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卷本《孟伟哉文集》出版座谈会上,与会专家指出——
他代表了一种正在消失的传统
栏目:名家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孟伟哉身上集合了三重身份:作家、编辑家、文学活动家,正是像他这样融三重身份于一身的同志在这里聚合,成就了人文社。 ”谈起自己心目中的孟伟哉,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如是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原副总编辑何启治的观点与潘凯雄相似,即孟伟哉的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他既是勇敢的革命者、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同时还是成果丰硕的作家、优秀的编辑出版家。

  近日, 10卷本《孟伟哉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举行。文集共400万字,集纳了作者60余年创作的小说、诗歌、理论评论、信函等作品。文集全部作品均由作者生前亲自选定,并逐字校阅;文集不依体裁分卷,而以体裁内容相近成集。第一、二、三卷涵盖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及微型小说,其中包括被称为“我国第一部长篇乌托邦科幻小说”的《访问失踪者》 ;第四、五、六卷为长篇小说《昨天的战争》 ;第七卷《你没有停止呼吸》主要以诗歌为主;第八卷《作家的头脑怎样工作》为理论评论;第九卷《 〈当代〉档案拾遗》为编辑杂陈;第十卷《人在沧海风涛间》为散文,记录了作者的生命轨迹、人生情怀以及对社会人生的审视。

  “伤而未亡,死去活来,我是朝鲜战争的一名幸存者。 ”在《昨天的战争》中,孟伟哉这样写道。 《昨天的战争》是孟伟哉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一笔,整部作品历时35年完成。作为朝鲜战争的亲历者,孟伟哉带着对那些已牺牲的和幸存的战友的深情投入《昨天的战争》的写作。由于朝鲜战争的规模、残酷性和重要性,被某些军事史家认为无异于是中国、朝鲜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狭窄的朝鲜半岛上打了一场“第三次世界大战” 。1974年,在这场战争结束的21年后,孟伟哉开始提笔创作《昨天的战争》。据何启治介绍,孟伟哉在1974年至1978年完成这部长篇的第一、第二部,在2000年的最后两个月完成小说的第三部,在2008年完成了毫不轻松的、认真的修订。从1974年写到2008年,作者从41岁写到了75岁。何启治虽然编辑过众多作家作品,但面对《昨天的战争》这样的写作,他依然由衷地感叹:这是多么耗神费力的浩大工程啊! 《昨天的战争》 “后记”长达8万多字,何启治曾略感惊讶地问过孟伟哉:为什么写这么长?孟伟哉回答, 2000年创作这一部分时他已67岁,身体状况不好,所以想在有生之年对自己的历史、家世,特别是亲历的抗美援朝战争有一个准确、真实的记录,对读者、对自己,都应该算个交代。何启治说,尽管每个人由于经历、素养的不同,对这场战争会有不尽相同的认识,但《昨天的战争》的真实性、感人的力量和认识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 〈当代〉档案拾遗》是《孟伟哉文集》中极具特色的一卷,收入了《当代》编后记30则,包括“ 《当代》编辑部情况交流”在内的《当代》档案一束,还有孟伟哉所写的序言及与众多作家往来的书信,具有极强的史料价值。作为著名的编辑家、文学活动家,孟伟哉对于《当代》的创建功不可没。何启治曾表示,如果不是孟伟哉三番五次地努力, 《当代》杂志虽然会有,但绝不可能早在1979年6月创刊。 “文革”结束后,孟伟哉看到广大读者从文化专制主义的禁锢下解放出来,对文学读物的渴望空前高涨,又看到《诗刊》 《人民文学》 《解放军文艺》等文学刊物纷纷复刊极受欢迎,孟伟哉深感作为国家专业文学出版单位的人文社,极有必要、也有能力创办一份新的大型文学刊物。这期间,《十月》在1978年8月创刊, 《收获》在1979年1月复刊。这些都触动着孟伟哉,他不仅急切地思考着,而且还锲而不舍,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找副总编韦君宜和社长严文井反映情况,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只要保留他现代文学编辑部副主任的职权,只给他一两个助手,不要钱不要办公室,依靠现代部大家的力量,这刊物就一定能办起来。 《当代》成立后,孟伟哉担任主编,为《当代》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在其后的36年中, 《当代》发行量最高时曾达50多万份,还成为刊发作品获茅盾文学奖最多的大型文学期刊。

  从发表的与《当代》相关的档案中,也可以看到孟伟哉作为一位编辑家、文学活动家对于发现新作者、好作品的重视。比如他在给何启治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启治:你推荐了一篇好稿子。明年第一期的头条就是它……我读时流了几次泪。请你将我的祝贺转告两位作者:谢谢他们!……向你敬礼! ”几次流泪,又是致谢又是敬礼,何启治说,孟伟哉发现文学新人时的兴奋和动情溢于言表。

  在潘凯雄、何启治看来,当前出版社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的传统在消解、被颠覆,但人民文学出版社有些传统应该坚守,比如对编辑业务的精益求精、和作者交朋友、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所长、组织文学活动等等。现在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人文社这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优秀传统更值得珍视、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