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
壮族“过山腔”的活态传承路径
作者:覃贤珊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过山腔”是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承载着壮族人民的历史记忆、生活习俗和情感表达,是壮族文化传统中的瑰宝。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环境的变化,过山腔面临着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之间的冲突和挑战。一方面,传统传承方式和场景受到限制,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另一方面,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为过山腔的传承提供了新机遇。

 

  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共同发展,明确提出一系列关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核心理念。在“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下,活态传承壮族过山腔是一项极具文化意义与社会价值的工作。壮族过山腔作为壮族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更是壮族人民情感交流和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对此,教育、社区、传媒和政府等多方主体需共同努力,推进壮族过山腔活态传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化力量。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要坚持“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在尊重和欣赏不同壮族过山腔文化特色的同时,寻求共同点并与之和谐共处,以此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重视壮族过山腔的原生态保护,系统记录过山腔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整理出规范的语言材料,以便研究和教学使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的传承人保护机制,通过提供专业培训、设立奖学金、建立传承档案等措施,保证过山腔得以代代相传。

  要以“政-社-校”联动促进壮族过山腔的传承。政府部门应发挥引领和支持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构建壮族过山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体系;社区和社会组织是过山腔传承的重要基地,可以组织过山腔学习班和表演队,定期举行过山腔学习和表演活动;学校可以将过山腔纳入音乐和艺术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校外实践等多种形式激发传承活力。

  可创编时政山歌,歌颂社会主义精神风貌,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结合,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兴趣,让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出新的社会功能。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要注重多元文化交流趋势下民族特色的传承。为了在多元文化交流中保持壮族过山腔的独特性,需要加强对过山腔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色的研究与宣传。同时,鼓励壮族民间艺术家与国内外艺术家交流合作,创新过山腔表现形式,使其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能吸引更广泛的听众。

  可建立壮族过山腔曲库体系,包括过山腔的经典曲目、历史文献、演奏技巧,以及相关的文化解读,供学者、教育者和音乐爱好者使用。此外,曲库体系还应包括对过山腔的现代改编作品,以展示其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多样性和活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存和传承传统音乐,还能激发新的创作灵感,促进过山腔的持续发展。

  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多元文化教育。教育部门以及各中小学校可以制定相关课程与教材,将壮族过山腔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程体系,并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培训。通过这种教育机制,可以确保过山腔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同时也为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出贡献。

 

  开创内外循环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可通过新媒体融合,优化壮族过山腔的传播发展。融合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拓宽过山腔的受众范围,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例如,制作高质量的过山腔音乐视频,通过国内外知名视频平台进行推广,利用微博和微信等国内平台进行本土化传播。

  要打造品牌效应。为提升过山腔的品牌价值,可以组建专业的原生态民歌表演团,通过精心编排的舞台表演形式,彰显过山腔的艺术魅力。同时,将过山腔表演与旅游文化资源相结合,开发过山腔音乐之旅等特色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可建立数字化壮族过山腔虚拟博物馆,利用3 D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再现过山腔的历史场景和表演现场,让观众在虚拟空间中体验过山腔的魅力。此外,博物馆还可以收集和展示过山腔的相关文献、音频和视频资料,为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丰富资源,实现永久性的数字保存和网络传播。

 

  促进族际交往与民族团结互助

  加强壮族过山腔在民族节庆文化活动中的应用。在节庆活动、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三月三”“六月六”等壮族的重要节日,壮族人民通过集体唱过山腔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祖先的纪念。

  要开展多样文化活动,夯实民族交往的团结思想。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如过山腔歌唱比赛、传统音乐节和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壮族人民自身的文化自信,也为其他民族提供了了解和学习壮族文化的机会。

  要凝聚民族互助精神,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过山腔传统艺术形式中蕴含着团结互助、和谐共生的理念,这种互助精神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基础。此外,这种精神也在壮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得以体现,通过文化的共享,不同民族之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合作与支持关系,共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为2022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壮族‘过山腔’音乐文化活态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2FMZ030)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