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带班”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教”“研”“演”无缝对接
作者:袁慧琴  来源:中国艺术报

袁慧琴在京剧《杨门女将》中饰演佘太君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 。这每一句、每一字都是谆谆教诲,既高瞻远瞩又实事求是,既现实又紧迫。说现实,是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有繁荣昌盛的中华文化为基础;说紧迫,是因为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规律,揠苗助长不行,短时间内立竿见影也不客观,这就需要有个长期积累和积淀的过程。

  戏曲艺术人才荒,已经是业内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源,目前戏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值得探究改进之处。京剧作为戏曲艺术集大成者,有着同样的窘境。放眼全国重点京剧院团,人才荒已不是个例,只是程度轻重不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弘扬京剧艺术绝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任何一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京剧人,都会千万百计地设法破解这一难题。

  艺术队伍是个集合概念,有几个塔尖式的艺术家虽然能够起到搭桥引路的作用,但毕竟无法反映艺术队伍的整体情况,在动力方面、活力方面都会有乏力现象。建设德艺双馨的艺术队伍,既要注重尖端人才的培育,又要注重艺术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作为艺术家、引路人,要尊重文化人才成长规律,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积极营造浓厚的氛围,要做好表率,行胜于言。还要淡泊名利,对生活知足,对事业不知足。作为艺术队伍的一分子,要有上进心,有进取心,有“痴”心。清代蒲松龄说“书痴者文笔工,艺痴者技必良” ,没有“痴”的精神,往往半途而废,或者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同时,要有“静”心,能够沉得住气。俗话说“板凳要坐十年冷” 。我常说“京剧”不是造星的地方,只有经历千锤百炼,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 。文化的力量之所以持久,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就是因为历经长久的沉淀和累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短平快式的速成终将一事无成。要有“行动” ,文艺的生命力来自于多彩的生活,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其结果不是很快枯竭就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要创造出能够触及灵魂、引起共鸣的优秀作品,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要不断创新,齐白石老先生对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如果只是一味学习,不懂创新,以至于风格完全一样,就没有了自己的风格,是没有出路的。我曾尝试将传统京剧“数字化” 、“连续剧化” ,以求突破。现在看来这种形式上的创新是必要的,也是可以继续下去的。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艺术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特提出“院带班”培养模式。

  当前戏曲教育自身规律被冲淡、淹没,课程设置贪多求全、比例不合理,机械套用公共教育领域的相应学制,简单地将西方艺术教育模式套用在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艺术教育中,甚至简单地用普通高校教学规律代替特色专业教学规律,致使戏曲学生的实践能力、舞台呈现、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大为减弱。推行“院带班”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的文件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遵循戏曲教学的特殊规律,着眼于京剧事业人才辈出、薪火相传,积极探索完善京剧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的有效模式,在京剧艺术的改革与发展、传承与创新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人才培养体系。

  “院带班”的培养目标,首先是使京剧演员成才渠道更加畅通。通过从全国戏曲中专学校范围内选拔天赋条件优越、有专业基础、有发展潜力的少年京剧学生,由剧院指派名家老师采取“一带一”方式传授艺术精粹,从源头上解决京剧人才纯粹性、专业化和成才率的问题。二是打造顶尖京剧人才高地。将“院带班”打造成品牌,既汇聚了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又成为高尖端人才集聚的殿堂。三是培育新型高层次京剧表演及教学人才。秉记传承、传艺、传神、传德精神,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文化素质和艺术理论素养、基本功扎实并善于创新的新型表演人才及教学人才。

  在“院带班”的教学原则上,一是坚持专业课、文化课、舞台实践“三位一体” 。以文化课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艺术理论素养;以专业课培养学生扎实的表演基本功;在舞台实践中,以传统老戏锻炼并检验学生的基本功,以新编剧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二是坚持“三基”与“一创”的有机统一。即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教育,与艺术创造力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三是以“深” 、 “广” 、“高”为教学方向。即通过向表演艺术家学戏,深化舞台表演造诣;通过文化课程学习,广开艺术眼界;通过戏曲角色创造的研习与新戏的排演,提高艺术创造的素质和水平。

  实践证明,批量生产难有精品,“一带一”等方式传授京剧表演艺术精粹是行之有效的。“院带班”的教师多为剧院有着丰富表演经验和较高艺术造诣的知名艺术家担任,有时根据需要也请班外名演员授艺。秉承口传心授的传统,更多的是亲身示范,让学员跟着学。请当今艺术名家指导舞台实践,实行传、帮、带,形成京剧各行当的独特教学模式。在“艺人培养艺人”的传统方式下,学员往往是老师所属流派的继承人和发扬者,不是对前辈艺术家的简单克隆和复制。

  “院带班”课程设置上,在技能训练方面从基本功练起,使学员通过接受系统的戏曲表演技能训练,熟练掌握戏曲表演“四功五法” 。剧目设置方面以老师的艺术专长和学员的条件灵活确定。既注重夯实继承的基础,教学内容包括观众熟知的经典剧目和不常谋面的传统老戏,一大批传统的经典剧目甚至稀有剧目都被选入教学内容;又注重在继承基础上的大胆创新,有计划地对传统经典剧目和各行当各流派的代表性剧目进行发掘、整理、加工、提高,为教学所用,并有组织地创作新剧目,做到“知其所以然” ,对传统技艺、流派艺术的继承更到位、更精湛。实践方面是“院带班”尤其特别重视并强调的。坚持边学习边演出,最突出的优势是有更多的观摩和实践机会,与舞台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练功、学戏、排练,提高表演技能。文化知识方面,我们深知,学习戏曲表演的理论知识,掌握戏曲表演艺术规律,才具有较高的戏曲表演水平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国家京剧院是文化部直属的国家艺术院团,成立于1955年1月。首任院长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剧院下设一团、二团、三团、梅兰芳大剧院及人民剧场等。自建院以来,剧院汇集了一大批杰出的表演艺术家,是精英荟萃、实力雄厚的京剧艺术表演团体。其中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李世济等,享誉海内外。国家京剧院的艺术风格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表演艺术家共同努力形成的,“院带班”可以使剧院艺术风格一脉相承、不可剥离。“院带班”的生源要求主要是进入全国各戏曲中专学校的学生,数量根据教育计划确定。专业学习成熟后即毕业,由国家京剧院和高校联合颁发毕业证书,社会承认学历,进入国家京剧院工作。

  “院带班”实现了高校艺术教学经验和国家京剧院人才培养资源优势的有机衔接,特别是在京剧的“教” 、“研” 、“演”方面实现无缝对接。“院带班”在把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研究中心教师请来授课的同时,也请经验丰富的国家京剧院艺术家到高校传艺,由理论研究生进行文字记录、拍摄第一手资料,以及京剧行当理论的梳理,未来随着这个班学员毕业的舞台艺术呈现,国家京剧院在京剧行当理论的著作也随之产生、填补中国京剧行当研究的空白,实现了剧院与高校、舞台艺术与理论研究的双赢。

  由此可见,“院带班”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从根本上解决了眼下戏曲院团人才荒的现状。“十三五”规划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蓝图,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一名京剧艺术家,我认为应该高高举起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旗,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维护好、承接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殷期盼,不辜负时代的重托。我相信,我们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袁慧琴  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