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根弦上的万千乡愁
——记青年古筝演奏家袁莎
栏目:新青年
作者:王国平  来源:中国艺术报

  9月4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演出中,袁莎表演古筝作品《月亮月光光》

  一看到古筝,再忙乱,袁莎的心间都能涌出一泓清泉。

  “这件乐器,怎么说呢? ”爱之深,太熟悉,说起来,不知道从何处说起。

  一旦在古筝跟前坐下来,袁莎就踏实了,安稳了。十指间,二十一根琴弦,随着她的情感颤动、起伏、跳跃。她要开始“说话”了。

  “我感觉,一个人弹奏古筝,就是借用古筝在说话。不好的演奏,就是语无伦次、不知所云、没有章法,自己还挺享受的,对于别人来说却是很糟糕的事。好的演奏,就是说话真诚、得体,自己挺享受的,人家也觉得挺舒服的。 ”这可视为袁莎的“音乐观” 。

  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硕士生导师, 2001年获得中国音协主办的首届“龙音杯”古筝大赛冠军, 2002年获得文化部主办的首届“文华奖”中国民族器乐大赛古筝冠军, 2005年获得中国音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奖的唯一金奖,曾经到近40个国家开展古筝讲学或大师班示范授课,录制出版近30套古筝演奏或教学CD和光盘……年轻的袁莎履历很长,也很厚实。

  回望自己走过的路,袁莎的脑海里浮现过“艰辛”“慌乱”“无助”之类的词,但“幸运”“使命”“富足”之类的词更占上风。与古筝的相遇相知,对她来说简直是个“传奇” 。

  她有个姐姐,还有个妹妹。在父亲看来,女孩子是要学门乐器的。姐姐学了琵琶,她的老家浙江省天台县原本就是“琵琶之乡” 。袁莎要与众不同,就换了一个新鲜的——学古筝,理由是“随便弹几下都很好听” 。

  当时天台县没有教学古筝的师资,父亲就设法在上海音乐学院找到一位古筝专业的学生,给她辅导。每个周末,袁莎都要搭乘货运卡车,走大段的盘山路,往往还是夜晚出行,一趟路上要花费14个小时。那时,她只有6岁。

  眼看着这个老师毕业了,要回老家成都工作。老师特别喜欢小袁莎,认定这是个好苗子,就提出要把她带在身边,用心培养。袁莎同意了,袁莎的父母竟然也同意了!

  9岁,袁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再读附中,读大学,读研究生,留校任教为人师。袁莎就像是中央音乐学院菁菁校园里的一棵树,吮吸雨露与阳光,树根往土地深处扎,树干朝着天穹生长。

  民族音乐深厚的土壤,给袁莎以滋养。就拿古筝这件乐器来说,说起来大众也就知道《高山流水》 《渔舟唱晚》这几首琴曲,但是它的魅力和光芒无法遮掩。“古筝是一门两极的乐器。它是立体的,甚至有着交响乐的效果。它可以很温婉、舒缓,小桥流水,又可以排山倒海、大气磅礴,也就是刚柔并济。它的音域很广,富有可塑性。古筝是很有张力的乐器,有能量、有气场。 ”说话间,披肩秀发顺着袁莎的手势与语调,似乎也在诠释着某种张力。

  袁莎很庆幸,自己有机会接触和读懂民族音乐的“秘密” 。

  9月4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演出中,袁莎跟可爱的孩子们一道,演出了古筝作品《月亮月光光》 。

  “ 《月亮月光光》这首古筝演奏曲目旋律柔和优美,充满诗意。为什么这么好听?是因为它将闽南童谣《月亮月光光》和《渔舟唱晚》进行深度融合,是一次曲目再创作,乐曲的艺术品位一下子就丰富起来,变得饱满了。 ”袁莎还透露,与她一起合作的120个小演员都在八九岁上下,近一半会弹奏古筝。

  古筝的魅力在孩子那里得到肯定的回答,也在西方文化体系中听到动人的回响。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文学史上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古筝曲目《春江花月夜》柔软似水、切切如诉,以动听的声音彰显汉字之魅。而袁莎演奏的《春江花月夜》 ,还加入了些许西方元素,大提琴、小提琴与钢琴采纳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的主题音乐。 《自新大陆》中的思乡情怀和《春江花月夜》中的月色与思念融为一体。

  “你想象不到,一个中国的,一个西方的,看似是不搭界的,但它们是契合、重叠的,内在气质和逻辑一致。 ”这个“发现” ,让袁莎惊讶不已,也感慨不已,“音乐真的是有人类共通性的。我们讲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 。

  《自新大陆》与《春江花月夜》都传递出乡愁的意味。弹奏这样的曲子,袁莎不由自主地投入自己的情感与想象。自小离家,二十一根弦上承载着家乡山水与青春韶华,往事如烟,乡愁如雾,萦绕心际。于是,弹奏的过程,既是在跟古人对话,也是自己在说话,“琴弦就是心弦,琴声就是心声。我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演奏,曲子就是‘有我’的,呈现出来的是我自己,是我的内心独白,是我的所想所思。这种感觉很奇妙” 。

  最糟心不过的是,有的演奏,都对,就是不好。“对”指的是技巧上的娴熟,“不好”是因为情感跟不上,甚至缺席。袁莎发现,不少学琴者,颇为关心自己用的琴如何如何。琴当然是一个重要部分,高品质的琴,是高品质演奏的一个保证。但“善书者不择其笔” ,同理,“善弹者不择其琴” 。人在,人的情感在,人的修为在,琴声自然也就在。

  琴声绕梁,流淌千年。时间在变,知音最可贵。那些愿意听、听得懂的耳朵,永远值得尊重与向往。 《月亮月光光》演出结束时,合唱团的几个孩子来到袁莎跟前,轻轻摸了摸古筝的琴弦。袁莎说,这个设计富有象征意义,“就是希望更多的人,特别是我们的孩子能亲近民族乐器,亲近民族音乐,亲近我们悠久而灿烂的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