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曲院团能否重塑新编历史戏的辉煌与现代戏的旺盛、延续海派戏曲与时俱进的艺术生命力?上海戏曲人才如何在传承艺术形态和式样的基础上,意识并汲取戏曲文化精神的感召力?在“继承传统、激活传统、融入时代、服务社会”的方针下,戏曲业内如何激发在代际转换中演艺系统的生机和活力?对此,上海市剧协成立了《上海戏曲传承与创新状态》课题调研小组。课题以2013年至2015年来上海戏曲剧目演出等数据为基础,考察上海戏曲的生存状态、发展轨迹,归纳传承与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寻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现状与调查
上海近年来逐渐形成以国有院团为中心、民营院团共生的多元发展生态,戏曲演出总量亦稳中有升。戏曲演出市场正面临着剧种减少、演出增量的两大特征。
据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向课题组提供的数据,所辖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沪剧院、上海越剧院四大院团在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的演出场次为1405场,其中,传统剧目为1023场,新编剧目为382场,新创剧目为222场。传统剧目占演出总量达七成以上。课题组采集多位专家意见时,他们谈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戏曲发展的根本方式,是坚持在传统上的创新。
途径与特征
◆以戏带人:青年演员培养计划与实践
2015年是上海京剧院实施“青春跑道”计划的第五个年头,通过五年计划为青年演员排演一批传统的经典剧目,以加强他们唱念、身段、表演和角色把握的综合能力。2015年初,上海淮剧团历经两个月排练创作完成的大戏《忠烈门》 ,新生代“淮四班”学员与“淮三班”相隔了整整30余年,在前辈演员的“传、帮、带”下走上舞台。2014年下半年,上海沪剧院由院里牵头, 12位优秀的青年演员正式向11位沪剧名家拜师学艺,更系统、更有规划地进行学习和传承。上海滑稽剧团于2014年7月推出《行善·缺德》 ,以该团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定向培养的2008、2009两届新生代滑稽演员担纲,实现对传统滑稽的传承。
2015年上半年上海越剧院启动《甄嬛》驻场模式,上本启用青年演员,下本则同时推出了“明星示范版”与两组“青年版”总共三组演员阵容。院长李莉总结道:“过去演出两三场就下档了,现在有机会反复演出同一剧目,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成就真正的大家。 ”他们坚持“以戏带人” ,不断推出《红楼梦》等经典的“青春版” 。
◆以人带戏:前辈艺术家传授技艺
2015年1月开始的纪念周信芳诞辰120周年活动中,麒派当今领军人陈少云先生奉献了精彩演出。但放眼全国,麒派传承仍后继乏人。现在能传授麒派艺术的老师全国所剩无几,且都年事已高。80多岁的张信忠老师还在口传心授,令人钦佩。
可喜的是,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广局联合主办的京剧麒派研习班近年来也在稳步推进,郭毅、于辉、鲁肃等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脱颖而出,近两年依托上海市文艺人才基金和上海戏曲艺术基金的资助,上海市文联、上海市剧协“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等项目的推出,也使上海各剧种的青年人才获得了更多学习与演出的机会。
以上海昆剧团来看,全国7个国有昆曲院团,能形成三代人5个班如此健全的人才梯队并同时登台演出的,只有上昆一家。这两年,通过机制和经典剧目来确立“以人带戏” ,昆团设立了“艺术指导责任制”和“艺术总监责任制” 。今年上海昆剧团对外发布的“学馆制” ,以“活态传承”为理念, 70位学员通过三年系统学习,将实现传承100出经典折子戏、 6台传统大戏的教学目标。
◆个体破题:剧种与角儿的传承自觉
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上海京剧院老生演员王珮瑜在天蟾逸夫舞台以每月一戏的速度连续推出10台传统骨子老戏,可视为另一种传承的探索。这10台老戏中,既有近年来几乎绝迹于舞台的《朱砂痣》 《芦花河》 ,也有她多年未演的代表作《琼林宴》《击鼓骂曹》等,以唱功见长的王珮瑜对老生武戏做出全新的尝试和自我挑战。同样,上海京剧院的另一位老生演员蓝天也在2014年举办了持续一年的专场演出,以定时定点的方式分别上演了《群借华》 《上天台·打金砖》《定军山·阳平关》三台大戏以及一台小剧场演出。严庆谷等优秀演员也正策划在京剧的传承上有所建树。王珮瑜和蓝天横跨一年的专场演出,以“倒逼”的方式提前大半年就对外宣传,以促进他们在传统戏的继承上主动地“寻师访友” 。
2015年5月,上海昆剧团吴双获得了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参评剧目《川上吟》根据桂剧《七步吟》移植而来,由上昆为净行的他量身打造。吴双在《川上吟》中显示出对角色的创造意识,他撰文道:“传统的程式化表演是在勾栏瓦舍等小舞台上渐而形成的以‘中和’为美的形态化表演方式,面对如今观演距离放大的新式大剧院,如何释放它的感染力? ”他积极在曲式唱腔、身段服饰的意态上去寻找舞台实践的答案。
◆老戏新编:历史新编戏寻找突围
在此次调查中,从传统老戏入手寻找新的解读方式也是近年来剧目创新的一个现象。上海昆剧团根据传统老戏《铁冠图》整理改编而成的《景阳钟》 ,在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上与全国24台剧目的激烈角逐中名列剧目、表演两大奖项的榜首,并在2014年年初,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 《景阳钟》是近两年上海戏曲老戏新编的典型,从首演之初就受到了很多关注,虽褒贬不一,但其创作与努力的方向,对戏曲未来的发展尝试以及对老戏所做的新探索、新解读都是有益的。
◆寻求“主题演出”与“表现拓展”
今年5月,上海京剧院建院60周年系列活动中,名为“原创之魂”的演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杨东虎、董洪松、陈圣杰、高红梅、王维佳等一批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接过经典版《曹操与杨修》接力棒,表现出色。这部创排于20多年前的上京新编力作再一次震撼人心,得益于原版“曹操”扮演者尚长荣对经典传承的使命与责任,他为几位青年主演说了整整一年的戏。青春版《曹操与杨修》与《红梅阁》 《成败萧何》 《情殇钟楼》三部原创剧目齐齐亮相,主推“原创” ,既磨炼了队伍,也显示出与当下观众审美主动对接的文化自觉。
越剧《甄嬛》除了在“以戏带人”方面获得口碑外,对于剧本的策划与打造则代表了另一种创新思维。最后呈现在舞台上的《甄嬛》并没有用小说和电视剧的热门桥段硬作贴合,而让人性开掘高于“宫斗” ,并植入多个流派唱腔,打造出影视创作所不具备的戏曲的先天优势。
原因与分析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在“序言”中写道:“强调文化互动和文化创造力对滋养和革新文化表现形式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它们也会增强那些为社会整体进步而参与文化发展的人们所发挥的作用。 ”我们从世界文化保护的公约精神中领略到, “保护”不是“还原” ,而是倡导在“保护”下的“创新”自觉、发展的作用。
综上,课题组归纳了业内意识的六大“不足” 。
◆对戏曲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不足
调研组在“中青年剧种传承人”专题调研会上,听到了与会者同样的心声:他们似乎已到可以自创流派的年龄和艺龄,但现在没有大量的舞台实践与剧目的锻造,在整个院团和剧种里似乎难以发力或有所建树, “有戏演”已感到幸运。2013年11月由上海市剧协推出的“海上艺谭·纵论中青年戏剧家——史依弘表演艺术研讨会”上,史依弘感叹道: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很幸运了,遇到了非常多的好老师,是看着京昆前辈老师过来的。我就是要排好戏,要有代表剧目。好的传统戏为什么留到今天?因为它是经典,因为它是几代艺术家一代代把它流传下来的,而我们今天排出一个新戏可能把它传承下去吗?如果不能传承下去,我们今天排新戏有意义吗?现在有的新戏排出来后,除了得了金奖之类的,以后大家还会记得吗?到底全国有多少出新戏排出来之后有唱段是可以流传的? ”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探讨争鸣,观照一线演艺人才的心灵成长,为他们引领传承与创新的精神指向。
◆戏曲后备力量与“代际转换”危机意识不足
近年来,先后有戏校和剧团共同委培的学生毕业。2013年,上海沪剧院委培的毕业班集体进团工作,院里专门为他们成立了青年团。2014年,上海昆剧的第五代传人“昆五班”也结束学业进入上海昆剧团。2014年元月,上海戏剧学院越剧本科生班第一次尝试在剧场公开“期末考试” ,这20位学生,也是越剧历史上第一批本科生;而成立7年的上海青年京昆剧团举行了连续两天四场的年度汇报演出……据课题组统计,沪上戏曲院团由上海戏剧学院委培的几个班集中毕业,这批戏曲青年学子均具备了本科的学历,体现了上海独特的戏曲教育资源与人才培育意识。但是,当舞台被观众需求的“40后”“50后”艺术家与“60后”“70后”中生代占领,走出校园的“90后”们是否能够成为一线的戏曲人才,而非跑龙套的“后备力量” ,还需传承的磨练和舞台通道的打通。
“整个行业必须意识到代际转换的危机。 ”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表示。在课题组召开的“剧种传承人中青年演员代表”调研会上,黎安、吴双、朱俭、邢娜等也表达出同样的忧虑。30多岁的青年演员以传承和一般市场演出为主,还在“邯郸学步” 。罗怀臻强调: “没有艺术地位和影响力的确立,就不能带动一个时代的艺术产生,自觉建立起一个文化系统。在老一辈艺术家功成名就的年龄,他们还被当作孩子和新人,即是最大的危机。 ”
◆对“技”与“艺” 、 “形”与“神”的关系理解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对于戏曲的传承仍存在一个误区:重心更倾向于技艺、技术和技巧的继承。纵观如今很多传统戏及新编作品,灯光、服装、舞美、造型,一切的外在形式都堪称完美,但唯独剧作本身经不起推敲;而青年演员四功五法的基础虽打得扎实,但人物塑造却始终流于肤浅的表面。戏曲艺术首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包括传统美德、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审美判断等,这才是传承的主脉。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深厚的内容积淀,技术外壳的形似只能传递“传承”的一部分。
在当下戏曲教育与实践的意识层面,与业界专家对于当下戏曲传承与发展提出的要求,显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对演员之外的戏曲人才培养及储备意识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上海剧协以主办或协办的身份已经开设过不少戏剧类人才的培训班,网罗了上海各大戏曲院团的幕后青年人才,也挖掘了一批有潜力、有创作欲望的年轻人。但从时间和规模来看,是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上海戏曲发展需求的。如何进一步扩大幕后人才的培养力度?如何行之有效地将培养与具体的传承和创新实践相结合?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对戏曲文化生态修复与发展的意识不足
2005年,上海沪剧院院长长茅善玉筹备招收第六届沪剧班时,遭遇第五届一样的生源窘境,只能把视野延伸在外地。28名学生中,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籍9名,外地生源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于是,这一批2006级的学生,教上海话就用了足足一年。而作为上海本地剧种的沪剧的未来,正是要靠他们来传承发展。
从戏曲教育的角度看,没了方言和地域文化浇灌为基础的学习,必然缺少了对于传统和历史的敬畏之心,而从观众角度来看,没了对方言的认知和了解,也必然缺少对于剧种本体的文化认同。
上海沪剧院经历了招生之难后,把眼光放在了刚步入学堂的娃娃身上,通过开办“沪语训练营”依托方言教学培养小观众对沪剧的兴趣。训练营开班以来,先后有5000多名学员走进训练营课堂。茅善玉说:“一个剧种要发展,首先得有人。有演戏的人,也要有看戏的人。20年后,他们才是沪剧的主力观众。 ”
◆传播滞后导致受众对戏曲作品认知度不足
这几年,上海的戏曲院团虽然都陆续开通了微博、微信,也尝试着用会员制、优惠制等各种方式扩大整体影响力,但尚未呈现主动状态,包括尚未对市场嗅觉判断和对观众欣赏诉求判断敏锐和准确度地把握。
而从院团、观众和市场角度来看,几十年前,这三者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频繁的互动,任何一方的变动都能激起另外两方的反应和作为。但如今,市场的萎缩、观众的更迭对于院团在传承与创新上的尝试来说都缺了相当的认知和反应速度,并没有构成院团对自身运营的参照要件。
文化软实力影响着城市及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上海要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应当为各类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营造更有活力的环境,更应当为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有力的支持。中华民族的、上海本土的文化艺术都深深根植于此,上海有基础有条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和经典戏曲的弘扬之地,使之在这片沃土上发展得更加成功、更加精彩。
(史学东 上海市剧协理论研究室主任)
(本文为上海市剧协推出的《上海戏曲传承与发展状态报告》摘编,题目为编者所拟)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