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刚出版不久的《刘曾复说戏剧本集》 ,爱不释手。看到书前面刘曾复先生的一幅幅照片,仿佛老人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面前。
刘曾复先生虽是我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但他对京剧艺术的研究也极为精到。他生前录有说戏录音磁带共百余出,这些说戏录音及其唱词有独特的历史性贡献,对于京剧史的研究也颇有学术价值,这本《刘曾复说戏剧本集》除了收录有《桑园会》《武家坡》 《洪洋洞》 《定军山》 《乌盆记》 《打渔杀家》 《二进宫》等现今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外,还详细存留了诸如《焚烟墩》 《江东桥》《山海关》 《飞叉阵》 《平五路》等冷戏的本子,辅之以说戏录音,想来,对这些戏重现舞台亦有所帮助。还有一点,刘曾复先生的唱词有三个显著特点:其一,是主要内容全靠他的记忆;二是全部来源于“场上之曲” ,即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演过的,得自于活跃在北京舞台上的著名演员的“实授” ;三是这些演员,如王荣山、钱金福等,都隶属于杨小楼、余叔岩这一体系,所谓“传授”出于近枝,自成谱系。
我从小学习京剧艺术,但从未站在刘曾复先生的高度解读过京剧。我以为所谓的学戏、研究,就是唱腔、吐字发声、身段把子,如此而已。但他大鹏揽雀,鸟瞰群芳,使我感受到京剧比我想象的壮美得多。
先生曾说:京剧是一种艺术活动,它需要演员的表演,也需要观众的参与。观众的参与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演员从舞台上传达的“信息”要经得起观众赏玩、理解、想象,即经过了观众的“具体化” ,“信息”的意义才能释放出来,才成为“艺术作品” 。京剧艺术实际上是演员与观众的对话、观众与观众的对话。即便被誉为“国剧宗师”的杨小楼已经故去七十余年了,作为表演的“主体” ——演员,已经不在了,也无法与观众“对话”了,但至今仍能看见很多行家或戏迷在兴奋、传神,甚至手舞足蹈地回味着“杨派”艺术。这些行家以解读杨小楼为最高精神享受,可见,杨小楼的艺术魅力不但没有随他同归道山,反而更加令人心驰神往、魂牵梦绕。
当然,刘曾复先生的研究成果远不止于此。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的确,先生凭借学养、才智、操守等等这些“戏外功夫” ,格物致知。但即便是这般学识,熟悉他的人都了解,多少年来他一贯谨慎、谦恭,较少公开发表学术观点,缄口慎言。纪念他的最好方式是把先生对京剧艺术的研究方法进行推广;将京剧的“艺术思想”发扬光大;对“杨梅余”体系、对京剧的本体进一步地理解与研究,让激情表演回复到蕴藉雅静。京剧艺术体现的是我们民族的修养,以及中国人对艺术的理解。传承京剧艺术,传承的不仅是唱腔、身段,更不是附着于西方表演理论上的东西,而是以这种艺术形式表达中国人的独特审美。
先生走后,大家经常聚首,下意识地用他的语气大段复述他的学术思想、逸闻趣事、经典笑话。这种语气大家都倍感亲切。相信,随着中国人文化素养的提高,如何维系中国的传统艺术与文化,将很快摆到我们整个民族的议事日程上来。作为中国人,应该保有一种基本的文化因素与独立精神,不管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与生活,深厚的文化素养都会带来更多的联想与启示,这种修养让人不肤浅、不浮躁,也会更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