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 崔光武
崔光武是从部队走进美术馆的油画家。从17岁踏入军营拿起画笔开始,他一直在扎实、稳健地走着自己探求朴素之美、真诚之美的道路,曾有作品参加一些全国性的美术展览,受到关注。进入美术馆之后,国家艺术园地丰富的美术生活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对他的艺术发展促进很大,这是开阔眼界、提升认识、补充知识和营养的有利条件。自从来到这里,阅画无数,不仅经常在展览中感受当代美术创作的发展趋势,他在典藏部的工作条件又使他饱览近现代以来中国美术的名迹经典,耳濡目染,品位见识自然得到陶冶和升华。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他抓住这样的机会,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也坚持作画不懈,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面貌。
崔光武的基本功很好,曾经为博物馆画过历史画,但近些年他在静物、风景画的创作上下的功夫更多,也最有特点。他的静物作品别有一种内在的品质,善于从静物与意义世界的关联中挖掘思想的或者文化的含义,使静物画成为有主题意义和思想内含的创作。比如他参加第十届美展的《抹不去的记忆》组画,就从静物的角度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怀想,大刀、长矛、电台、马灯、军号等这些革命文物在画面上形成多样的组合,它们是自然的,又显然是象征的符号,通过对这些符号承载的语义信息的解读,揭示出主题的意义,从而引发历史的浮想,再现红色的记忆。同样,在《共和国第一车》中,他以独轮车的形象支撑起英雄主义的主题,以少胜多,在情感上唤起共鸣,切入点非常巧妙。在表现手法上,他用有节制的写实语言刻画了这些颇富意象特征的静物,写实但不拘泥于物象,不把静物画死,相反,活泼松动的用笔、简练单纯的造型、沉稳厚重的色彩更加强化了他的情绪状态和表现的张力,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使氤氲其中,形成一种富有历史感的氛境。
在风景画上,崔光武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从探索色彩表现的规律到研究黑白结构,从北方大地到江南情调,不论置身何种景象,他都能从中抓住与自己内心感受相呼应的部分,深化强化,进入主体表达情境,充分显示了他对于题材的适应性和手法的自如多样。他的很多风景画显示了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色块关系与大色调的处理都很有分寸,在不同层次上依次展开的景物拓展了画面的空间视域。
在他近年前往南方深入生活时,他以思导作,以文入画,创作了两个很有文化感的系列:一个是“江南之春” ,用写意的笔法和墨色为主的色调抒情表意,通过主观介入发展为“忆写” ,白墙黑瓦如梦如幻,像漂浮在记忆中褪了色的残影,意境幽远,传达出对故园的忆恋与时空变幻的梦觉。另一个是“文化江南”系列。在画中,古老的墙垣形成围合的空间,老藤青苔、屋漏斑痕都透溢出历史的悠远,但却有书香的气息,极为安静的氛境,表达出对家园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