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社会责任 打造传世精品
作者:杨才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我社策划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梦想照亮生活》 ,讲述了盲人穆孟杰创办特教学校的感人事迹。荣获本次“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到这一届,我社已五次获此殊荣。工作中,我们有如下一些心得体会:

  一、坚守是精品生产的原动力

  我社自1986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精品战略的实施,先后有30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大奖, 6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在选题策划方面,我们始终把主题出版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特别是“五个一工程”实施以来,我们以参评为契机,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后策划出版了《大爱无疆——林秀贞采访手记》 《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 《信任》 《明星书记》 《果实》等百余种图书。今年,围绕省委宣传部开展的“善行河北”主题活动,我们又连续推出了“河北好人系列” ,如《善行启示录》 《善行河北》 《根系大地》等。

  这些精品图书的策划和生产,有力推动了我社选题的优化,提升了全员的精品生产意识,使得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成为编辑出版人员的行动遵循和努力方向。

  二、质量是精品生产的生命线

  一个好的选题,必须拥有过硬的质量,才能赢得市场和读者。要打造图书精品,必须在质量上下大工夫。仅以《梦想照亮生活》为例。为了保证文本的高质量,我们积极联系多位国内一流报告文学作家,经过比较,最终力邀中国作协创研部的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朝全担任作者,从源头上保证了书稿的质量。为保证编校质量,我们在书稿三审三校之后,又邀请省社科院的语言专家严格把关;为保证装帧质量,图书封面十易其稿。

  依靠这些努力,作品出版以后收获了许多好评。

  三、人才是精品生产的生力军

  精品生产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特别是目前,如何加强对年轻一代编辑专业人员的培养,已成为精品生产的关键问题。

  四、机制是精品生产的助推剂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社机制日益完善,成立了由社长、总编辑、副总编辑、骨干编辑组成的精品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精品出版规划、监控项目实施;定期召开精品生产调度会,使精品生产常态化;建立了精品项目保障机制,并设立了专项资金;加大对图书社会效益的考核权重,对精品图书的策划和实施者给予物质奖励。

(杨才 河北教育出版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