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玺的艺术价值探微
作者:吕静然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明辉煌、文化多样的时代,从夏、商、周的更替到春秋战国的纷争,在这段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玺印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留存和传播工具,不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还展现了当时极高的艺术价值。先秦古玺精湛的制作工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古代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通过对先秦古玺艺术价值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和人文风貌,还能从中窥见古人的审美情趣和工艺智慧。

 

  工艺特点

  在材料选择方面,先秦古玺的材质较为多样,常见材料包括玉、青铜以及陶等。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被视为美德和高尚的象征,因此无论是官印还是私印都常用玉来制作。玉质古玺通常选用质地细腻、颜色均匀的和田玉、岫玉等,其硬度较高,需要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可以从材质和工艺上反映出身份的尊贵。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最为繁盛,所以数量也较其他材质更多。青铜材质主要是铜、锡和铅的合金,铸造后不仅如金子般闪耀,更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工匠将熔融的青铜合金倒入雕刻好泥模或蜡模中,待其冷却凝固后,拆除模具得到青铜印章。再进行打磨,修整细节,便可以使其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陶质玺印多见于私玺中,通常采用高岭土、石英和长石等材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具有质地轻盈、色泽多样的特点。

 

  独特造型

  从整体形状上看,各系玺印的造型多样,有方、圆、长方、椭圆、异形等,既反映了工匠们对于美感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不同社会阶层和功能需求的多样性。每一种造型都经过精心设计,既符合实用功能,又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方形玺印是最为常见的形制之一,其方正的形态象征着权威和稳定。这种造型不仅便于携带和使用,还在视觉上给人以稳定和庄重的感觉。圆形玺印则展现了另一种美学理念——圆满和谐。圆形的设计不仅便于握持和按压,还象征着圆融和完美。圆形印章的边缘通常处理得非常光滑,给人一种柔和而优雅的感觉。尤其在玉质和陶质的圆形玺印上,光滑的边缘和圆润的整体造型相得益彰,体现了工匠对材料特性的深入理解和巧妙运用。

 

  文字与印式美感

  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目前公认被分为“五系”,所以文字上的差异,也是把区别古玺各系的主要方法。各系文字的同一个字,但形态差异却较大,这样文字造型上的差异,也会让印面排布和视觉效果上造成不同的艺术表现。如常见的“马”和“玺”字。齐国的“马”讲求静态中心对称的稳定感;燕国的“马”就是狂奔时的状态;而秦系的“马”已经有了隶书般方正的印面字形。而各系的“玺”也独具特点,如楚国“玺”多见似鱼字形;齐国“玺”有“尔”或“木”的字形。各系中“玺”有土部,有金部,也有玉部,也说明了当时玺印在流通中最常见的几种材质。

  各系印玺的印式风格的差异也反映出地域审美上的不同。晋系古玺通常略小,边粗字细,线条工整,空间排布较为匀称,文字笔画细劲,富有“书卷气”和“静态”之美;字形比较飘逸,字体颀长,整体布局较为工整;齐系古玺的风格较为散逸,典型印式之一是“凸”边异形玺,如“易都邑圣徒盐之玺”这种形制仅见于齐系,并且文字装饰性笔画较多,体式自由灵活,富有灵动美感;燕系古玺多为朱文玺和长方玺,铭文格式,如“日庚都萃车马”印和“庚都右司马”印,字母“U”式的排列;秦系古玺多带有界格,田或日字格,文字很规整地放在格子中,但同时不撑满格子,一切皆在规矩之中,也能从中看到法家思想的根源。

 

  章法变化

  一是匀稳。在古玺设计中,每一个字的结体和章法都经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安排。无论是字体的大小,还是可用空间的分配,大多都体现出一种匀称和稳重的美感。古玺的匀稳特点还体现在印面章法的布局上。无论是方形、长方形还是圆形的古玺,都注重字体的平衡和和谐。例如,朱文印“左桁廪木”(战国,齐),虽然是圆形印章,但该印文字顺主流而不屈从于圆形的命题,而是将“左桁廪木”四个字以匀称的方式排列在印章上。这样一来,无论以何种角度观察这个圆形印章,都能够清晰识别出每一个字的含义和形状。

  二是参差。古玺的字形和笔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有长有短或正斜不同。无论是单字的内部还是字字之间,往往呈现出互有参差、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布局不仅增加了古玺的动感和立体感,也使得整体视觉效果更加丰富和活泼。参差的变化使古玺在保持整体和谐的同时,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如“榆平发弩”(战国,赵),此印边界线条粗重,而内部字体则显得细挺。“发弩”二字贴靠在一起,“榆”字紧密欹侧,“平”字则大方摆在左下方。这种跌宕起伏的布局让字体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美感,使得这件古玺印面更加神奇而精彩。

  三是疏密。古玺的线条组合和章法布局的疏密、松紧都根据字的结构和体势而定。若线条过于紧凑,字形会显得拥挤,缺乏舒展的空间感;而线条过于松散,则会导致字形不够凝聚,缺乏力度感。先秦古玺对松紧程度的细致把握,使得每一个文字都显得妥帖。如“长金之玺”(战国,齐),此印为粗边细文印面,字与字之间距离较远且粗细不一,有松动感,更显轻松。整个印章留白丰富,包围的红线渐渐消失,最终与白地相互融合,彼此交相辉映。这种松紧有致的布局不仅增强了古玺的美感,也使得文字的表达更加生动和自然。

  总之,先秦古玺兼具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对先秦古玺材料工艺、文字特点、造型结构以及印面布局等方面的详细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先秦时期精湛的工艺技术和审美追求,还能深刻理解当时社会的权力结构、审美观念和日常生活习俗。

  (作者系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本文系2023年主持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先秦晋系古玺的审美研究”立项在研(课题编号:2023YY37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