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别有意味。中国诗词与天时一同升温的时候,我在鲁迅故乡一位文艺老人的家里遇见了浓浓的诗情。
叩开徐冰若老人的家门,见满眼的光影洒在他家的窗台。只是,他为独坐春色而黯然神伤。就在春天要来的时候,老伴走了。顺着光影,我看见徐老的床褥摆得齐整。他指指被子说: “我们一起盖过的,还没让替换过,暖和着。 ”我的眼眶禁不住酸酸的。
我默默地听他述说他的不舍与悲伤。我意识到,徐老要缓一缓、缓一缓。他轻轻拭去泪水,说:“我就想着为老伴做几件事。 ”老伴病重的日子里,他写下了30来首古体诗,感怀岁月的酸与甜,寄托内心的思与盼。可是老伴看不到了。他要静下来,好好推敲,把这些诗稿整理出来。他至今不能忘却老伴的病情稍稍缓解之后,住到家里,给她一口口喂饭的那份踏实。他想,会好起来的吧。可是有一天,当老伴的脸只能依在他的肩头,艰难地吞咽菜肴,他感到有些不妙。儿女们知父母情笃,恐他们受不了,隐瞒了病情。徐老悄悄留意所有的信息然后上网求证,明白了后果,又怀着期待。每一天,他拿一管笔寄托满心的祈祷,在诗词的节律中捱过,于诗意中缓解日甚一日的失望。但老伴连日的昏迷,还是弄丢了就要照亮病房的春光。
比老伴年长9岁的徐老,忘不了老伴退休之后的30年里,一心迷恋老年体育,携一群同龄人乐在广场上的痴情。他呢,则乐意地守在家,做了家庭主男的角色,端出热菜热汤。徐老是个有心人,家务之余,一天天积累下媒体关于老伴获得各类赛事奖项以及名列全国老年体育先进人物的报道,还有站在浙江省的老年体育工作会议讲台上发言的讲稿。他说,我就想着把她这几十年的快乐编写一个大事记,留下来。
静听他的述说,忽然发现家中没挂师母的遗像。他说师母生前最欢喜的就是给她拍照,因此她的许多影子留在了相片里。他想从中选出几十幅,为她做个影集。他说着,找出手边的相片,说这是老伴当年与他相爱时留的黑白照。他的一位老友为这幅相片放大着色,上了口红。他想自己动手,把这幅照片装到镜框里挂起来。我从他手里接过来看,眼前忽有黑发与银丝交替;相片上那丝丝秀发仿佛开始飘动着他们由青春而中年、由盛年而年迈的往事。我望着徐老的眼,说,您和儿孙在,师母也就在的……徐老要做的一件件,其意深深。
“您想的事,师母会有知,那您不急,慢慢地做。 ”听过我的劝慰,他说,我慢不下来。相守了一个甲子的伴侣从此在他的生活中“空缺” ,他开始了“填充”的努力,做与老伴有关的事,所以慢不下来。他一生爱着文字恋着诗词,所以有了“填充”的选择。
我与徐老,也相遇在文字里。这份文字缘不觉已“填充”了20多个岁月,伴我入中年。回望之中,“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有万般欢喜与美好。回想起来,新闻和文艺,是我在他踩过的同一片土地上走过的路。在路上,他展示给我的,是良知、热爱、简约和直率,有中国诗词里独有的宁静和安详。上世纪50年代始,他先后从业报纸副刊、文联等文化工作,一辈子干了“文艺文化”这件事。早年在浙江省绍兴县文联常务副主席的任上,倾全力扶持文艺新苗,创造条件推介传播成果。先后由他主持和参与编辑的《绍兴文艺》 《绍兴民俗文化》 《文化名城丛书》等文化、文艺和史志著作有几十部之多。在上世纪80年代担任文学期刊《百草园》主编的年月,他不分背景门第,向所有热爱文学的年轻人敞开心扉,周围团结了一批作家和业余作者。如今活跃在绍兴文坛的不少作家,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勉励。已出版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散文集等七部著作的中国作协会员、绍兴市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谢方儿,至今仍忘不了徐老在他开始创作时给予的鼓励,有一些作品就是经了徐老的手发表的。他常对年轻的文艺爱好者说“有爱好是快乐的” 。经年累月,他给鲁迅故乡的人文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印记,虽已退休30年,仍能在文艺、文化和史志类网页上找到他的名字。有一个时期,我在报媒主持编辑《蓝色鉴湖》星期刊,他一期不落地看。我们每有策划,徐老都会以来信或来电的方式激赏。看到遗憾处,他会写下来,当面或来信告诉我。而每每作为专家被邀参加审读会,他又总会替编辑的苦衷说话,希望放手让报人创新。
“得意忘年心迹亲。 ”今日与我促膝的徐老已跨越了米寿之年。一个“米”字,让我想及土地,想及沉甸甸的稻穗,想及刮过田间的风雨,也才理解了他的不舍与悲伤。就在我去徐老家前几天,徐老在美国工作的孙子写来一封信,问候爷爷。他递给我看。意外的是,从这封信里,我读到了徐老的孙子用钢笔抄录、送给老人的一首诗: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诗写的是立春,是南宋女词人朱淑真渴望春天的作品。我们一起赏读着。他说,我理解他们的心。旧年已去,新岁已到,与一切的遗憾与不舍握手作别,则诸事谐和;把对春光的爱融入诗篇,愿二老的情融入诗怀……我不觉已徜徉在《立春古律》的诗里诗外。
爷爷一生爱诗。孙子年少也懂诗,即便身处异国他乡。
多么美好的传家。有这样的传家,就什么都在了。
春已在,续上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