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刘曾复先生在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有关脸谱的专著《京剧脸谱图说》,为购得此书我曾四处寻找,甚至找到出版社都没能得偿。后来经朋友引荐结识了刘老,当得知我寻此书未果的情况后,刘老便将他女儿手中的这本书要过来送给了我,使我如愿。
之后由于工作关系,我几乎每周有两三天到刘老家中“打扰”请教,加之我家离他家很近,以后更是踏破门槛。有时,刘老要画脸谱缺少油彩便给我打电话。一个小时后,我准会将油彩放到刘老的桌上。渐渐地我跟刘老熟悉了起来,得知刘曾复先生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退休前历任北京医科大学和首都医学院生理学教授。他自幼酷爱京剧,1938年师事著名老生王荣山,并向王凤卿、贯大元等名家请益,会戏颇多,文武皆能,擅长《空城计》《洪羊洞》《战太平》《定军山》《琼林宴》等剧目。他见多识广、潜心钻研,对于杨小楼、王凤卿、余叔岩、言菊朋、贯大元、孟小冬、杨宝森等人的艺术皆有较深研究,发表不少独到见解。张伯驹看过刘曾复在《盗宗卷》中饰演的陈平后,特写诗赞曰:“外行腹笥亦非空,说戏荣山是正宗。十老安刘盗宗卷,陈平风度不龙钟。”刘老还是研究京剧脸谱的行家里手,曾向钱金福、钱宝森、侯喜瑞、王福山等名家请教。早在1961年,梅兰芳先生就在《漫谈运用戏曲资料与培养下一代》文中写道:“医学院的刘曾复教授研究脸谱有20多年,掌握了各派勾法的特点,我曾借读他的著作,确有独到之处,将来在这方面的整理研究工作,可以向他请教。”几十年来,由刘老绘制的数百幅脸谱,分别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天津戏剧博物馆,以及英国、德国等地的博物馆收藏。由他录制的京剧上百出戏(段)的说戏录音和把子的录像,具有传承、学术、艺术和收藏价值。
立雪“刘”门后,刘老对我这个“行外人”开始了“一对一”的教学,讲梨园轶事、表演规范、流派风格等等。而使我受益终生的是刘老帮我这个京剧“小学生”修改文章。一位教授是如此的耐心细致,把我文中不正确的地方用铅笔修改过来,最后再补上一句话:“有人说错了,就说是我刘曾复改的!”我写的多篇文章,虽然没有标注“刘曾复”,但是其中却含有刘老的心血。
见我初有成绩时,刘老及时题写了“学,然后知不足”送给我,还为我出版的第一本书《京剧名宿访谈》做序,写道:“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凝聚着封杰大量心血和艺术家们艺术结晶的《京剧名宿访谈》终于付梓出版了。本书选定四十二篇文章,与其说是与封杰的年龄巧合,不如说是他对自己的鞭策。记得数年前,我曾赠予封杰‘学,然后知不足’来激励他努力工作,勉励他认真做人。今天看来,封杰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奋斗着,并初见成果。我为之高兴!”这是刘曾复先生告诫我要戒骄戒躁,认认真真学艺、踏踏实实做人。
《京剧说苑》是刘曾复先生几十年来分落在各报刊上的文章结集,是刘老几十年观戏、演戏、研戏、传戏的总结。当我和陈志明、吕盛春收集好资料后,我第一时间向刘老汇报此事。然而,刘老却回答我:“没有什么价值!”我答道:“这些内容对于我们后辈来讲非常珍贵。”得到刘老的首肯,并写好授权书,我立刻加快编辑工作。
不承想,此时的刘老已身患重病住进了医院。刘老提议书名使用《京剧说苑》,首先,因其先辈是汉朝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曾著有一部以讽谏为政治目的的历史故事类编的《新序》、一部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遗闻轶事的《说苑》。再者,刘老在本工的生理学专业著有《生理新序》和《生理说苑》两本书。而在其所喜好的京剧界曾出版了一本《京剧新序》,专业性极强。这本《京剧说苑》的出版可以说是圆了刘老的“戏情”。
这本书的出版也圆了我跟刘老的一段书缘和戏缘。十年与刘老的接触与学习,丰富充实了我在京剧领域的“专业”。而刘老送给我的最后一句话令我幸福一生:“封杰,我承认你是我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