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蒙古舞
——评第四届中国蒙古舞大赛暨第四届电视舞蹈大赛
栏目:观察
作者:文/王景志 图/张放  来源:中国艺术报

独舞《乌梁海姑娘》(内蒙古艺术学院)

群舞《蒙古包之赞》(青海省德令哈市汗青格勒艺术团)

  中国蒙古舞大赛是蒙古族舞蹈最高级别的专业舞蹈赛事。由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内蒙古自治区舞协、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大型节目活动中心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蒙古舞大赛,于日前在呼和浩特举办。

  大赛期间,来自北京、新疆、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各地40多个专业艺术院团和乌兰牧骑2000多名舞蹈工作者参加了角逐。这些经过初赛脱颖而出的近百个作品,有的以既广且深的民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再现了猎猎草原风、悠悠时代情;有的通过热情奔放或端庄蕴藉的形象,描绘出草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的以蕴蓄着力与美的气概,铺陈渲染出马背民族高蹈胸怀的豪迈进取……俄罗斯批评家别林斯基曾经说过:“诗人永远是自己民族精神的代表,以自己民族的眼睛观察事物并按下她的印记。越是有天才的诗人,他的作品越普遍,而越是普遍的作品就越是民族性的、独创的。 ”艺术总是相通的,当我们以期许的眼光观看一些在民族化基础上更加侧重地域性表现的原创舞蹈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两句话。它不仅反映了草原文化的厚积薄发和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显现出舞蹈家对家乡草原的款款深情。

  此次大赛中,不少作品都可圈可点。简言之, 《舞动的琴弦》通过琴声与心声的共鸣互振,讴歌蒙古男儿高蹈胸怀的伟力之美、阳刚之气; 《汗沁·贝勒格》 (舞袖)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袖子进行了延伸,舞动出有如“长袖善舞”般高贵典雅的气质; 《戍边的鹰》通过军旅题材与民族元素的融合,体现出戍边战士像鹰隼那样俯瞰着草原与捍卫国家领土的责任与担当; 《舞胡杨》借胡杨的根在泥土中扎得越深而越千年不倒、不死、不朽的寓意托物喻人; 《敖包情缘》通过一位远离草原多年的老者遥祭敖包的心灵寄托,再现了游子思乡之情; 《科尔沁姑娘》将素有“蒙古族刺绣之乡”美誉的科尔沁地区的姑娘的心灵手巧和浪漫情怀展现出来,营造了一种诗化的意境,给人以神舒意畅之感。其他如《巴艺思勒》 (欢乐的姑娘) 、 《布吉格勒耶》(跳吧)等,同样各以独出机杼的表现手法,将人物心灵的美与草原新的变化熔铸在一起,给人以风格不同却异曲同工的审美愉悦。与此同时,我们也关注到某些作品选材立意与表现手法显得陈旧,缺少“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个性化创新。

  在本届大赛中,涌现出一批带有一定情节性或叙事性的单、双、三人舞蹈。相对而言, 《情系绿草地》 《奶茶飘香》 《乌梁海姑娘》 《我的牧场》表现得较为突出。毋庸置疑,这种尝试性的实践值得肯定。但就本届大赛所见,真正达到形神兼备的还不多,有些作品显得内容空泛、技法平庸。冷静思之,这是一种艺术功力和技术含量相当高的表现形式,没有长期“渐悟”之功,难有瞬间“顿悟”之效,建议还是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为好。借此说明两点:一是舞蹈创作一定要遵循其自身的艺术规律,一个限定在5分钟左右的舞蹈,不可能做到娓娓道来的陈述和繁复曲折的描述,所以应当尽量避免因内容过于杂多、语汇过于堆砌,致使观众不知其所以然,引起审美疲劳。二是舞蹈毕竟是一门长于抒情、难以叙事的艺术,一定要为自己创作的舞蹈起一个既有文化品位又一目了然的名称,否则会让观众尚未猜出其究竟,表演已经结束,使艺术感染力受到影响。有位蒙古语言学家指出:蒙古舞是我们内蒙古的一张名片,既然跳的是蒙古舞,用本民族文字起个名称无可厚非,但名称不是贴标签,不能词不达意,尤其要注意在蒙古语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无误,否则会因一字之差而谬以千里。由是想到古代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和“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两句话,古人对一首好诗的凝字炼意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届大赛为了更加注重广泛性、普及性和面向基层,特别为旗县乌兰牧骑增设了组别。这些由乌兰牧骑队员自编自演的作品之所以受到观众的青睐,恰是他们常年工作在基层,对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现实生活、习俗民风和农牧民群众审美习惯更加熟悉的结果。其中的一些获奖作品,即便与其他组别相比,也毫不逊色。推而言之,在当前艺术创作心态浮躁、舞蹈品种鱼龙混杂的情况下,乌兰牧骑队员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草原、森林、戈壁,立足服务于基层的奉献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由此引申,判断一个舞蹈作品是否成功,是否具有价值,不能只以争金夺银定于一尊,最好的检验标准应当是那些需要艺术的广大人民群众。如果我们的舞蹈家在创作心态和价值取向上,都能够像乌兰牧骑队员那样,不以牺牲自己的生活感受、牺牲自己的艺术真诚为代价,不是一窝蜂地向某种时兴的样式、手法看齐,能够遵循艺术美的原则与规律,自觉地向民族审美意识靠拢,用一颗感恩的心创作舞蹈,回报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和人民,那么,我们的民族舞蹈在竭力寻找自己的根基、召回自己民族灵魂的同时,力图将现代观念和自己的民族意识之流接通,何愁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雅俗共赏的作品?

  与此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一些在原生态舞蹈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或者适合舞蹈表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例如《岱日查》 (说书人) 、 《萨吾尔登》 《贝依勒格》 《陶里雅特博克》 (巴尔虎摔跤) 、 《心中的乌力格尔》 《杨西格》《熟皮》 《抢枢》 《夏嘎》 (羊骨拐)等。这些散发着草原泥土芳香,体现民族本真的舞蹈,不仅韵味醇厚地展示了往昔岁月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俗风情,亦在其活态性、变异性的表演中,体现了蒙古族舞蹈资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舞蹈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远远超出其数量和质量的界限。

  此外,来自其他兄弟省区的参赛作品,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同样以和而不同的异域风情抒发着他们向往草原的情结,尽显蒙古舞各美其美的风采,为内蒙古舞者在创作思路和编排手法上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启示。

  大赛期间,主办方召开了“第四届蒙古舞论坛” ,与会专家学者就当代蒙古族舞蹈的现状与走向、创业与守业、继承与发展、生活与艺术、学养与修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论坛上,内蒙古自治区文联主席巴特尔、副主席吴迎春与大家共同寄语:希望来自各地的舞蹈家们,以开阔的视野广收四海之长,以求索的精神发掘民族文化,以新颖独特的“美之本体”在中华舞苑中更加显现出当代蒙古舞各美其美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