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召开了“转作风、改文风、树新风”专题会议,先有5位专家“艺见”发声珠玉在前,继有14位中国评协道德委委员会议发言精彩在后,更有800字倡议书重磅发布压轴。这一次,文艺评论刀刃向内,旨在剜除不良文艺评论文风病灶,引导树立文艺评论新风,更好发挥文艺评论作用。评论家们同题异答,围绕“文风”关键词,在何谓文艺评论好文风,以及如何树立文艺评论好文风方面,达成了“五个倡导”共识。通过研读专题会议成果,笔者有如下学习体会。
好文风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文艺评论也是一种创作,也应当是一种美文。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是对各类文章的普遍要求,同样也适用于文艺评论,读者对于文艺评论也有同样的期待,文艺评论应当不遗余力地满足读者的期待。之所以还要专门讨论文艺评论文风,是源于文艺评论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是要针对性解决当前文艺评论文风领域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文艺评论是一场发现之旅,文艺评论家应当具有一双善于发现文艺作品之美的眼睛,发现是文艺评论的灵魂,文艺评论家就是这场发现之旅的探路者和引路人。慧眼独具地发现文艺之美,又匠心独运地创造美、传导美、培育美。文艺评论不是自我呓语、自我卖弄、自我标榜,而是要融小我于大我,发挥文艺评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提升文艺创作,提高大众审美,助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要真正实现文艺评论这样的作用,实际上对文艺评论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美学家叶朗在《谈艺术评论工作者的文化修养》一文中就曾提出,艺术评论工作者要有艺术感,要有理论感,要学会写文章。可见,文艺评论家某种意义上既是理论家,也是艺术家,还是文章家。除了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共性外,文艺评论文风的个性还突出体现在“三个度”上。一是有温度。文艺评论是创作与受众之间的摆渡人,不能摆起一副冰冷的面孔拒人千里,而应当心怀对艺术对人民的热爱,如春雨之润花、清渠之溉稻,把评论写进人民的心坎里,在共情共理中实现评论的共鸣。二是有力度。文艺评论不是创作的附庸,不是市场的奴隶,不是资本的傀儡,就应当不因面子违心,不受帽子羁绊,不被票子绑架,“卓然独立,雅行修省,越而胜己,崇德向善”,出于公心和本心,观点鲜明、敢于批评、掷地有声。三是有深度。文艺评论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温度和力度其实是有深度作为内在的支撑,才能提出让读者有获得感的真知灼见。优秀的评论文章不是故弄玄虚,“以艰深文其浅陋”,而是深入浅出,闪耀思想的智慧和真理的光芒。简言之,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文艺评论文章才是好文章。感觉麻木,见解平庸,一团和气,这样的文艺评论,还不如没有。
好文风既有古意又有新意
中国文化自古有重视文风的传统,与此相关的历史典故众多。我们党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一直为培育和弘扬优良文风而努力。那些凝结前人智慧的经典文论和名篇佳作,穿越历史的长河,焕发恒久的魅力。“文章如日月,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文化的发展是一种历久弥新的过程,好文风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既有历史根基,又立足当下,还指向未来。文艺评论工作者应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学习,并注入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一方面,承古开新,让文艺评论文章既有厚度又有锐度,呈现出多层次美感;另一方面,文化具有连续性,只有承古开新,才能让评论文章既熟悉又陌生,让人民群众易于接受。这就要求文艺评论工作者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本来”与“外来”、“当下”与“未来”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一文中,提倡“短、实、新”的文风,并专门论述了“新”的涵义。他指出,“如果一个文件、一篇讲话毫无新意,那么制定这样的文件、作这样的讲话还有多少意义呢?可以说,能不能讲出新意,反映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经验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对文艺评论工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在文艺创作多样、文艺思潮多元、媒介技术多变的今天,文艺评论更要主动“求新”。对于文艺评论来说,“求新”是一种内在规定性和实践要求。文艺评论是运动着的美学,具有实践的动态性与活态性,它是通过评论动态而传达的思想和美学。所以,文艺评论不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不是闭门造车、为文章而文章,而是必须接通生活、与时代对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文艺现象需要文艺评论关注新对象,拥抱新技术,善用新表达,敏锐捕捉时代之“新”、审美之“新”,站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好担负文艺新使命的高度,发挥专业文艺评论引导作用,努力回答新时代的“审美之问”“艺术之问”。
好文风来自好作风好学风
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曾论及“文风”,“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文如其人,作文也是做人,文艺评论文章的背后总是站着一位文艺评论家个体,评论家的趣味、格调、胸襟、气象,总是在评论文章中一览无余。文风反映的实际上是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与实践的联系,折射的是作风学风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在《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前进方向》一文中提出,提高文艺作品质量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强健旺盛,只有全力以赴地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是认识论,也是创作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艺术的规律,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这对我们改进文风不无借鉴意义。只有作风实,学风正,才能文风健。一是作风实。作品是本原,评论是生发,好的文艺评论家不是坐在书斋里甲乙丙丁开“中药铺”,而是要在深入创作实践、深入人民生活中把脉问诊、望闻问切。一字一句总关情,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白为什么写作、为谁而写作,心怀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责任,才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二是学风正。文艺评论工作者应自觉夯实哲学、历史、美学、艺术学等基础理论功底,从古今中外的先贤智慧中汲取养分,把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更好地推动艺术实践的发展。“读书切忌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对待经典著作不是流于寻章摘句,装点门面,而是要细读精读,读通读透,才能活学活用。此外,还要学习人民群众鲜活生动的语言,学习新技术新运用,不断增强文艺评论的生命力、感染力、说服力。总之,惟有作品看得足够多,理论积淀足够深,思维见解足够新,遣词造句功夫足够高,才能讲出符合实际的话、具体管用的话、与时俱进的话、创作者听得进老百姓喜爱听的话,才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为人之道,也是为文之道、成事之道。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艺评论的蔚然好风倚赖于每一位文艺评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积极响应“转作风、改文风、树新风”倡议书,坚持胸怀大局、深入实践、批评精神、专业水准、文质兼美,让迎面而来的这缕清新文风化为新风阵阵,让清新质朴、刚健有力、富含氧离子的文艺评论新风涤荡文艺百花园,焕发文艺繁花竞放、万木争荣,吹绿文艺生态新天地。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文艺评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