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的文化消费不能视而不见
——从话剧《盗墓笔记》火了谈起
栏目:观察
作者:沈伟民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4年的申城夏季,远没有人们事先担心的如去年一样的高温天气持续不断,上海锦辉文化传播公司打造的多媒体舞台剧《盗墓笔记2 》在毗邻外滩的人民大舞台首演45场一票难求,倒是给今夏带来了另一股热浪。 《盗墓笔记》每场演出场内时不时发出尖叫、笑声,每晚演出结束后“稻米”( 《盗墓笔记》的粉丝)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急迫地等候着尚不太知晓的演员过来签名合影,此番情景用“火爆”形容当不为过。

  据悉,锦辉传播去年推出的《盗墓笔记1》 ,演出时长2小时15分,成本投入300多万元,全国巡演77场,观众逾10万,票房3500万元; 《盗墓笔记2》 ,演出时长2小时30分,成本投入800万元左右,首轮45场,票房2000万元。再分析一下观剧者的年龄,均在20至25岁左右,一派青春气息,其中95 %是第一次进剧场,是通过追寻“盗墓人”的足迹来体验舞台剧的;因观看《盗墓笔记1》而继续跟进观看《盗墓笔记2》的达90 %。舞台剧《盗墓笔记》给申城的业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这是随着“粉丝小说”和“粉丝电影”相继走进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日常文化消费生活后的必然结果。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不管怎样看待,它的的确确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这一现象的生发远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背后蕴藏着种种值得探究的话题。对此,不能视而不见。

  舞台剧《盗墓笔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话剧,而是借助技术的力量,利用剧场这一空间,来对流行网络小说的一次立体再阅读,是“稻米”们痴迷小说在舞台上的延续,就如我们常常见到的“发烧友” 。据说,台上的演员都是根据小说中人物形象来选择的,“稻米”们认为,这就是小说中的形象。至于剧情的发展,因“稻米”对小说烂熟,故无需多加思索,舞台上多媒体种种,加上演员不很复杂的对话交流和形体张弛,很是满足了“稻米”重温小说的欲望。不过,这种重温是立体的,身临其境般的。从舞台剧观赏角度,只能算是一种“浅欣赏” ,对于话剧具有更高层面需求的观众来说,是大大地不满足的。可对一家民营文化公司来说,这样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它的意义在于活跃了我们的演出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又把不少从未进入过剧场的青年观众相聚在剧场这样一个空间。

  由此可见,网络小说也可成为舞台剧选题上的一个点,这个点选得好,可能就会较好解决当下各个艺术生产、制作单位共同关切的问题——演出市场。确实,我们再也不能无视网络的存在。网络的存在,必有其人群支撑,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需要外,对网络所提供的产品,网络人群也正各取所需,网络小说可算是一种重要的产品。近两年,除锦辉公司外,沪上有些艺术生产单位也关注到了这一点,并正积极尝试。如,上海越剧院创作演出的越剧《甄嬛》 ,同样改编于网络小说,也引来了很多小说粉丝首次走进剧场体验越剧演出。它同时也给年轻的演员带来了很好的舞台实践机会。从已经演出的情况看,反响不错,票房也不俗。还有沪上现代人剧社准备将蔡骏的畅销悬疑小说《荒村公寓》变身为悬疑海派京剧,做成给“80后” 、“90后”看的“京剧专卖店” 。

  当然,在选择题材这一点上,迎合还是引导,艺术生产责任主体将起关键作用。

  舞台剧《盗墓笔记》的火爆,使锦辉公司也大大火了一把。在2014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五周年壹戏剧荣誉大赏中,锦辉总经理孙徐春被授予“杰出制作人”称号。当然,希望锦辉公司在看到这一现象后,不要仅仅满足于“盗墓剧”本身。这就要引出第三个话题。

  通过资本积累,打造公司的品牌,通过锦辉制作,吸引住首次进入剧场的年轻观众,提升他们的观剧品位,寻求更高端的精神需求和观众审美。据观察,锦辉作为上海的一家民营文化公司,通过近四年的努力,在商业剧的制作上有了一些可贵的实践经验,也吸引了一批年轻观众。期待锦辉在此基础上,通过锦辉制作,来巩固已有“锦丝” ,让首次进入剧场的“稻米”能不因“盗墓”却同样能走进剧场,观赏戏剧,特别是一些经典性的作品。据说锦辉也有追求原创、追求艺术创作上的精品呈现这一戏剧情怀。也不希望他们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在“票房第一”的追求中,艺术审美价值可能下滑,人文精神也随之稀薄乃至流失。

  戏剧,它总有一份责任担当。这种担当,有的沉重,给人思考回味;有的轻松,活泼而富有情趣。总之是积极、健康、向善、向美。这种责任,具体就体现在一个个艺术产品中,是潜移默化的。锦辉制作,作为艺术生产的主体之一,同样担当着这样的责任。

沈伟民(上海戏剧家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