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年轻人要沉下心来好好学习经典
栏目:心语
作者:本报记者 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74岁的马瑞芳精神抖擞,面色红润,在第九次全国作代会会场里,满头银发的她倒像一个年轻人。直率,爽朗,好玩,是山东人的个性,也是接触过马瑞芳的人对她的评价。

  她是山东大学教授,也是中国作协名誉委员。人们熟知马瑞芳,大多是因为《百家讲坛》推出的“马瑞芳说《聊斋》 ”和《新杏坛》的“马瑞芳妙解《红楼梦》 ” ,说得确实好,如口绽莲花。自1978年起,马瑞芳就开始研究她的山东“老乡”蒲松龄, 1980年又开始在山东大学开设课程讲授《聊斋》和《红楼梦》 ,写了《蒲松龄评传》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红楼梦风情谭》等书,转眼就是38年。

  西方神话中讲到一张魔鬼的床,人被捉到床上,长了截短,短了拉长。马瑞芳说,百家讲坛就是一张魔鬼的床。起初受邀到百家讲坛主讲《聊斋》 ,她觉得非常容易,讲一讲就可以了,讲着讲着发现不行,因为遥控器在老百姓手里,你讲得不生动的话,他们就不听了。这时候,马瑞芳想到了那张魔鬼的床,自己已经在床上了,而床的尺寸,就是传统文化走向大众,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后来她还专门写了一本书《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写阎崇年、易中天、王立群等主讲人的坛上坛下趣闻,可谓妙笔生花。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马瑞芳所主讲的《红楼梦》 《聊斋》等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故事。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第九次全国作代会开幕式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马瑞芳的感触愈加深刻起来。在马瑞芳的理解中,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讲好弘扬中华文明、坚持人生理想、讴歌真善美这样的内容。比如《红楼梦》 ,不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之上的,贾宝玉是和封建主流意识形态对着干,不去做官,反对男女不平等,把封建最高道德“文死谏武死战”贬得一文不值,等等,而林黛玉在大观园诗意地栖居,有高尚的人格,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自始至终不劝他立身扬名,两个人精神相通。再看《三国演义》 ,一般认为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但他最重要的特点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像杜甫所写“万古云霄一羽毛”一样飘落。又比如《西游记》 ,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他是始终奋进不止的,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住,千方百计也要取经成功。“这样一些人,这样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是完全一致的。 ”马瑞芳说,我们现在讲古典名著给青少年,就是希望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一样,要坚守理想,要把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让青少年接受下来,并推向世界。

  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接受古典名著,一些出版社也曾找马瑞芳做名著导读或者少儿版名著,马瑞芳认为这是一种途径,年少时读一读也可以,但真正要理解传统文化,还是要看原著,比如红楼梦研究所注解的《红楼梦》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聊斋志异》 ,沈伯俊注解的《三国演义》等,都是较好的版本。

  对青年人如何向古典传统汲取营养,马瑞芳也给予谆谆教导:“当下的青年作家,要好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再就是要沉下心来好好学习经典。 ”她指出,曹雪芹写《红楼梦》 “十年辛苦不寻常” ,古人写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这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板凳要坐十年冷,才能写出扛鼎之作,如果整天漂在水上,是不会有传世之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