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鼓角铮鸣
——读长诗《甲午》
栏目:品读斋
作者:韩丽敏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甲午》  胡松夏  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4年6月出版

  历史从未闭上凝视的眼睛,那些深邃的目光警示着时光的年轮。当又一个甲午到来的时候,我们的思绪被一部名为《甲午》的长诗带回了120年前那场异常悲壮的战争。

  长诗《甲午》是“80后”战士诗人胡松夏的第七部作品,也是新时期第一部以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为创作背景的长篇诗歌,作品通过对鸦片战争、黄河海战、旅顺大屠杀、签订《马关条约》等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艺术描写,真实再现了甲午战争的惨烈和失败的悲痛,而诗人对战争进展及结局影响等进行的客观剖析,则反映出一名青年军旅诗人对历史和文学的敬畏之心,表现出的爱国激情、担当精神和忧患意识,更是令人敬佩。

  诗人的笔下有这样的句子: “秋风萧瑟/菊花将疼痛深藏于花蕾/从此,沉默不语。 ”这大概是对腐朽清王朝最有力的控诉,也是为邓世昌们而作的最深情的挽歌吧!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的确,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骨气。有了骨气,任何艰难困苦,应该都不在话下。而骨气是来自自信的,“……瑰丽的波纹在梦中重现/直到航线覆盖全部的水域/指南针才肯面带自信/弯身,小心拾起东方的文明……”于是, “一个民族的崛起/需要宁折不弯的骨头/洁白的属于英雄无畏/挺拔的归类于顶天立地。 ”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共和国现役战士的胡松夏,他知道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民族精神的刀锋都要经常砥砺,一旦生锈,必会导致危机四伏;他知道什么是“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长诗《甲午》在结构布局上是巧妙的、惊人的,诗人通过诗意语言的艺术特色,巧妙地将激情、悲壮、忧患、反思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呈现出历史的厚重,又飘逸出诗歌的灵性,实现了史学、哲学与文学的最佳融合。因此,长诗《甲午》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政治史诗,更是一部对中国梦强军梦具有热情期盼的佳作。

  赫尔巴特说:历史应该是人类的教师。阅读《甲午》 ,令人心情压抑;阅读《甲午》使人热血沸腾;阅读《甲午》,让人信心倍增。长诗《甲午》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伤痕累累的时代,站在21世纪的今天回望120年前的悲壮,反思落后挨打的被动,对于今后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都至关重要,我深深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一定会梦圆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