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瓷器在大学生美育中的实践路径探索
——以梧州学院西江商贸文化博物馆为例
作者:孔令杰  来源:中国艺术报

  西江商贸文化博物馆位于梧州学院校园内,馆藏相当数量的藤县中和窑瓷器及相关物品。藤县中和窑现为国家级文化遗址,属于宋元时期的青白窑系,被学界认为可与同时期的景德镇窑相媲美,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因为在政府组织的对中和窑的几次考古发掘中总共得到的完整器并不多,作为一所普通的校办博物馆,西江商贸文化博物馆中所藏中和窑瓷器自然有大部分是残缺的,但是它们在釉色、器型、花纹等方面仍然算是值得珍惜的标本,在了解、研究、欣赏宋元青白瓷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拥有具代表性的中和窑瓷器标本,又位于校园内,从交通、时间、师资上来说,该馆在对本校大学生进行美育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经过调查后发现,虽然有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开设的各种专业美术类课程,以及面向全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几种公共艺术课程,但都没有将该馆所藏中和窑瓷器作为参观研习的对象。但参观研习瓷器实物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美育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瓷器实物可以与书本知识互相参照。该校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设有《美术鉴赏》课,教材内容就包括古代瓷器,但是与任课老师沟通后得知,该课并无参观博物馆的见习环节,在得知本校博物馆竟然收藏有如此有特色的瓷器后,任课教师也表示可以考虑今后将其纳入本课程的研习范围。

  其次,瓷器实物可以补教材之缺,比如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美术鉴赏》课程,其教材中列出的鉴赏素材以绘画题材为主。但是瓷器作为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实物,在校办博物馆中又有较多馆藏,是难得的美术史实物材料和鉴赏素材,完全可以组织学生们前去参观,使学生有一次高质量的审美体验。

  第三,瓷器实物可以为创作实践提供思路和灵感。本校产品设计专业的《美术鉴赏》课程在一个学期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课时属于实践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前儿童玩教具制作》则是理论和实践各占一半课时。古代瓷器因功能不同导致造型各异,这在馆藏的中和窑瓷器上也完全可以表现出来。古今中外很多艺术大师的艺术之路都是从模仿、借鉴前人作品开始的。教师带学生们参观研习这些釉色、造型、花纹各异的宋元中和窑瓷器,“师法古人”,可以启迪灵感、开启思路,为学生在造型和设计上提供源头活水。

  值得注意的是,本校的《古代汉语》课程竟然已经连续多年将参观该馆作为固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因此,《美术鉴赏》《学前儿童玩教具制作》等艺术类课程更应该每学期安排至少两个课时来馆参观研习,将其作为固定的实践、研习基地,利用瓷器等馆藏资源提高授课效果和美育效果。

  在组织学生对馆藏瓷器进行参观研习的过程中,除了重视馆方的讲解,教师也要结合课程培养目标以及学生个性进行相应指导,提高研学层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设计合理的参观研习流程。可以按照中和窑瓷器的实际制作流程,依次参观讲解馆藏的模具、烧制时保护瓷胚的匣钵、成品瓷器等,让学生明白一件瓷器产生的完整过程,最后再欣赏不同功能、不同器型的成品以及残次品瓷器。上述参观流程可以结合课本上的理论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并充分利用馆中设置的投影仪等演示设备,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认识,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效果。

  其次,要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审美是主观性很强的行为,每件瓷器又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教师除了给学生做必要的知识讲解,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不要为了赶时间而催促学生走马观花地观展,要允许每个学生专注于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瓷器展品,引导学生俯下身去,认真多角度地进行观察,领略其独特的釉色、器型、花纹之美。

  第三,帮助学生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扩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向博物馆馆员提问,更深入了解常规讲解之外的一些问题。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著作和专家,如欧泽璋撰写的《瓷说中和窑》参考了包括该馆瓷器在内的大量有关中和窑的实物材料,该书可读性强,作者与该馆也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聘其到馆为学生做专业报告都是可以的。另外,梧州学院有不少艺术学、历史学的高学历师资,也可以参与到利用馆藏瓷器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联合培养中来。

  第四,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认识水平。海上丝绸之路上曾航行着无数满载包括中和窑在内的各种瓷器的船只,瓷器是古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出口物品,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可以西江商贸文化博物馆藏中和窑瓷器为入口,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工匠精神,感受祖国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随着近些年的文博热,普通民众也都有了很强的参观博物馆的意识,西江商贸文化博物馆既是国家3 A级旅游景区,也是梧州市很多中小学研学打卡之地,梧州学院有地利、师资之便,更应该重视利用馆藏瓷器等对本校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或可激发学生深造的愿望,也可引导学生进入产品设计的高端领域。

  (作者系梧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本文系2023年梧州学院出版项目“传承·细说梧州非遗”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