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传奇:古稀之美与当代观照
栏目:聚焦
作者:曹培鑫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欢乐结局》海报

  戛纳电影节是全球艺术电影作者的盛事。组织者对参赛影片的遴选标准近乎苛刻,其评价体系亦波诡云谲,谁不担心那些被邀请成了评委的漂亮大明星们到底懂不懂艺术电影?每每公布的获奖名单更是常受非议。尽管如此,作为全球电影人的朝圣之所,戛纳从未被超越。回溯戛纳70多年的历程,金棕榈闪耀之下,是人类最优秀的艺术电影铺成的影像传奇。

  今年是戛纳第70届颁奖,“人生七十古来稀” ,然而戛纳电影节所呈现的活力与当代性却似乎历久弥新。70周年代表其独特的价值和卓尔不群的风格广受认可;然而70多年里,戛纳对当下生活的观照又不断提醒我们,电影不只是“梦工厂” ,它在艺术性之外还有社会性和政治性。正因为如此,戛纳不仅重申了自身对艺术电影的青睐,也昭示了电影本身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本应关注社会、叩问价值。

  恐怖主义:电影节的“不在场嘉宾”

  就在电影节举办期间,英国曼彻斯特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再回想一年前法国尼斯恐怖袭击,加上电影节各场活动中前所未有的安检措施,今年的戛纳笼罩在令人抑郁、愤怒的气氛里。就在电影节前一周,在戛纳的一个空置的体育场内,警察还发现了装有爆炸物的书包。

  法国导演蒂埃里·弗雷莫就曼彻斯特爆炸案发表了令人动容的演讲,他在舞台上号召人们与曼城站在一起,并带领大家默哀一分钟。这是全球电影人的共同发声,在恐怖主义横行的当下,戛纳的声音代表着艺术创作从不缺席社会热点,并秉持人类的共同价值。

  另一个直接与恐怖主义相关的议题则成为今年数部参赛影片的显在主题:难民危机。迈克尔·哈内克的《欢乐结局》故事发生在法国北部的加来城,影片描绘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法国家庭,各个成员骄奢淫逸却又无病呻吟、自怨自艾;而在他们的门外街道上,成群的难民正在找机会通过隧道逃往英国。瓦妮莎·雷德格瑞夫的《海之殇》则透过人权活动者和儿童的双眼与声音,以极富个人风格的动态视角审视了当下的全球性难民危机。就连今年第一次增设的VR展映单元的唯一入围作品《血肉与黄沙》 ,也透过VR技术探讨墨西哥边境线上亡命偷渡的难民。

  恐怖主义和全球难民潮正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电影从来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而电影的观照却提醒人们关注世界上最脆弱的人群,并督促本国的政治家们拿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电影《小城二月》海报

    描摹中产阶级生活:无心亦无爱

  本届参展的影片中许多都深度卷入中产阶级的生活困境之中,包括《欢乐结局》 、金棕榈大奖《自由广场》 、获得本届评审团大奖的《无爱可诉》都充满对中产阶级生活的批判与反思。

  《自由广场》发生在中产阶级的家庭背景里,影片充满黑色幽默。主人公是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策展人,因为手机被误拿这样一次小小的意外而内心崩溃,却要佯装一切正常。影片在一位表演者假扮猩猩取悦一位高端客户的闹剧里收场。故事背后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中产阶级的生活趣味、行为艺术的审美品位等议题都被糅杂进影片流畅的叙事当中,为观众打开了一个观看中产阶级生活的独特窗口。

  《无爱可诉》的英文原名“loveless”正是“无爱”之意。影片描绘了一个俄罗斯中产阶级家庭中的物质主义与犬儒气氛,每个人都爱社交媒体,人人谈论换大房子、开好车、嫁得好娶得好、生活要过得更好。然而这一切背后,是一群“无心”之人的空洞言语和无聊度日,无心自然也就“无爱” 。

  值得一提的是, 《无爱可诉》与另外一部影片《温柔女子》都对俄罗斯当代政治与社会生活进行了反思,并以委婉的方式指出当代俄罗斯社会中的冷漠、残忍、物质主义与政府的相关性,从而为空虚寂寞冷的中产生活给予了解释。

  《小城二月》:中国面孔的另类表情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电影人从未缺席戛纳电影节。从早期的朝圣之旅,到今天中国电影人屡屡获邀成为评委会成员,戛纳在国人心中“去魅”之后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最有创造力的电影人几乎都经过戛纳的拣选。陈凯歌们获得了封印;贾樟柯们已经创造了自己的电影王国;后继者需要的是耐心和信心。

  《小城二月》在“华语电影在本届戛纳全军覆没”的绝望气氛里脱颖而出,斩获短片金棕榈奖。这不仅对名不见经传的影片导演邱阳意义重大,也是对全世界电影新秀的集体鼓励。影片在导演的家乡常州拍摄,通篇对话都使用常州方言。导演坦言影片的创作源自自己的生活。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影片的灵感来源于常州当地的一个新闻报道,某小区多次走失小孩,但却不了了之,过了一段时间,走失的小孩又自己走回了家。邱阳想探究其背后发生的故事。

  这部影片虽然只有短短十五分钟,其所叙述的故事也以一个开放式结尾戛然而止,然而导演所关注的中国情境具有多重的复杂性:儿童何以失踪,失踪后又何以不了了之?生活在重压之下的父母可曾尽职尽责?死亡的意义是什么,至亲的死亡会带来什么?正是在这些复杂性上,《小城二月》唤醒了人类共同的焦虑。

  70周年,在不同人的眼中,戛纳的意义复杂而丰富。影评人和电影记者们共同出入戛纳城的大小影院、新闻发布会和影片交易现场,年复一年,然而他们还是争吵不休,关于入围作品,关于获奖作品,关于艺术、政治与人生。在这争吵与非议的背后是他们对一种价值的真心敬畏:我们需要关心当下的生活,人类则需要关心美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