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邵宾纳剧院艺术总监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执导的《理查三世》剧照
作为第三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及第六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收官大戏,第三度来华的德国邵宾纳剧院带来了艺术总监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执导的《理查三世》 ,日前在哈尔滨大剧院和天津大剧院共演出5场,与去年同是奥斯特玛雅与邵宾纳剧院的《哈姆雷特》在中国演出收获的大部分好评不同,这台曾在去年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演,并将于今年8月亮相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新作《理查三世》则引发了更多争议。
极简的LOFT工业风格布景,与《哈姆雷特》一脉相承的斯坦尼内核下的剧目,男主角同样由拉斯·艾丁格扮演,杀戮、伪装、猜忌和暴怒,倚重演员台词和动作表演推进叙事,无论是木偶扮成的傀儡小王子,还是理查凝视自己抹满奶油的丑陋面孔,再到麦克风放大了咆哮的声音,把内心无限的欲望具象化、扩大化的隐喻,以及最后理查与无形的敌人争斗,最后裸身吊死在半空中, 150分钟无中场休息的一台大戏延续了奥斯特玛雅一贯的“重口味” ,莎翁笔下最阴险、丑陋的君主理查三世被塑造成一个心狠手辣又邪恶万分的反英雄形象——驼背、驾着脖套、戴着牙套,无所不用其极地嘲笑自己、嘲笑他人。此版《理查三世》被不少观众称作是独角戏,将重点放在理查这一个人物身上,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争斗的背景只以开场字幕一笔带过,亨利六世的寡妇皇后玛格丽特也成了背景人物,理查的侄儿爱德华五世和其弟均以人偶代替……有的观众直言:“对于《理查三世》我无疑是失望的,虽然有一个炫酷的外表,但是本质是传统的。奥斯特玛雅重复了自己,艾丁格也重复了自己。 ”
编剧过士行谈到:“原来我想奥斯特玛雅这个戏可能要比上次带来的《哈姆雷特》还要暴烈一些,结果到剧场后发现它是一个比较规矩的、伸出式的舞台。作品不是特别前卫,既有比较写实的手法,同时也有现代的手法,有些混搭。 ”戏剧评论家林克欢看过戏后,认为“主要是在商业性、探索性、娱乐性以及思想性这几者之间找到一个比较恰当、比较平衡的方法。这个戏很大的一个改
动,是把戏剧性变成了叙述性。但作为专业观众来讲,这部戏做得并不太深刻,它并没有在某一点上触动你的内心,但它的确好看,所以我说导演是非常聪明的。 ”青年戏剧导演黄盈排过五六部莎士比亚的作品,但是他坦言从没想过排《理查三世》 —— “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演员难找,身体的极度残疾让理查发展成了如此恶劣、如此极端的人格。这个版本的男主角艾丁格原本长得非常帅,但又有如此强的表演能力,所以我要向演员致敬。 ”有意思的是,黄盈还谈到:“其实看这个戏的时候不用提英国历史,只要是看过《雍正王朝》的观众都知道说的是什么。 ”青年戏剧导演李建军认为,今天我们把欧洲一流的作品搬到中国的时候,应该找到更多的角度,而不只是对经典文本的一种解读;解读的角度是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还是我们的立场,同样值得我们反思。戏剧评论家林荫宇则由此想到,“我们中国的导演,如果排一部莎士比亚的戏,要怎样跟莎士比亚对话,这是我们最应该从戏剧交流中思考的问题。 ”
特 写>>
“理查”夺手机事件
“老实说,在中国演出还是挺困难的,最让人困扰的事情就是剧场里很多人使用手机。因为戏剧中的演员是跟观众一起表演的,所以当他发现你在专注别的东西时就会很难受,没有那种场下和台上连接在一起的感觉。我觉得这是一个文化冲突,因为这种事情并没有在欧洲国家的剧场里出现。 ”《理查三世》的导演奥斯特玛雅特别提到了这个令他和伙伴们感到烦恼的手机“事件” 。
在天津大剧院演出《理查三世》时,主演拉斯·艾丁格在演出时从台下拿走了正在看手机观众的手机,而且几次下台的时候他的注意力都有点像剧场的监督员,看谁在用手机。 “虽是即兴的发挥但又有一些深意,正好与那段戏的剧情相契合。 ”同在现场看戏的青年戏剧导演李建军说: “今天的观众和以前的观众不一样,手机这样的社交媒体,在生活中带给我们巨大的变化。这么多欧洲的戏来中国演出,基本都要求观众聚精会神地看,而我们的文化里没有这样一种传统。 《理查三世》是欧洲的文化,观众在看时已经是隔了一层,对于剧场的观赏习惯,我们与他们也是不同的。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
艾丁格从演员的角度特别谈到: “手机也是现代科技所带来的问题,不恰当地说,它有点像一个杀手,阻碍了你对艺术的欣赏,也无法帮助你跟别人交流。演戏时,如果观众用手机,就感觉有一面墙把台上台下阻断了。这种交流的阻碍影响了演员想要追求的东西,如果你想要坐在剧场真正静下心来欣赏艺术,就不要关注其他,只专注于台上此时此刻发生的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