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体触摸艺术之门:体态律动的价值与挑战
栏目:前沿
作者:谢呈 祁婧丹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北京舞蹈学院体态律动课堂教学实践

  体态律动由瑞士音乐家爱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所创立。20世纪初,便已影响了德国、法国等国家艺术以及教育领域的发展。此外,体态律动用身体勾连了多种艺术形式,将身体与音乐、舞蹈动作、建筑场域融合于一种综合表演艺术体系中。这种“场景艺术观”,给予观众一种全新的艺术审美视角。同时,也给予了中国艺术教育界一种“身体力”冲击。

  作为教学法的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教学方法在音乐与姿态、内在与环境、身体与心灵之间寻求人性的耦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身体活动,帮助他们在“此时”的身体中感受音乐“存在”的时空。通过音响的刺激与抑制,学生在不断“磨耳”与“反应”中,通过身体的镜子照见内心的音乐世界。比如,在节奏练习中,学生们可能会通过不同的步伐、手部动作和全身的协调运动来体验和表达音乐的节奏变化;在旋律和和声的练习中,他们则会通过身体的流动和空间的利用来感受音乐的起伏和层次。

  体态律动的核心理念是强调身心合一、节奏的自然流动。这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法自然”有着深刻的契合。无独有偶,雅克-达尔克罗兹在创立这一方法之初,便将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图作为自己方法的标志,这也代表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存在着深厚的中国哲学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图象征着天地、人与自然、身体与心灵的和谐统一。体态律动所强调自然流动、自由表达与阴阳图所表达的内涵一般,在动静结合、身心和谐的过程中, “自然”地学习音乐知识。这种文化和理念的融合,不仅丰富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内容,也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体态律动方法的艺术性来自艺术本身。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跨学科和创造力培养的强调,体态律动教学方法找到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体态律动方法训练的跨学科性即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综合结构力所在。通过体态律动的练习,学生在音乐感知能力提升的同时,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和空间感知能力也得到了全面发展。此外,体态律动强调即兴创作和自由表达,这种对创造力的培养更是符合当前教育理念的核心要求。体态律动的教育目标与当下的教育目标都在挖掘学生素养培养背后的整体教育观,这种多元属性让我们重新思考了该方法的教育功能与育人价值。与此同时,随着教育理念与实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体态律动有望在更广泛的教育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体态律动在中小幼的实践

  体态律动作为一种以动作为主导的学习方式,非常适合学龄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在中国儿童中心的体态律动课程上,孩子们通过纯粹的听觉感知,最终以动作游戏的形式表达出他们所听到的音乐,从而丰富了他们的听觉经验。课程设计旨在让孩子们聆听各种不同的音符,并伴随着即兴演奏的音乐自由行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通过在行走与停下之间的转换,以及行走节奏的快慢变化,从感性认知层面上获得对音乐时间感的理解。孩子们不仅通过节奏感强烈的音乐进行身体动作模仿游戏,还进行上下肢体和左右肢体的协调游戏,这些活动大大深化了他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以及对身体能力的掌控。每一次的音乐与动作的融合,都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了艺术的种子。

  尤其是面对学龄前的儿童,教师们注重创造一个自由而富有创意的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音乐与动作的关系。通过这种全身心参与,儿童不仅提高了音乐素养和动作协调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北京教育学院的教师教研培训中,我们尝试将美术与体态律动结合。通过培训,美术老师打开了身体,音乐老师尝试了绘画。这不是单纯的跨界而是融合——将美术中的时间、空间、力度、形式与体态律动融合,参与教研的老师们看到了融合创新的新路径以及方式方法。未来,我们将尝试将体态律动与体育及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律动,在律动中增强体质。

  结合新课标中的跨学科教育理念,体态律动不再局限于艺术教育课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配合音乐的肢体运动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在数学课上,学生们可以通过拍手或跺脚来掌握数字节拍和分数的概念。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体态律动在现代舞教育中的实践

  许多20世纪的现代舞蹈编导,如露丝·圣-丹尼斯、多丽丝·汉弗莱、贝西·勋伯格等,都受到了达尔克罗兹的启发。体态律动强调紧张与放松、动与静的平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体验律动教学的“两极”状态,使其在紧张与放松、运动与静止之间找到平衡。玛莎·格莱姆的现代舞技术就是以“收缩”和“延展”为代表,在两极对立之间找寻到动作开发的真谛。

  在北京舞蹈学院开设的现代舞技术教学中,笔者发现“动作为主”的意识让现代舞者逐渐丧失了聆听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体态律动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时间感下专注聆听,让听觉先“控制”身体。待到对音乐完整感知后,再跳出听觉的“控制”,产生具有音乐性的现代动作表达。体态律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对身体的音乐表达性的理解。音乐不再是现代舞的背景音,观众的听觉和视觉能有效联结,舞蹈艺术实现了有效的视听勾连。

  体态律动中的挥拍练习,让现代舞者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愈发娴熟。现代舞技术练习往往注重磨练舞者的身体耐力以及对身体技术技巧的掌握,但是对于身体协调性以及身体掌控力的学习是缺乏的。当教授的动作出现左右肢体、上下肢体分离动作的时候,往往我们会发现舞者的“协调性”丧失了。通过视觉学习动作的“长处”(模仿),在需要进行身体的自然协调表达时变得捉襟见肘。体态律动的挥拍结合“卡农”技法,有助于形成左右肢体、上下肢体的协调,让信息的输入源不再是视觉而是听觉,舞者从视觉的模仿转变成对身体的掌控。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体态律动在我国艺术教育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师资力量的不足。目前具备体态律动教学能力的教师相对较少,亟须进行相关教师培训。其次,学校在音乐教学资源和硬件设施上的投入仍需加强,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制约了体态律动的普及。虽然有“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支撑,但在新课标艺术课的实施中,仍需加大对农村中小学薄弱地区艺术课教师的全覆盖培训。此外,社会对这一新兴教育方法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和推广体态律动的教学理念和优势。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探寻体态律动的哲学话语体系,廓清我国传统乐、舞的身体性塑造论,全面考察西方体态律动的发展情况及实践模式,进而构建以艺术教育中的“创、演、动、说”、以表演中的“舞动、乐动”为内容的中国体态律动实践范式,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审美、中国形态思维、中国艺术表达的体态律动理论体系。

  (作者谢呈系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祁婧丹华系中国儿童中心兴趣培养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