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三种文化形象与北京题材影视剧生产
作者:张慧瑜  来源:中国艺术报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北京日益成为全球知名的国际化大都市。这30年来,北京已经从社会主义革命之都、工业之都,发展转型为后工业时代的消费之都、文化之都。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电影、电视剧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成为塑造北京文化形象的重要媒介。关于北京的文化符号主要有三个:一是老北京,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与文化;二是革命北京,主要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北京的历史;三是当代北京的都市文化,以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为背景。这些北京形象在不同时代的流行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心理。在此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反思新时期以来关于北京的城市文化符号建构的过程,为北京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提供历史和文化依据。

  “老北京”的历史记忆

  新中国成立之后,上世纪50年代初期有以老舍的作品为底本改编的电影《我这一辈子》 《龙须沟》 《方珍珠》等,讲述旧北京、旧社会的小警察、老百姓和民间艺人的悲惨命运,以凸显新中国、新北京带来的巨大变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反思革命、走向现代化成为主旋律,“老北京”“城南北京”的形象开始从被革命历史压抑的叙述中钩沉出来。

  1982年第四代导演吴贻弓拍摄了电影《城南旧事》 ,以小女孩英子的眼光叙述了一个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北京故事。电影中没有大历史,也没有大事件,只是用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睛来追忆那些童年琐事,这些琐事就是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胡同里的人和事。同时期,老舍的经典作品也被拍摄成电影《骆驼祥子》 《茶馆》和电视剧《四世同堂》等,这些老北京、胡同北京的“京味”故事被不断地追溯为北京的“前世” 。除此之外,老北京又变身为民国北京,这是一个没落八旗子弟的北京,是一个充满了古玩、字画等传统文化气息的北京,如根据作家邓友梅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那五》 。

  这些北京胡同、四合院空间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最为典型的北京故事,如电视剧《渴望》 《皇城根下》等都讲述了当代北京普通百姓的人间悲喜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另外两种北京故事则是商家大户、帝王将相的故事,这突出体现在两类电视剧上,一类是民国北京的商战剧,如《琉璃厂传奇》 《大宅门》《大栅栏》 《人生几度秋凉》 《五月槐花香》等;第二类则是帝王戏,如《慈禧西行》 《雍正王朝》 《日落紫禁城》 《康熙王朝》 《乾隆王朝》等。这些故事中的北京被展示为家族企业、帝王争霸的大舞台,也把北京想象为经济与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空间。这既与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企业家成为社会成功人士有关,又与皇城作为权力象征的位置有关。

  北京顽主与红色怀旧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以古玩、字画、天桥艺人等为代表民俗北京和皇城故事,分别象征着两种北京的城市空间,一部分是城南的胡同北京,住着贫苦百姓或没落的八旗子弟,另一部分则是以紫禁城为中心的帝都,是专制权力和伟大帝国的象征。与胡同和皇城不同, 20世纪80年代末期因王朔文学的流行而浮现出来一种新的北京形象,这就是顽主的北京以及顽主记忆里的革命北京、红色北京。

  王朔笔下的顽主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顽主作为成长于“文革”后期的红小兵,他们没能赶上父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豪情,就连兄长们上山下乡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插队历史也没有自己的份,他们只有在无尽的懊恼和向往中把自己“镶嵌”于想象的革命大戏里,“戏仿”成为顽主们扮演革命者或革命后裔的文化路径。在顽主身上既有旧时代的影子,又有新时代的精神。正是这种居间位置,使得顽主既可以春风得意,又可以嘲讽一切。这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王朔的两位精神传承人姜文和冯小刚所扮演的角色。

  在姜文改编自王朔《动物凶猛》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们尽情宣泄着青春力比多的虚妄,他们在“彩色”的怀旧之梦中扮演或搬演着革命经典场景。这种红色青春故事的意义在于用青春的理想、无知和莽撞来把中国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书写为去政治化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种红色青春剧也是红色文化与青春消费结合的产物。

  如果说姜文在历史故事中重述顽主无法完满的革命理想与欲望,那么冯小刚所塑造的则是顽主的另一幅“嘴脸” ,一个生活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当代人。十年之后,冯小刚的贺岁片《甲方乙方》变换“好梦一日游”的名头继续帮助人们实现梦想。

  青春北京的幻灭感

  顽主式的北京和历史怀旧之后,出现的是新一代年轻人的北京故事。与青春偶像剧和第六代电影中个人反叛社会的故事不同,电视剧《奋斗》 《我的青春谁做主》讲述的则是都市青年人、北漂在职场北京奋斗、拼搏的故事。2012年出现了三部与《奋斗》不同的青春剧《北京爱情故事》 《浮沉》和《北京青年》 ,这些剧开始把在外企或市场经济大潮中自由竞争的故事讲述为负面的职场腹黑术。

  2012年热播的青春剧《北京爱情故事》中,农家子弟石小猛大学毕业之后面对北京这个“欲望之都” ,却“清醒地”知道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奋斗都不可能与同窗好友“高富帅”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连入场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已经变成了与狼共舞的资本战场。

  2012年赵宝刚执导的电视剧《北京青年》中拥有公务员、医生、海归和富二代身份的兄弟四人要一起离开北京“重走一回青春” 。如果说这种开着JEEP车到异地搞生存体验的自驾游略显奢侈,那么这些“80后”的逃离本身说明中产梦的幻灭。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着这样三种古老北京、革命北京和现代北京的文化符号,生产了大量影视剧精品,这些不同的历史叙述空间塑造出不同的北京文化形象。与这样三个北京形象相匹配,近些年的北京都市空间也呈现为这样三重性,一是以前门为代表的城南北京,二是以首都钢铁厂遗址公园、 798当代艺术创意区为代表的工业北京、生产北京的形象,三是以鸟巢、水立方为代表的新型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如何整合这样三种北京的文化符号,进一步体现新北京的历史与未来,是推动影视剧创作在内的文化生产者必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