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一定成为诗人,但你必须是一个公民”
栏目:创作谈
作者:李玉娇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你不一定成为诗人,但你必须是一个公民”

李玉娇(电影《十二公民》编剧、策划,辽宁省检察官文联副秘书长)

  在我国,普通群众对法律的情感链接并不坚韧,如何用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为大家讲解法律、传递法治精神,一直是我思考的课题。电影《十二公民》基本的故事定位是通过讲述一个案件,诠释我国《刑事诉讼法》在2012年修改后更为成熟的司法程序以及对民权的保障。通过男主人公、年轻的检察官陆刚,向广大观众传达我国法治的不断进步和司法机关为了实现公平、正义所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与付出。影片除了必要的娱乐,也尽可能地带给观众“合理怀疑” 、“疑罪从无”等更多的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从文艺创作的角度讲,创作这部作品也是在激发人们介入法律生活的激情和勇气、摒弃仅局限于个人生活的浅薄和无聊方面所进行的一种探索与尝试。

  1957年版的《十二怒汉》探讨的是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2007年俄罗斯版《十二怒汉:大审判》在追求法律正义的同时也意在抚慰民族伤痕。2014年中国版《十二怒汉》 —— 《十二公民》 ,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故事,用公平与正义来增强人们对法制建设的信心。面对中国不同于西方的法律体系, 《十二怒汉》将在中国如何呈现,显然是我们创作中的一个难题,我们保留了原著“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内核,在法治、公平与正义越来越突出地成为当下中国重要议题的社会背景下,力图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12个普通人,来参与一场虚拟的法庭审判,借由《十二公民》这部电影拉近民众与法律的距离。

  改编不是照搬,而是再创作,原作是真实的法庭,而我们则大胆设置了一场虚拟的法庭审判。12位普通民众,他们以前素不相识,以后可能也没有什么打交道的机会,为了一桩杀人案,他们坐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名叫“陪审团”的组织,要决定另外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他是有罪还是无罪,是活着还是死亡。他们本来不懂法律,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从事不同的职业,有自身更关心的利益,有不同的人生经验,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他们将如何面对这场审判呢?模拟陪审团的辩论是一个十分艰难而又复杂的过程,是一起以法律和事实说服公共舆论的生动案例。代表正义的陆刚做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同时,这又是一场严肃的拷问,审判别人的同时也在审判自己。论辩的紧张、交锋的激烈,恰好说明他们在郑重其事地担当着维护法律公正的角色,他们虽然以前各有其事,但现在不再为了自己的事而随大流;他们开始认真对待而不是应付差事;他们需要说服别人和被别人所说服,而不是草率做出决定……这就是我们每个公民需要担当的法律角色。电影深刻地告诉我们: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不能仅凭感情,不能屈服于社会舆论的压力,而必须有确凿的证据,任何时候都不能被社会舆论绑架。当没有充分证据证明一个人有罪时,就应当“疑罪从无” 。这是依法保护公民权益的有效措施。

  俄罗斯诗人涅克拉索夫说:“你不一定成为诗人,但你必须是一个公民。 ”如果说,关心法律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种素质,那么,充满法律激情就是一种文明的标志;如果说,逃避法律意味着放弃权利和尊严,那么,“法律冷漠症”就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精神异化,是必须治疗的人格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