄修己的文学史研究,郭小东的中国知青研究,陈剑晖的散文研究,蒋述卓的文化诗学研究,宋剑华对经典的阐释重构,姚新勇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等等,都是学界公认的代表。我们还打算收录一批70后、 80后年轻评论家的作品,展示“粤派批评”的新锐力量,如谢有顺、陈培浩等等。在年轻一代学者当中,有的已名满天下,有的则崭露头角,总之,他们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在批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生力军和骨干。“粤派评论丛书”作为打造“粤派批评”的第一张名片,必须体现出对未来的关注和关怀。此外,我们也酌情纳入部分出生于广东但因学习、工作等原因长期居于外地的粤籍学者,只要他们在文化与观念认同上不存在冲突,就可以通过学术委员这一专家遴选机制参加公开、公平的评审。包括广东在内的地方学术,必须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开放性、包容性、生长性的常态化发展,才能免受固步自封的地方主义、宗派主义观念束缚,激发精品力作的持续生产。

  我曾在不同场合阐释,“粤派批评”不是一个狭义的学派口号,它是一个相对宽松的概念,如果要从总体精神气质上进行概括,创新、务实无疑是首要的。从六祖慧能,到陈白沙心学标榜“贵疑”“自得” ,再到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粤地始终在寻找理解世界、探索未知的途径,经过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的发扬光大,这种求实求新的精神一直延续到当代。而表现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方面,“粤派批评”可以归纳为这样四个词:严谨的态度、得体的尺度、开放的角度、优雅的风度。在评选这套丛书的作者时,我们也大致按这个标准取舍。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那么,对于各个地方来说,也要有讲清自身的文化历史和学术传统的能力,这是粤派学术谱系清理的深层意义。梳理学术谱系可以寻根溯源,知道来处,有所归依,同时也可以遴选经典。

  众所周知,经典是经过时间反复筛选之后留存下来的作品,记录了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和生命体验,因此拥有唤起共鸣的文化功能。但是与文艺作品强调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相比,理论类的经典诉诸于认知向度和观念结构,因此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点容易让人产生时过境迁的感觉。彼时开启风气的惊人之论,可能成为此时的老生常谈,必须置入时代语境,才能理解一种观点的历史性、创造性价值,以同理之心、同情之心看待前人走过的道路。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缺乏敬畏之心的学者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当代学者要接棒粤派学术前行者在文艺领域开启的理论之旅,并且赓续其关注时代、关心现实的批评理念,在学术原创性、主体性、实践性层面探讨广东学术场域的建构,确保批评话语能为本土文艺发出及时、嘹亮的声音,而且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积极探索,起到引领时代文艺理论前沿的作用,更需要不断重返这些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