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五北京青年戏剧节,七个国家的二十二部作品轮番登场——
“一切可能都会从这里生发”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张婷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三个悲剧女性》来自巴西,演员们的表演极富激情

来自波兰的《狂人与修女》舞台简约,完全靠演员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进行呈现

瑞士作品《舞台假日》中,幽默感十足的互动环节

  或许是因为象征勇往直前地跃动与奔跑,“马”的形象总是出现在各种活动的Logo上。今年秋天,小马依旧很忙!——刚刚送走“中法文化之春”上那匹红白蓝相间的,同样呆萌无比的“斑马”又赶来了——9月8日至26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剧协和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承办的2015北京青年戏剧节中,来自全世界7个国家和地区的22部风格迥异的作品,在北京6个剧场和艺术空间有近百场的演出。

  第八次跟京城观众见面的“小斑马” ,今年还多了一对翅膀,变成了“飞翔的小斑马” 。历经7年, 317部戏, 150多位戏剧家参与,其中有16个国家的66部外国作品……开幕式巨幅海报上的绿色斑马尽显马赛克风格,仔细一看,正是由青戏节历年演出剧目的海报拼贴而成。“这样的设计代表了对所有参加过青戏节的年轻戏剧人的想念和厚望,也契合了今年的主题——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青戏节组委会的执行总监郭琪说。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则特意穿着青戏节五周年时做的T恤衫赶到开幕式现场,他说:“作为一个青戏节的老朋友,我一直留着这件衣服,你看胸口的地方还印了一个‘逗号’ ,这就是青年的感觉,永远没有句号,一直往下写、一直往下演、一直坚持梦想。梦想是什么呢?是‘奔跑’ ,是‘飞翔’ ,是爱得浓烈,是不怕贫穷……”讲到这里,他还不忘调侃一下身旁的青戏节艺术总监孟京辉,“哪怕贫穷到请不起主持人,要艺术总监来兼职,也要把世界各地的好戏都邀请来,因为在青戏节,一切新的可能都会从这里生发。 ”

  声光电齐上阵的古希腊悲剧

  担纲此次开幕戏的,是来自巴西的《三个悲剧女性》 。有关这部作品,导演葛维勒尔莫·勒末说:“我想借由‘美狄亚’‘厄勒克特拉’‘安提戈涅’三位经典的女性形象,重新探讨悲剧,以及古典作品在当今的意义,因此在创作中,我还将演员的表演和现场音乐演奏、美术以及视频影像相结合。希望大家在观看的时候保持足够的安静,因为它是一部关于灵魂的作品。 ”之后的演出证明,导演的要求并非小题大做。全剧开篇,舞台后方的屏幕以深蓝中套着浅蓝的色块作为背景,诠释“安提戈涅”的女演员坐在电子琴前,双手悬空仿佛要开始演奏——但剧场中不时有人走动,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她就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姿态,直到完全安静,才一边重复弹奏着几个简单的和弦,一边从喉咙底部发出低沉的悲鸣。巴西戏剧很少在国内演出,而其中的音乐都让人难忘。去年的《喀布尔安魂曲》中使用了多种阿富汗民族乐器,此番《三个悲剧女性》 ,更将音乐元素贯穿始终,弹拨弓弦模拟尖利刺耳的鸟鸣,男女主角轮流敲击定音鼓将内心节奏外化,甚至是在表演中加入长时间的哀嚎或是嘶吼,极致却丝毫不觉突兀。

  随着背景由蓝转紫,再由紫变为重复播放的黑白影像,三个段落也根据女性衣着的不同质地,让观众从视觉上更为直观地感知角色。“安提戈涅”包裹在浅灰色丝绸衣裙之下,“这里有一半神圣的喜悦,还有一半是提线木偶的苦恼” ,她的坚定之中,透出深深无奈和悲壮;“厄勒克特拉”穿着白布裙,白色代表悲伤,“柔弱的鸟儿不会复仇,但会变成毒蛇” ,厚实的布料则喻义她复仇的决心;“美狄亚”一身黑色丝绒,“我的戏是一出闹剧,你们为什么不笑? !我的故事,于你是一份嘲弄,于我是一声嗟叹” ,德国剧作家海纳·穆勒诗般的文字,再加上演员以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语调,完成大悲大喜的情绪转换,有时甚至会让人感觉是在欣赏一出歌剧。“我们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时间,和既定的空间,因此看这部作品的时候,观众可以抛开一切,单纯地去感受角色。 ”葛维勒尔莫·勒末说:“你可以认为这些女性身处古希腊,也可能是在一间画廊,或是在电影的场景中。当然无论在哪里,在什么时候,经典的故事都无法被遗忘,它们永远是当代戏剧创作的基础。 ”

  自由纠结且美

  如果说《三个悲剧女性》让观众领略古老经典的“新”解读,那随后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演出的《异形三姐妹》 ,则透过全新的创作,使人看到青年戏剧人的活力。此“三姐妹” ,与契诃夫的名篇《三姐妹》毫无关联,它以独特到诡异的视角,阐释天赋各异的新生命如何不得不走进既定世界的故事。1985年出生的导演藤田贵大, 2012年时就凭借《回家的信号,久等的餐桌,那儿,一定,下盐的世界》一作,获得第56届岸田国士戏剧奖。此后,他又与音乐家大谷能生、漫画家今日真知子、和歌诗人穗村弘、书籍设计师名久井直子等人进行不同类型的跨界合作。

  “去年在意大利巡演时,见到了一片仿佛是彻底枯竭的广袤风景。所有的一切,都了无生气。这让我突然觉得,也许有的时候,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才是不自然的。 ”藤田贵大说,他在《异形三姐妹》中运用自己熟悉的创作方法,将不同时空、不同情绪、不同意象进行切换,打碎人们惯常使用的语言再重新组合,以至于当那些重复的片段和台词不断循环时,给观众带来了全然不同的认知。演后谈的时候,有观众提出看这部作品,会让人想起动画大师金敏的《红辣椒》 ,藤田贵大说他的确很喜欢金敏,而另一位他所钟爱的艺术家,是执导过《月升王国》《布达佩斯大饭店》等电影的鬼才导演韦斯·安德森。

  今年京城的戏剧舞台上,“波兰”无疑是个重要的关键词。而《伐木》 《先人祭》这样的“鸿篇巨制”过后,大家将在青戏节看到的,则是极富创新精神的波兰当代舞蹈剧场—— 《狂人与修女》 。作品首演于2012年,根据波兰剧作家维特凯维奇的原著改编,讲述一对被困于疯人院与修道院的兄妹与社会和命运的抗争。这部剧没有台词——观众不用再担心,一直盯着字幕会错过演员精细的表演了,“我编舞的兴趣和灵感都跟绘画有关,沿着这条路,我发现了维特凯维奇,他是个画家,同时也是作家和剧作者。在我看来,他一直贯彻的美学原则是‘简约即美’ ,因此我摒弃台词,舞台布景也尽可能少,一切都靠演员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呈现。 ”导演扬采克·克拉夫赤克说:“ 《疯子和修女》有关自由,一个是作为社会中的人,你的自由;另一个方面是,作为艺术家,艺术的自由。故事中,既是疯子也是诗人的‘他’ ,与对他极其重要的修女‘她’ ,会演绎这样既纠结又优美的‘自由’ 。 ”

  有新朋,也不缺“老相识”

  青戏节的“资深”观众应该对瑞士导演马丁·希克还有印象, 2012年他带来的《常识游戏》乐翻了全场。演员们不仅在现场把暖壶、救生圈、糖果、手擀面甚至水龙头分发给观众,之后穿着跟大家借来的裙子、裤子、鞋子念了几段经典戏剧中的段落,还当场拍卖起《常识游戏》的演出版权。这次的《舞台假日》中,依然不乏幽默感十足的互动环节,打破“观”和“演”的界限。在马丁·希克看来,作品要探讨“流行”这个概念,取名“舞台假日”也正是为了呼应在欧洲最流行的演出《冰上假日》 。“奢华的时代并没有终结,它只是属于更少的人了。全球竞争日益加剧,我们每个人都以小小的生命个体生活着,成功的空间比从前更少了。赞助、艺术家安置、艺术工业化等问题,让艺术跟工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那究竟什么能流行起来呢?或者说,‘流行’本身是否也值得怀疑?我希望和观众一同思考这些问题。 ”马丁·希克说。

  来自法国的《自由站》 ,灵感源于巴黎地铁站中穿梭而行的人群。导演朱利安·哲拉斯堪称“学霸” ,1989年出生的他已经取得了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的哲学硕士,以及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中文博士。朱利安19岁就出版了法语短篇小说,之后他开始创作戏剧,还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重新演绎过《西厢记》 。而谈起《自由站》 ,朱利安说:“我曾在巴黎导演一部作品的期间,每天都坐地铁去剧场,路上我会考虑很多人际关系和表达方式的问题。人们更加沉默、孤独,相互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在地铁中很容易看到,好像谁都对周围的人有一种恐惧感。 ”剧中,由中国演员何雨繁和秋晨扮演的男女主人公奥莱斯特和艾路易斯,纵然性格迥异,却打破沉默,走进了对方的世界,“我一直听人们说,法国是最浪漫的国家。对我来讲,真正的浪漫是我们能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做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并且将这件事变成现实。浪漫并不意味着没有痛苦,奥莱斯特和艾路易斯在一起真的能幸福吗?对于这个问题,谁也没有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