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海从沦陷区前往国统区,过封锁线时的路条(1943年)
5月8日,苏东海、王迪夫妇文物捐赠仪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苏东海1927年2月出生,江苏徐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投笔从戎,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9年转业至中国革命博物馆,历任保管、陈列部门主任等职,筹办《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并长期担任主编。他曾荣获中国博协授予的“中国博物馆终身成就奖” 、国家博物馆授予的“学术成就与突出贡献奖” ,被誉为“中国生态博物馆之父” 。王迪1929年9月出生,祖籍河北故城,自幼生长于北京。曾就读于孔德学校、贝满女中、燕京大学, 1949年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转业到北京日报社任记者、高级记者,曾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北京晚报》 50周年杰出贡献奖。
如今已届耄耋之年的二老将他们数十年的珍藏,共108件套文物无偿捐赠给首都博物馆。这些文物的年代跨度从上世纪20年代至本世纪初,其中有民国时期北京孔德学校的奖章、燕京大学的校徽,有苏东海从沦陷区前往国统区的路条,有抗战胜利、日军投降后日军家属出售的日用品,有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利品,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奢侈品——凯歌牌黑白电视机,有苏东海参加国宴的请柬……这些老物件,无声地讲述着主人生命的起落沉浮,亦记录下社会的更迭变迁。对于将这些珍贵的物品倾囊献出,衣着素朴的苏东海只轻描淡写地用“微不足道”四字带过,不过他对于捐赠的思考,却饱含一位博物馆耆宿的独到与透彻,“老同志把自己的纪念品捐献给博物馆,可以增加博物馆的馆藏;而这些纪念品在博物馆中可以得到很好地保护和利用,变‘活’了,可以说是赋予了新的‘生命’ ” 。
怀旧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
在此次捐赠的物品之中,有一张装帧精美的订婚证书和一份窄小、略显破旧的结婚申请书特别吸引记者的注意。回忆起它们,苏东海娓娓道来:“我的夫人王迪是受我的影响,和我一起走上的革命道路。当年我们在华北野战军第68军,参军前两家的父母商量好先举办一个订婚仪式,这样到了军队,我就可以照顾她了。那时请来了68军的同志和亲友们,还制作了很正式的订婚证书。到了1950年春天,我在军中当宣传干事,算是连级干部。有一天组织部的部长来找我,催促我赶快申请结婚。原来在进城以后,之前规定营级干部才能结婚的政策放宽到连级,但因为马上要打仗(抗美援朝)就又恢复到营级干部,他让我趁文件还没有下发赶快写申请。于是我就临时拿起桌上的一张纸写了申请,他立刻盖上了军组织部的公章。当时还没有婚姻法,这份申请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法颁布后,我们又去补了手续,但这张纸条却一直珍藏了下来。 ”
在苏东海看来,它承载的是一份珍贵的记忆: “在战争环境下,结婚看似仓促,实则温馨,还代表着领导对我们真诚的关心和祝福。这张纸条记录了我们人生中的关键时刻,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殊情况。我想人们在看到它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怀旧的情感。珍惜过往、不忘来路,博物馆的民俗文物就是为了唤回人类最为高尚、可贵的怀旧意识。我看到过一篇报道,说在天津曾经举办过一次百姓生活老物件的展览,当时观众如潮。这正说明了人们期望去博物馆感受心灵上的怀旧,因为无论是对家乡的想念还是对亲人的思恋,都寄托在那些物品之上。 ”
苏东海的汽车驾照(1946年)
做生活的有心人,为子孙后代珍藏今天
曾就读于北京育英中学的苏东海,在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能再学英语,他决定去父亲所在的国统区大后方继续上学。1942年,他从北京赶到徐州,装扮成跟随布商贩卖布匹的学徒,突破了封锁线,从徐州坐火车到洛阳。下了火车后一路向南,到安徽的亳县后,又用假身份从经济通道几经辗转到了国统区。因此,在日本人开具的路条上,注明的身份是学徒,国统区的路条上身份则换回了学生。如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路条虽已残破,却仍默默诉说着当时不过15岁的少年一路的波折与艰辛。
上世纪初,蔡元培与钱玄同创办孔德学校,教育方法新颖、合理。为鼓励学生学习,每学期还会给成绩优异、表现出色的学生颁发奖章,上面有“勤劳”等字样。王迪1936年到1941年期间,在孔德学校读书。当时因为父母关系不好,母亲就一直督促她认真学习,希望她将来能够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她也果然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除了将6学年全部的12个奖章拿齐之外,还获得了4个活动奖章,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这些弥足珍贵的奖章至今仍保存完好,端详着它们,小女孩为报答母亲而努力念书的可爱模样,已浮现在观者的脑海之中。
“在我上小学6年级的时候,读到了意大利作家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的小说《爱的教育》 ,从作品中,我看到了意大利人的收藏传统。主人公安利柯还是个孩子,但他也会在后花园悄悄藏几个罐子,放满他的纪念品。 ”说到这里,苏东海“顽皮”地笑笑,“我作为一名博物馆的工作者,收藏并且捐出我的长辈留下的,以及陪伴我们夫妇一生的这些物品,现在初步整理出来100多件,还在继续找。希望更多的老同志也都回去翻箱倒柜,找出自己的纪念物化私为公,捐献给博物馆” 。
谈到这次捐赠,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郝东晨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捐赠,因为这些物品除了具有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外,还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苏先生不仅是博物馆界的老前辈,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老前辈,看到他捐出的抗美援朝纪念章、证书,让同样有过10多年军旅生涯的我倍感亲切。博物馆是给老百姓看的,要让他们爱看、看得懂,并且从中品味生活。古代文物固然重要,但现代文物的征集、保管与展陈同样不可缺少,因此首都博物馆明确提出要‘为子孙后代收藏今天’ ,让未来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知道他们的先人、长辈,曾经的生活是怎样的。 ”
苏东海、王迪订婚证书(1949年)
架起通往人心灵的桥梁
5月18日,即将迎来第3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 。“博物馆沟通的是什么?应该是人的生活。这座桥梁要通往哪里?应该是通往人的心灵。 ”苏东海谈到:“我们的这些纪念物并不起眼,但忠实地记录了社会的风貌与变迁,能够唤起人们心底的记忆。感谢首都博物馆,接纳了我们微不足道的捐赠。他们一向重视反映社会生活的民俗文物,并专门开辟展厅展示北京百姓的生活印记,这也成为首都博物馆‘接地气’的一个亮点,我十分钦佩。 ”
“首都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博物馆,收藏、展示那些记录城市历史、记录城市中普通市民生活经历的文物,是它的重要职能。 ”具体负责此次捐赠的首都博物馆副馆长黄雪寅说:“我们对于接受这次捐赠感到十分荣幸。他们夫妇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今年2月开始,王迪女士就整理出一份详细的捐赠清单,后来物品还在不断增加。这里面有很多重量级的藏品,因此我们也曾经提出是否要进行有偿捐赠,但他们说绝不可以。这次的捐赠增加了首都博物馆近现代文物的研究和展示力量,有些还填补了空白。 ”
在苏东海、王迪夫妇的配合之下,工作人员按照博物馆专业的规范,对捐赠的物品逐一拍照,并进行录音,作成档案。“我们记录下每一件东西背后的故事,这样它们才能在传承的过程中‘活起来’ ,接下来首都博物馆会推出这次捐赠的主题展览。相信两位老人的慷慨行为会带动更多的人向博物馆捐赠文物,让藏品真正架起沟通的桥梁。 ”黄雪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