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仓央嘉措》剧照 刘海栋 摄
舞剧《仓央嘉措》的结尾,有着一双清澈的眼睛、眼神忧郁的六世达赖喇嘛、青年仓央嘉措决定离开布达拉宫,他迎着光,朝着舞台深处走去,留给观众的背影坚定、孤寂。这部由中央民族歌舞团打造的舞剧于去年12月底在北京民族剧院首演,并于今年4月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三场,两轮演出均实现场场爆满。5月27日至29日,该剧将登陆国家大剧院。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丁伟任该剧导演,他表示,创排舞剧《仓央嘉措》 ,是因为他想创作一部能触及人内心的作品。在这部剧里,他将仓央嘉措还原成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浪漫的年轻人” ,对故乡、母亲和恋人充满深情和眷恋。
>>很多人提起仓央嘉措时眼睛会很亮
《仓央嘉措》是中央民族歌舞团建团60余年来打造的首部舞剧。最初在寻找舞剧题材时,丁伟找了很多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故事传说来看,“发现大多数故事要么是贫困少女和地主的斗争,要么是悲伤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死后化成了雄鹰。这些故事离我们太远了,现代观众不会对它们感兴趣” 。他一直喜欢仓央嘉措的诗歌,既而去了解了这个人,知道这是一个好题材,但对于能否把他搬上舞台是有过纠结的,“因为牵涉到的历史背景很复杂,这很考验我们的智慧” 。最后他决定要做,是在看了一部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后,他被用舞蹈形式塑造的女主人公形象打动,“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仓央嘉措呢? ”
他们也做了很广泛的调查,问了很多人是否知道仓央嘉措。“我们发现很多人不但知道他,而且提到他时眼睛都很亮,因为人们喜欢他的诗歌,对他的身世和命运也很感兴趣。 ”丁伟自己也看了很多关于仓央嘉措的资料,其中有台湾学者去探访他家乡的沿途纪实,对他们的创作帮助很大。他还带领着创作团队三次外出采风,足迹走过了拉萨、甘南、夏河等地,去寺庙看僧人的生活,听他们诵经。漫长的准备工作持续了一年。
舞剧恰恰是适合表现仓央嘉措这个人物的艺术形式。“舞蹈不像戏剧、歌剧、电影等艺术形式那么写实,舞蹈不用说台词,就能成功回避掉很多东西,因为仓央嘉措经历的那段历史很复杂,其中牵涉到的宗教、政治问题不容易说清楚。 ”丁伟说,创作《仓央嘉措》的过程需要把握各方面的平衡,“我们不把它当做小众艺术去做,要照顾观众的接受度,考虑它的可看性,又不能触及宗教和政治问题,但又回避不了这两个问题。所以,要考虑怎么取舍,拿掉哪些,保留什么” 。
>>舞台上开出了满地的爱情之花
仓央嘉措被广泛认知,是缘于其作为诗人创作了多首诗歌。在舞剧《仓央嘉措》中,根据剧情需要,选择了他的《洁白的仙鹤》等三首诗歌改编成歌曲。进入布达拉宫后,他在《洁白的仙鹤》中,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洁白的仙鹤啊,请把双翅借我。不会远走高飞,到理塘转转就回。 ”剧中用一段独舞来表现青年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的孤独和思乡时,这首歌适时响起,和舞蹈语言共同完成了对人物心理的刻画。
丁伟的办公室楼下就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排练厅。在舞剧创作期间,他不是轻易就走下楼去排戏,对舞蹈动作的选择、设计,人物的塑造,都要考虑很长时间,“我就在办公室里,看很多资料,听音乐,回想去西藏采风时的所见所闻” 。正是因为经历过这样的酝酿期,所以整部舞剧中的很多段落都是一次排成,很少改动。
在剧中,有一幕是青年仓央嘉措悄悄离开布达拉宫,到了拉萨的街头,邂逅他一见钟情的姑娘,两人从遇见到心意相通的过程,通过双人舞来表现。这是丁伟自己很满意的一段编排。“仓央嘉措的身份特殊,他不能触碰女性,但正值青春,被异性吸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丁伟说,“所以这段舞蹈要表现两人之间的互相试探,如果肢体有触碰就会马上分开,两人的目光对视后也要立刻闪开。他们虽然距离很近,但是又相隔很远,舞蹈就是要表现这样一种状态。 ”他对作曲说,这一段的音乐要表现出纠结,佛教的六字箴言也要不时响起,渲染男主人公内心的挣扎。
两人从试探到确定彼此心意后,在两个演员的脚下,开出了满地的花。他们不能拥抱,也没有肢体接触,那心中绽放的爱情之花怎么来表现?丁伟之前在国外看过一场演出,是舞台上一棵树开了花,他就找到舞美设计商量:能不能在舞台上做出满地开花的效果?开完又可以收进去。后来就真的实现了。舞台下面放了一个很大的压力机,有一米多高,那些在地板上开出的花,就是靠巨大的压力压出来的。
>>不涂口红会难看吗?
在去藏族聚居区的寺庙采风时,丁伟就发现,僧人们是不会挺着胸的,他们通常含着身体,是一种谦卑的姿态。但舞蹈演员都是从小被要求挺拔起来的,像松柏一样。就是这样一个体态的变化,演员们调整用了很长时间。“他们很多从小跳芭蕾,你让他含着,他们不习惯。 ”丁伟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跟演员们作了很长时间的斗争。包括主演黄琛迪,因为他是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学生,平常都是跳《士兵与枪》这样的舞蹈,下巴颏抬得很高,斗志昂扬的。 ”
在中央民族歌舞团平常演出的歌舞节目中,女演员们都衣着鲜亮、妆容精致。但在这部舞剧中,因为要饰演藏族群众,丁伟要求她们不能涂口红,脸、脖子等裸露在外的部位,要涂上深色的粉底,像在高海拔地区被晒出来的肤色一样。女演员们一度很困惑:不涂口红、不用眼影,在舞台上会不会很难看?丁伟说:“当第一天首演结束,很多观众看完流着眼泪不愿离开时,她们知道了这么做是对的。 ”
整部舞剧时间跨度十几年,讲述了三个阶段的仓央嘉措,共选用了三位演员分饰他的少年和青年时期,其中青年时期的戏份最重。饰演青年仓央嘉措的黄琛迪20岁,眼睛清澈,他饰演的这个角色,被很多观众评为“自己心目中的仓央嘉措就是这样的” 。
有一双清澈的眼睛,是丁伟为这个角色选择演员时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初听说他们要排《仓央嘉措》时,几个当今已经比较有名的青年舞者都主动找到丁伟,希望担纲主演,但都被他拒绝了。他第一次见黄琛迪,是在军艺的校园里偶然看到,就发现他跟其他学生不太一样,很安静。随后他让军艺的老师推荐学生人选,恰巧推荐的就是他。后来黄琛迪和另外一个候选演员一起来试排,更加用心揣摩角色的他最终被选上。在去甘肃采风时,到了拉卜楞寺,他主动提出要留下来,跟师傅同吃同住了几天,还默默地把头发剃了。
排练期间,丁伟在团里的办公楼里给他找了间房子当宿舍。几个月的排练期间,他每天在房间里打坐,早上起来就去大学跑步,然后跟着团里的演员练功。在舞剧上演时,丁伟嘱咐他:开演前半个小时,找个地方自己待着,面对墙壁,静下心来等待即将到来的演出。他在每场演出前都这么做了。
>>创作过程就像十月怀胎
作为知名舞蹈编导,丁伟此前执导过多部舞剧,“说实话,有些我接受邀请去导演的作品,自己并不是很喜欢” 。 《仓央嘉措》是他特别用心去做的一部舞剧,排练期间经常是加班到晚上八点钟才回去。“这一两年里一直都在全力以赴做这部舞剧,就像十月怀胎,一定要生出一个好的孩子,特别小心地呵护着它。 ”执导这个难度很大的题材,整个创作过程在他看来,就是一场修行。创作期间,有不少朋友都劝他放弃,因为这样的题材风险太大,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招致骂名,他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去藏族聚居区采风时,丁伟就发现,当地人提起仓央嘉措都是很自豪的。 《仓央嘉措》在北京民族剧院和保利剧院演出时,很多藏族观众特意从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赶来观看。丁伟遇到了不少有意思的观众。有来自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的观众,看完剧后,在剧院门口等着他,说自己很感动,要跟他聊聊仓央嘉措。还有一个来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观众,看完演出当晚一直没有睡着,给丁伟发了一条短信说:“感谢你们把仓央嘉措塑造成功了。 ”在保利剧院演出时,每一场都有大概300个高中生来看,丁伟跟他们交流,发现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看完后要写观后感。
如今,这部舞剧票房很好,并收获了好口碑,丁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国内多个城市的剧院都向《仓央嘉措》发出了邀请。5月底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结束后,该剧将开启全国巡演,登陆上海、天津、贵阳、南昌、南宁等地,目前确定下来的有2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