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翻译学视角看壮锦的译介与传播
作者:邓英凤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广西壮锦简介

  壮锦,在广西百色地区的壮语中称为“kjapb(盖住)faz(天)”,武鸣一带地区的壮语称为“gob(盖住)faz(天)”,直译为“天的盖子”,意译为“天被”,是壮族古老传统的手工纺织工艺品。制作壮锦的工艺繁琐复杂,多达15道工序。一个正常难度的壮锦的制作时间长达160小时。壮锦以素色的棉线为经、五彩丝线为纬,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编织而成,质地结实耐用,织工灵巧精湛,图案精美别致,色彩艳丽不俗,富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曾与蜀锦、宋锦、云锦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锦。

  壮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壮族人民群众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对其进行译介传播,有助于提升壮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打造区域文化形象,吸引更多国际关注,促进民族文化“走出去”,助力实现其在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科学和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知识翻译学简述

  知识翻译学作为中国新兴的翻译理论,其跳出翻译技术的层面,在不同知识共同体的历史视角和框架下聚焦地方性知识和世界性知识的互动和转化,将知识的翻译和翻译的知识作为研究对象,重新将翻译定义为“跨语言的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的文化行为和社会实践”,并认为知识翻译学就是“探究跨语言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的行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外语研究》主编杨枫教授言)。知识翻译学坚持三位一体的方法论,提出“以真求知,以善立意、以美行文”翻译原则,其中涵盖伦理和美学的概念因素,也昭示了知识翻译学对知识的态度。作为评价翻译作品的重要标准,这些原则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方针。

  知识翻译学强调,翻译是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译介传播壮锦的重要目的在于通过对文本的再创造和语言的转换,推动知识世界性的再生产和再传播,即通过翻译的途径,把广西地方性的传统技艺文化知识变为世界性的知识,让英语读者可以不受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制约,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内涵。因此,壮锦的译介传播可以在知识翻译学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和探索。

 

  壮锦的译介与传播

  壮锦内涵丰富,涵盖了壮族文化和手工艺的重要领域,包括壮锦纺织工艺知识,如织造技术、染色技术、织锦技术;壮锦图案知识,如花纹设计、色彩搭配、图案意义;壮锦材料知识,如纺织材料(丝线、棉线等)、辅助材料(金属丝、丝绒等);壮锦历史文化知识,如起源与发展,在壮族婚嫁、节日等传统活动中的应用与壮族文化的关系等。壮锦作为广西民族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要将这些地方性知识转化为世界性知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壮锦的译介原则。首先,“以真求知”原则强调对知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追求。在研究壮锦相关知识的翻译时,对于形态、句法和语义等方面的翻译问题,需要确保准确传达原文信息,以保持知识的真实性。其次,“以善立义”原则关注翻译目的和相处之道。在翻译壮锦知识时,要对其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进行深入考察,从而确保翻译具有合理的立场。最后,“以美行文”原则注重翻译结果的美学性。在翻译壮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符号,使翻译达到美学上的愉悦和表现力。

  壮锦的译介策略。壮锦的相关知识是在壮族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具有极强的独立性。壮锦知识相关词汇一般在目标语文化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事物,这就造成译文主文本受到原文的牵制,不具备足够的阐释空间来填补文化信息的空缺。这种文化间的绝对空缺造成知识传递的难度加大,从而难以完成壮锦知识在目标语文化中的重构与传播。因此,选择运用深度翻译策略对壮锦源文本厚重的文化信息进行深度阐释,即在深度翻译中,译者运用注释、评解、序言、文内释义、文外说明、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为译文提供文化语境,让读者对壮锦的背景有全面的理解,有助于目的语读者全面透彻地理解壮锦文化,促进壮锦的地方性知识向世界性知识转化。

  壮锦的传播路径。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介的发展,壮锦的传播应该突破传统的纸质媒体,探索多维度深层次呈现壮锦的传播路径。首先,应增加传播载体。除了纪录片作品,可以通过音乐、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壮剧等载体传播壮锦。其次,应创新传播方式。利用新兴的数字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如微信、抖音、小红书进行线上直播、短视频分享、手工教学等活动,增加壮锦的曝光度和传播范围。最后,应拓展传播路径。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以艺术、民俗等为载体举办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壮锦的地方性知识的世界性传播。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深度翻译视域下壮锦文化书写的译介与传承”(编号: 2022KY075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