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气象说钱塘
——一首干谒词体现的文化与艺术
栏目:雅趣
作者:贾蕾  来源:中国艺术报

南宋 李嵩 《西湖图卷》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唐宋以来,杭州号称东南名郡,又是风光旖旎、繁华富庶之地,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睐,故而题咏杭州的诗歌浩如烟海,名篇佳构不可胜数。然而若说到最能写出这座江南佳丽地风神,令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却是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的这首《望海潮》一出即脍炙人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成了宣传杭州城形象的最佳广告词。而一句词,也差点为一百多年后的南宋小朝廷带来灭顶之灾。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载:“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

  古时诗词的写作动机往往颇有令人玩味之处。 《望海潮》整篇格调雍容典雅,和谐婉转,一派盛世景象。全篇善于刻画杭州风貌,极力铺陈杭州的旖旎风光与繁华富庶,烘托承平景象。据《鹤林玉露》载,这首词是柳永为干谒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而作。孙何门禁森严,柳永欲见无由,便填了这首词,央求歌妓在孙何的宴会上唱。听到歌妓的演唱,孙何果然被打动,问起作者,两人遂得相见。作为干谒之作,对主人孙何的歌颂与祝愿含蓄而自然,不动声色却能恰到好处。柳永素以铺陈刻画见长,表达却往往失之直白,这首词能把铺陈与含蓄很好地结合起来,堪称佳构。

  今人提起古代杭州,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 ,与柳永所写“东南形胜”有一定的差距,其实,这是对杭州最大的误解。杭州的设置,最初乃是出于军事目的。隋平陈后,为防止江南豪杰据陈之大都巨郡为乱,隋文帝下令焚毁陈之都城建康,置石头城为蒋州。又在江南推行废郡设州,分拆吴兴郡,北部归苏州(即吴郡) ,又废钱塘郡,以桐庐、新城为钱塘县,再加上吴兴郡南部的余杭县和吴郡分出来的盐官县,与富阳、於潜共五县设杭州。故杭州的设立,本意即在削弱陈之故地的吴兴郡和吴郡,并制衡之。隋开皇十一年,杨素为平定高智慧叛乱,筑杭州城于柳浦西作为驻军的根据地,这便是最早的杭州城。

  所以柳永在词的首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点出杭州极为重要的地位。“三吴” ,指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在北宋,杭州是三吴一带最为重要的大都市。“形胜”谓杭州地理位置优越,“依山林、抱江湖” ,是名副其实的东南重镇。

  不过,在这里柳永也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他说“钱塘自古繁华” ,这就与史实不符了。杭州一带,最早的建置为秦之钱塘小县,偏在灵隐山一隅。延及隋开皇九年以五县立杭州时,治所尚在余杭。前已言之,开皇十一年杨素始筑杭州城,那时居民稀少,实在算不上繁华。杭州的崛起是在具有交通区位和资源供给的条件后形成的。大业六年,大运河南北贯通后,杭州成为水路交通的重镇,逐渐繁华起来。 《隋书·地理志》云:“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 。但地下水苦咸,仍不宜居。至唐,李泌建钱塘六井,引西湖水入城,初步解决了市区的饮水问题。之后白居易又对西湖疏浚治理,进一步改善杭州的居住环境,使得杭州成为新兴的繁华大都市。因此,自杭州城开始崛起到柳永时代,前后也就300多年的时间,真正繁华的时间更短。

  柳永最擅长的铺陈用于描写杭州城的富庶繁华、风景如画,可谓相得益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总写杭州城内境况。宋代的杭州城人烟稠密,商业兴盛,肆坊林立,据《元丰九域志》载,主客户加起来约有20万户,接近百万口。 《梦粱录》谓杭州“户口繁浩,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具有铺席买卖” 。酒肆、茶肆、面食店、素荤从食店、肉铺、米铺等各种店铺俱不下百十家,店前多有装饰,“设红绿杈子,绯彩帘幕” ,白居易亦有诗记其事,“青旗沽酒趁梨花” 。杭州又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内河汊纵横交错,有数百条之多,两岸多植垂柳。各式各样的小桥,横卧在碧波之上,掩映在绿柳条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十五字极具概括力,活脱脱画出杭城风貌。然后笔头一转,“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镜头对准了气势磅礴、波涛汹涌的钱塘江。以“霜雪”喻怒涛,造语新奇而不险怪。钱塘潮名列“天下四绝” ,是我国最为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这三句不仅“状难描之景,如在目前” ,还照应了首句的“形胜” ,点明杭州地势之险要。上半阕以“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收尾,从杭州珠宝贸易和织造业的兴盛两个方面来凸显杭州的繁华。吴自牧《梦粱录》和周密《武林旧事》都提到杭州在融和坊南官巷设有“珠子市” ,专营珠宝。此外,杭州在南宋时还设有专门制造珠宝的司监,归文思院管辖,俗呼“珠官” ,其址在杭州珠冠巷,“珠冠”即“珠官”之讹。

  “美如画”如今是一句网络流行语,但是怎么美、是油画还是国画,已经无人去深究。唯柳永描画才能让人“见字如面” 。下半阕开首即由钱塘江畔的城区转入群山环抱的西湖,“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总写西湖景色。桂树和荷花,是杭州两大特色。盛夏时节,西湖之上,“绕郭荷花三十里”“接天莲叶无穷碧” ;一入金秋,周边群山桂子“天香云外飘” ,两句道尽了西湖山水的旖旎风光。杭州的名胜,其最著者当属西湖与钱塘潮。一柔美婉约,一壮观雄奇,两个极端的美,同臻于妙境。柳永巧妙地把两大名胜融在一首词中,浑然天成。以上连同上半阕,是以写静态的景物为主,既有总写杭州城的繁华富庶、人烟稠密,又有分写钱塘江的波澜壮阔和西湖的柔美婉约。至此,杭州城旖旎风光刻画已尽。

  作为干谒词,描写风光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对主人恰到好处的歌功颂德。所以柳永转入对杭州市民生活的动态描写,以此来烘托杭州城市民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突显主人治杭的功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寥寥数语,即勾画出湖上盛世歌舞升平的景象。莲娃谓穿行于“十里荷花”中的美女。关于杭人游湖之盛况, 《武林旧事》有生动的记载:“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不游。 ”“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水面画楫,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歌欢箫鼓之声,振动远近。 ”断桥边“千舫骈集,歌管喧奏,粉黛罗列,最为繁盛。……至花影暗而月华生始渐散去” 。所记虽为南宋时事,然而去柳永的时代不远,可供参照。在熙熙攘攘的游湖队伍中,自然也少不了“三三两两钓鱼舟” ,“嬉嬉”二字,又十分传神地刻画出钓叟莲娃轻松快乐的心态。老百姓生活安定富足是对统治者最好的赞颂,柳永通过选取典型的市民生活片段,烘托承平气象,来歌颂孙何的治绩,巧妙含蓄又不落俗套。最后赞颂孙何出游,与民同乐,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高牙”即高矗之牙旗,凤池指代中书省,是宰相办公的地方。既描绘孙何出游仪仗壮观,又暗寓了对其入阁拜相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