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天正在江湾慰问抗日将士,表演扑克牌魔术《万众一心》
抗战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无论老少、贵贱、派别、区域,都团结一致,自觉投入到抗战大潮之中,魔术师们也是一样。这里仅记述父亲(作者父亲为著名魔术表演艺术家傅天正)对我讲过的抗战中的几个魔术创作,以说明魔术师们的爱国情怀,并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抗战时期我的家住在重庆,1937年,父亲由重庆到上海,请上海魔术师也是道具制作行家莫悟奇先生,为他的“环球幻术学社”研究定制几件新道具。正赶上“八一三事变” ,惨烈的淞沪会战使父亲深感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决心立即加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他即兴创作了扑克牌魔术《万众一心》 ,亲赴江湾慰问淞沪抗日将士。他展开一副扑克牌,告诉大家:“这里的52张扑克牌花色齐全,代表全国各行各业的民众。 ”他走到观众中间,像翻书页一样拨动牌张,请观众将手指插入牌叠中的任何位置,而观众翻开牌面来看,总是“红心一点” ,无论将士还是百姓,换多少人,都屡试屡灵,为什么会这样?他把整副扑克牌摊开在手掌上,全副牌都变成了“红心一点” 。他说“这就是军民团结、万众一心、中国必胜! ” ,引起将士、百姓的强烈共鸣。
重庆是当时的陪都,各种抗日活动无日不有,父亲日夜奔忙于其中,慰问川军是父亲经常参与的活动。抗战时期,川军将领纷纷请缨抗战,出川作战的军队先后参加了淞沪、太原、徐州等二十余次大的会战,死伤64 . 6万余人,非常英勇。带绳魔术《百折不回》是父亲为川军将士和家属创编的节目。他把诗歌朗诵与魔术表演结合起来,把长长的带绳比喻为万里长城,把带绳上各种各样的断裂比喻为日寇的攻击,把带绳一次次的修复比喻为抗日军民的意志与行动。他动情的讲述和精彩的表演,使得观众非常感动,甚至流下热泪。
“七七”事变后,随着沦陷区的增加,一些杂技魔术团体陆续避难来到重庆,如中华杂技团、中华魔术团、南洋杂技团、万能脚杂技团、麻子红杂技团、河北飞车团等。时任“重庆民间艺术促进会”副主任的父亲热心为同行联络服务,环球幻术学社也成了魔术师们的集聚之处,大家时常在这里切磋技艺,交流情况,寻找演出机会。
1938年10月,在全国文协和剧协的领导下,重庆举办了第一届戏剧节, 500余名文艺工作者、 1000余名业余戏剧爱好者参加了演出活动。除了盛况空前的25支演出队同时出动,街头演出,观众达数十万人之外,各团还在演武厅社交会堂为前方战士征募寒衣进行轮流公演,历时8天。父亲邀请集于大后方的著名魔术家——来自华南新中国魔术团的军旅魔术师阮振南,来自华中武汉万国魔术缺战剧团的马守义,来自东北的魔术研究家刘化影,举办“四大魔王联袂募捐义演” 。他们共同编排了一台宣传抗战的魔术晚会。
1940年棋王谢侠逊与魔王傅天正联袂募捐公演的报道
父亲表演的是《灿烂中华》 ,他一面大声赞颂中国的壮美山河、地大物博,一面信手拈来代表多个地域、丰富物产的各色丝巾。他把五彩丝巾揉在一起,打开变成了一幅光芒四射的中国地图,又从中变出花和国旗,点出“灿烂中华岂容日寇蹂躏”的主题;马守义表演了《巧灭日徽》 《枪毙汉奸》 《国旗飘扬》等节目,他把画有日本国徽的纸页烧毁,从中牵出一串万国旗,又从旗中变出一幅用英文写着“爱好和平的人起来,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斗争”的旗帜;阮振南表演的抗战魔术短剧, 《不忘九一八》 《为死难同胞报仇》改编了“十字绑人桩”“刀箱”“剑椅”等大型魔术,以此来揭露日寇的凶残。比如“剑椅人头”的表演,阴暗的舞台上,一把带扶手的椅子,横架着两把带血的日本军刀,两刀间悬着一颗人头,哀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冤魂讨还血债的情景令人悲愤,催人泪下。这些节目从不同侧面宣传了民族意识,激起要为同胞报仇的抗战精神,引得台上台下群情激奋,踊跃捐赠,传为佳话。
谢侠逊是一位爱国象棋家,曾冒着生命危险,通过象棋义赛形式,在南洋各地侨胞中宣传抗日救亡,劝募捐款,以“弈枰之车马,抒国难之忠愤” 。1941年春,他和父亲一起开始了“魔王、棋王联手为抗战募捐”的行动,表演于西南各地。他们常因地制宜:有时父亲在礼堂舞台上表演“抗战幻术” ,谢先生在室外将操场画成大棋盘,与当地棋手进行真人版棋赛, 32人扮成棋子听从口令“厮杀” ,气势壮观;有时谢先生在大厅中表演《象棋车轮战》 ,同时与百人对弈,或者《蒙目赛》 ,蒙上眼睛同多人对弈;父亲则在外面募捐演出并与等待棋赛结果的观众做互动幻术,预测棋赛结果。巴山蜀水间的市镇小城的人家,常常为看两人的精彩表演,家家人出室空。各界反响热烈,多家报纸都有报道,甚至发出国际新闻电。如川康社特稿,其标题为《谢、傅复出,寇敌必灭! 》 ,写道:“由棋王挽请中国幻术学大家傅润华氏(傅天正)表演抗战幻术,作调剂,双美相并,兴趣徒增。 ”
这次表演中,父亲特地创编了一个劝捐的节目。他展开一幅宣传募捐的漫画,一面演述四川大后方百姓多次开展献金、献衣、献机运动,不管年龄大小、财力多寡、职业身份如何,都争先恐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一面把现场观众捐献的钱钞、戒指、首饰、玩具枪、布娃娃一一放进一只小型捐献箱里,用床帐一盖,箱子竟然变大了许多倍,打开看时,钱钞已经变成了枪支、弹药、罐头、寒衣等军需物品,戒指、首饰排列成了爱心的图案,而玩具娃娃竟然变成了一个真的小孩,手里拿着一面旗子,奶声奶气喊出一句“打倒日本侵略者! ” ,赢得全场激动不已,掌声不断。这个小孩正是1939年出生的我,当时刚刚两岁,棋王非常喜欢我这个抗日小战士,当场收我为义女,取名“秉汉” —— “秉”是其家中孩子名字中的字,“汉”是为纪念“两王”在广汉抗战募捐联合义演的壮举。
父亲在抗战期间的创作还有《胜算在手》 《苏武牧羊》 《魔术师从军记》 《腰斩土肥原》 《聚沙成塔,节储建国》等。这些紧扣抗日救亡主题、别开生面的爱国幻术创作,不光得到观众的回应,也得到了郭沫若、老舍、洪深、冯玉祥等社会名流的赞赏。郭沫若还激动地留下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题辞。
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