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数在电视剧《剧场》中饰演郁珠
由女作家严歌苓执笔创作剧本的电视剧《剧场》 6月10日在北京卫视开播,女演员陈数在剧中饰演一位南方小城的话剧演员郁珠,“看剧本的时候会感觉字里行间都是她(严歌苓) ,我觉得我离她的文字、离她更近了,也更加靠近她笔下所表达的情怀,而这些亲近感带给我更深刻的思考和更复杂的情感。 ”陈数说。
剧中的故事以上世纪80年代初为背景,用陈数的话说,那是一个“后文革”时代,从包括郁珠在内的那一代人身上能看到“文革”造成的伤痛所留下的印记。近日,陈数接受记者采访,虽然时间不长,内容却很丰富,有对剧本、角色的“爱” ,有对“戏中戏”表演的体会,也提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最爱郁珠坦荡的干净”
记者:郁珠这个角色最吸引您的地方在哪里?这次又演严歌苓的作品,跟之前有什么不同?
陈数:演员都有属于自己的直觉,看到剧本文字时有一种当机立断的判断,就像当年遇到《暗算》中的“黄依依” ,我当时看了没两集剧本,就感觉“这个女孩怎么跟我这么像啊! ”会觉得几乎都是在描述自己,当然我肯定不是个数学家,但是你会觉得很多的状况,包括对爱情的追寻等等,都跟自己很像。对于郁珠这个角色,我第一个感受就是“爱” ,不能说郁珠像我,肯定和“黄依依”完全不一样,而这种爱夹杂了很多东西,比方说会有疼爱,甚至会有一些同情,还有热爱,在某些段落当中也有向往。
曾经有人说严歌苓的作品和陈数的表演有一种契合,我想可能就是说两个同样向往独立和自由的女性碰撞到了一起。而对独立和自由的向往一直是吸引我的一个重要主题,无论当年的“黄依依”还是后来的“铁梨花” ,或者今天的“郁珠” ,尽管她们是那么截然不同的角色,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年龄、命运。
记者:郁珠和您一样也是一位演员,对她的人生、命运您可能有更深的体会吧?
陈数:确实,郁珠是我做演员之后,第一次遇到跟自己职业这么接近的角色。而她身上那种坦荡的干净,是我最喜欢的。郁珠对于感情、舞台的纯粹,是真的要走进她、了解她才能感受到。你会发现,因为她的特立独行、清高个性等等,她实在是太容易成为人们攻击的目标了。可是当一切伤害、攻击来临的时候,她又很勇敢,无论是为了保全爱她的人的清白,还是因为自己的个性,她都有勇气道出所有的原委,甚至也坦陈自己有过绝望、有过堕落。我觉得那是人性最真实的剖白,这一点也是严歌苓特别厉害的地方。所以当这种情节出现的时候,无论是我在演,还是在看剧本,都深深地感觉到,其实当一个人真正坦荡、真实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力量,能够让每一个企图伤害她、泼脏水的人有所触动。对我来说,演郁珠是经历了一次对人性理解的极大冲撞。
“剧场就是人性的舞台”
记者:剧场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载体,能表达的内容很多,很多网友反映,看这部戏会让人对人性有一次系统全面的认识,您怎么看?
陈数:剧场的戏很难做得好,但会有很大的创作空间。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就是围绕着一个剧场展开的。这种题材可以让观众看到台前那些最光彩、最完美的大演员们,在舞台后面又有怎样的一种真实。虽然剧中有很多时代印记,无论是语言表达方式还是行为方式,以及适当的造型,比方说我要穿那个时代的衣服、梳大卷发、烫大波浪头、留着“招手停”的刘海等,可是年代感并不是这部剧最终要表达的部分,它的重心在于对人性的演绎。
我特别喜欢一本书叫《人间是剧场》 。这部戏也是在表达一个剧场其实就是人性舞台的概念。各式各样的人性都会在这儿上演,善的、恶的、懦弱的、勇敢的、随众的、清高的、不择手段的、无私付出的、斤斤计较的,也都是可以在这里相互妥协、达成和解的。我觉得这是对人性特别透彻,而且非常理性的洞察。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也是严歌苓一种内心的悲悯,所以看这样深刻的剧本,这种悲悯心其实反而会在今天更加成熟的我的内心生成一个很结实的存在。
“有些作品不能靠演”
记者:您曾说《剧场》是您特别费心力的一部戏,这种费心力体现在哪儿?
陈数:费心力主要是说它不是特别外在的表演,比如有一些戏和角色,是给了演员一些技术空间的。比方说我把音量拉大、把节奏加快,有些技术可以帮助你掀起这场戏的冲突、推进这场戏的紧张程度,从而吸引观众。但是有一些戏不能靠这个,演员“演”的成分要相对减少, 《剧场》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剧场》虽然是一部电视剧,可是剧本的字里行间、戏剧结构,甚至真正意义上的冲突和对观众的吸引,是非常电影化的,它是介于电影和电视剧之间的一种表现方式。从集数、情节量等硬标准上看是应该按照长篇电视剧的规模来操作,但是在表演上,不可以过于电视剧化,过于外在,有些时候要用非常细腻、更加精准、更加内心感的表演方式来表达,否则就会出问题,所以有些难度。
当然对于我来说,去感受那个时代人生的痛苦,去感受伤害之后对爱和希望的一种重新唤起,对于明知不可能的爱情的经历,甚至随着情节的深入,郁珠的一些不幸经历逐渐浮出,我其实就像经历了一次剧中人的痛苦,因为深入,这种“内伤”就会比较重。
记者:“戏中戏”的表演是别的电视剧中很难遇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陈数:我和郁珠职业的相同意味着在剧中“戏中戏”的戏剧部分、纯话剧部分,我是有些经验的,能区分出话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区别,特别是还能区分出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戏剧表演风格上的特殊性。当你面对电影创作、面对电视剧拍摄以及舞台表演的时候,表演的尺度和表演的点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舞台演出中,观众的视线会随着座位的不同而改变,呈现的是一种定焦的状态,镜头是不可以放大的,考虑到剧场观众观看话剧这个最重要的共性,你就必须要放大你的形体,不能过于冗长,很多表演的点随着音色、音量有所调整,肢体上的一些过于生活化的状态也要改变。
这次非常感激《剧场》导演杨文军接受了我的建议,请了一位非常优秀的话剧导演驻组,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给大家排练“戏中戏”部分并参与拍摄。事实上,通过镜头来表演“戏中戏” ,又同在舞台上纯粹表演话剧给大家看的尺度不完全一样。
记者:就目前的收视率统计数据来看, 《剧场》的收视并不是很理想,你会不会特别在意?
陈数:我接这部剧的时候就知道,它不是走收视的戏。不过我认为《剧场》是可以成为“作品”的剧,无论是作为一部剧的“作品”还是作为一个演员表演上的“作品” ,而所有主创选择这部戏,都是朝着这个方向来的。 《剧场》不是快热的一部戏,是渐进式的,有看过的朋友说,从第3集开始就越来越好看。
记者:听说您在拍戏过程中特意叮嘱先生不要来探班?
陈数:这次确实是刻意让他少来。我必须承认,拍每一部戏、遇到每一个角色都希望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对自己很苛刻。在阅读《剧场》的剧本时,我会有很强烈的画面感,有很多空间需要自己去想象,所以我要通过更加安静的方式来进入这个角色。我先生来探班虽然是好事,但如果经常来,我就要在郁珠和陈数之间频繁切换,这样对角色的塑造也会是一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