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我喜欢读汪曾祺先生的书。《一辈古人》 《受戒》 《蒲桥集》 ,一路读来,如春初新韭,淡然清新,滋味无穷。
有人说,汪曾祺是作家里的齐白石,他笔下的植物生灵,笔意清淡如一幅幅水墨画,令人过目不忘。
如《葡萄月令》:“一月,下大雪。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八月,葡萄‘着色’ ……”“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 ”
他在散文集《蒲桥集》自序中说:“我写散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 ”但这本“捎带脚”的散文集,却奠定了他成为散文家的地
位。汪先生叙事怀人,哀而不伤,写文化掌故,清淡有味,写草木春秋,一食一菜,挥洒自如,有清气流淌。
在自选集的序言中,他说:“我选自己的作品如同老太太择菜,黄的老的也不忍心扔掉,拣到篮子里的便是菜” !令人莞尔,多么可爱的老人,平凡的草木果蔬,经他一支妙笔,便赋予了灵气和鲜活气。尤其到了春天,我都要再读一遍汪曾祺的文字。翻开书的一刻,仿佛和草木、溪流、花香、鸟鸣都亲近了,万物美好,我在其中。
汪曾祺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是位医生。他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大家庭,十八岁去西南联大读书,师从作家沈从文先生。他生命里的底色,依然有着中国文人的淡泊与优雅。
他的散文读来水气泱泱,常常令我想起凤凰城里沈家门前的夹竹桃,暮春时开满红烁的花朵,枝头有小鸟鸣叫,花瓣落在雨后的青石板路上。一眼望过去,红花摇曳,翠叶翩翩。汪先生爱写小人物,写芸芸众生悲欢离合的命运,悲喜哀乐的人生。细细品来,流淌着淡然的哀伤。
他与沈从文先生情同父子。沈先生在世时说:汪曾祺的作品以后会超过自己。这句话,像是一位慈祥的父亲对儿子的希冀。
许多作家写怀念沈从文的文章,我认为汪曾祺先生的最为深情。他写沈先生的笑:“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天真得像个孩子。只有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的大笑。 ”只有他最懂得沈从文的心。沈先生80岁大寿,他送一副对联: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
他写与沈先生最后的告别。“参加仪式的人也不戴纸制的白花,但每个人发一枝半开的月季,行礼之后放在遗体旁边。不放哀乐,放沈先生生前喜爱的音乐,如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等。沈先生面色如生,很安详地躺着。我走进他身边,看着他,久久不能离开。这样的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他一眼,我哭了。 ”
我读着,一瞬间想到与父亲最后的告别,再看他一眼,再看一眼,世上那个最爱我的人走了。泪水止不住流满了脸颊。
我一直认为,文字和人一样,是有呼吸的,他的文字从容清淡,在一呼一吸间,都是随性和洒脱。一个人的写作大都有传承的,一味地学习和模仿,永远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与个性。汪曾祺早年的写作受沈从文、废名的影响最大,但是,他渐渐走出自己的天地,独创风格,另辟蹊径,自成一家。
细细算来,汪曾祺先生去世二十年了。可是,他的文字依然在人间活着,一呼一吸,都是他文字的气息。看一个作家的作品是否有生命力,要看他身后的几十年、几百年还有没有人在读他的作品。
汪先生五六十岁才提笔作画,笔下的小鸡、蚂蚱、花朵、果蔬、清淡有味,充满人间的烟火气息,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他的画属文人画,清雅、清淡、清新,有着淡然的书卷气。一只落在树枝上的秋蝉,蝉翼栩栩如生,透明如薄纱。含苞待放的荷花上,静静站着一只小鸟,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无人夸赞颜色好,一笔素水写清格。
他这样的人活到一定的境界就成了杂家,真是一通百通,暮年的汪曾祺成为一代大家,不论文字,还是书画。
在午后和煦的阳光里读几页汪曾祺先生的书,仿佛听见汪曾祺先生说:“文求雅洁,少雕饰,如春初新韭,岁末晚菘,滋味近似。 ”我一直将这句话,当做我写作的座右铭。因为,这是季节的味道,生活的滋味,更是汪曾祺先生文字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