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诗日历》:一本诗的纪念册
栏目:读书现场
作者:本报记者 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从红楼到燕园,这里始终播撒着诗歌的种子。她是中国诗歌的田园和故乡。 ”正如诗评家、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所言,北京大学与中国新诗渊源颇深,百年来风雨同行。12月7日,为献礼北京大学120周年华诞,由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博雅讲坛、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未名流韵—— 《北大新诗日历》 《范曾艺术日历》新书首发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杨振宁、谢冕、范曾、王恩哥、杜玉波、王文章、赵少华、桂晓风、张振国、谢心澄、马建钧、陈洪捷、杭侃、孔庆东、骆英、冯姚平、刘福春、薛晓源、高秀芹等各界人士出席首发式。首发式由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主持。

  北大是新诗的摇篮。1918年1月15日, 《新青年》第4卷第1号上刊出胡适《鸽子》 、沈尹默《月夜》 、刘半农《相隔一层纸》等9首新诗。这是中国第一批新诗的集中亮相,主编陈独秀时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策划,谢冕、孙玉石、洪子诚为顾问的《北大新诗年历》从北京大学红楼旧址、从《新青年》 、从陈独秀开始,汇集众多北大诗人、诗歌、手迹、书封等具有史料价值的稀缺图片,展示新诗在北大人的推动下一步步走向成熟与繁荣的历程,用图像呈现历史,用诗歌铭刻记忆,以日历的形式纪念中国新诗百年。 《北大新诗日历》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刘福春说,没有北大就没有新诗,在百年新诗每一个最紧要的关头,北大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坚守着诗歌精神,才有了今天新诗的面貌。谢冕强调,“这是一本诗的纪念册,这里的每一个日子都是中国诗歌的节日” ,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当代诗歌,或是外国诗歌,北大都在研究,北大从未远离诗歌。“百年新诗,北大陪她走过了一百年,一百年来北大从来没有放弃对于新诗的探索和创新,没有放弃对诗歌的热爱,鲁迅说‘北大是常为新的’ ,北大也始终是诗的” 。

  与会嘉宾对《北大新诗日历》 《范曾艺术日历》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两本与北大相关的日历,分别以诗和画的方式,用每一天记载了北大学人无穷的精神魅力和艺术魅力,体现了北大诗歌与绘画的美学传统。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指出,科学与艺术有相通之处,那就是美,中国诗歌、书法都是极高层次的艺术,没有办法用科学来分析,两本日历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表示,“日历是时间的标本,更是时代的先声” ,两本日历每一页都是对过往的回眸,也是对新时代的昭示。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桂晓风认为,最难的作品是大家写小书,北京大学出版的日历是面向广大读者的,深入浅出,值得称赞。优秀的装帧设计不仅仅是书的外表,也是书的灵魂,这两本日历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相得益彰。北大培文总裁、 《北大新诗日历》主编高秀琴强调,这两本日历是有温度、有性情、有情怀的,其价值超越了日历形式本身,是爱北大的人用特殊的方式向北大120周年校庆致敬。

  发布会上,诗人冯至之女冯姚平,诗人郑敏之女童蔚,诗人、文学评论家于慈江,饱含着对父辈、师辈的感情,现场分别朗诵了《我们准备着》 《金黄的稻束》 《再别康桥》等经典新诗。首发式结束后,围绕着北大精神、美育、诗歌与绘画等相关主题,谢冕、范曾、刘福春、孔庆东、骆英、杭侃六位嘉宾以“未名流韵:北大诗与画”为题进行了主题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