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乐平台:
科技赋能的新业态和专业化探索的新挑战
栏目:观察
作者:李小莹 舒延 欧阳欣怡 方映媛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新近发布的《全球音乐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音乐产业营收增长10.2%,自2015年止跌回升至今,全球音乐产业已经连涨9年;以流媒体为代表的数字音乐收入增长约10.3%,占全球录制音乐总收入达67.48%,显著超过实体音乐。其中,作为世界第五大音乐产业市场的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长25.9%,是世界前十大市场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在此背景下,数字音乐已超越实体音乐成为音乐产业的重要支柱,关注和研究中国数字音乐平台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于中国音乐产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字音乐+”融合发展

  当今音乐的传播和储存形态已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特别是随着文娱行业市场规模的大幅发展,作为文娱内容生态内的关键一环,数字音乐与其他文娱产业的联动为其发展模式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正是由于政策和资本的利好,数字音乐产业当下与未来的发展都被市场所看好,同时作为泛娱乐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也吸引头部互联网企业纷纷纳入布局,市场面临愈发激烈的竞争状况。

  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竞争状况相对复杂,自进入版权“非独家”时代以来,各大版权方已广泛采取直接授权的合作方式,数字音乐市场的进入门槛显著降低,竞争态势更加激烈;同时,因市场需求多样化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创新机会也为主打短视频的非传统音乐平台创造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竞争策略方面,不同的数字音乐平台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吸引用户和增加市场份额,平台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成为关键。

  随着数字音乐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以短视频音乐为代表的“数字音乐+”服务平台,作为数字音乐市场份额的另一大分支,使得音乐消费媒介正在进行迁移,用户们正在从“传统数字音乐平台”向场景化“数字音乐+平台”迁移。以快手等平台发布的数据为例,用户在短视频中使用背景音乐的频率极高,有3.4亿用户发布了106亿条带有BGM(背景音乐)的短视频。其中,超过10亿次播放量的BGM数量达到515首。这些数据表明,音乐短视频已经成为融媒体时代音乐内容传播相当重要的渠道,在数字音乐市场中的规模和潜力不可小觑。

  在数字音乐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下,数字音乐平台由传统单纯的“听”发展成为更加多样的平台布局,将音乐融入长短视频、游戏玩法、资讯节目等,呈现多元的音乐结合方式。

  数字音乐平台以用户需求的多元化为导向不断探索,已开拓为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多样化平台发展格局。当前,数字音乐平台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音乐在线播放功能为主的传统数字音乐流媒体平台,例如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二是将音乐与短视频进行融合的短视频音乐平台,例如抖音、快手等;三是结合音乐播放和传播等多种功能的社交性音乐平台,如哔哩哔哩等。时至今日,这三大类数字音乐平台基于用户需求和多样的产品功能设计,其分类边界逐渐趋向模糊,在产品功能上呈现出相互融合与借鉴的综合性和同质化态势,各平台侧重点的不同则导致每个平台独特的定位点,从而表现出“数字音乐+”的平台特点。

  正如当下火热的短视频平台,基于其出色的音乐传播能力已经在数字音乐产业进行布局,并依借其短视频媒介特色下设流媒体音乐应用,如字节跳动旗下的汽水音乐。这种平台发展的融合化趋势进一步加剧了数字音乐市场的竞争,以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非传统数字音乐平台正在贡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基于数字音乐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及数字音乐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许多平台敏锐挖掘出数字音乐的广阔前景,纷纷开拓“数字音乐+”的平台功能,不仅观照音乐传统的“听觉”意义,更是将“视觉”元素依照各自平台的优势发挥所长,正如凭借短视频、综合视频社区以及游戏开拓出“数字音乐+”的融合发展新态势。

  二、AI赋能平台新玩法

  在数字音乐平台的发展历程中,除了平台间的相互学习和融合,行业的目光已经转向一个全新的领域——AI音乐产业。2023年标志着AI大模型的崛起,其影响力遍及各行各业,数字音乐平台亦不例外。把握这一技术革命的机遇,传统数字音乐平台通过整合AI技术与自身核心优势,创新推出AI音色、AI歌曲、AI制谱和AI制作等多样化功能,实现了音乐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音乐产业的应用正变得日益广泛,众多音乐应用程序开始利用AI进行创新。AI不仅辅助音乐的生成和编辑,还能模拟演奏,极大地扩展了音乐创作的边界,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

  各大平台通过将数字音乐与先进的科技相结合,已经能够利用AI仿真音色,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科技歌曲”。此外,一个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全面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也已经建立,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音乐体验。

  (1)“全AI”歌手带来革命性变化

  “全AI”歌手,这一概念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分析和学习大量音频数据中真实歌手的声音特征、唱腔和风格,进而创造出新的音乐作品。这些AI歌手能够模仿或创造出与真实歌手相似的声音和演唱风格,为音乐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曾经,AI音乐创作仅限于作曲领域,但如今,技术的进步已经允许AI模拟和混合歌手的声音,制作出完整的曲目。2023年,“AI孙燕姿”在b站的走红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凭借其独特的音色和唱腔,“AI孙燕姿”成为AI音乐界的宠儿,无论是流行、古风、摇滚还是“魔性”曲风,都游刃有余。这一现象背后,是AI在音乐创新方面为大众带来的惊喜。

  在AI歌手不断涌现的2023年,网易云音乐也在深化AI技术在音乐生产、消费、推荐等全流程的应用。在生产端,网易云音乐推出一系列辅助音乐创作的工具,这些工具覆盖音乐人创作的全流程,降低了音乐创作的门槛,并帮助音乐人提高了创作效率。在消费端,网易云音乐推出的“私人DJ”功能,通过智能推荐讲解,提升了用户的听歌体验。同时,网易云音乐还强化其AI赋能的推荐算法,进一步提高了音乐生产与消费环节的连接效率。2023年,通过平台推荐的音乐播放量占比持续增长,显示了网易云音乐在算法推荐方面的领先地位。

  (2)“AI帮你唱”的神奇魅力

  QQ音乐最新推出一项结合音乐与科技的特色功能——“AI帮你唱”。这项创新玩法仅需简单两步,即可让用户体验到AI的神奇魅力。

  首先,用户根据屏幕上的歌词提示,演唱几句,系统便能够捕捉并生成用户独特的音色。紧接着,只需一键操作,即可生成一首专属于用户声音的歌曲。完成声音取样后,用户便能够“演唱”多种风格的歌曲,包括说唱、民歌、摇滚等,甚至可以跨越语言障碍,演唱韩语、英语、粤语等多种语言及方言歌曲。

  “AI帮你唱”功能还支持一键分享,让用户能够轻松与朋友共享自己的歌声和AI音乐的乐趣。此外,AI音色魔法师还能基于用户的音色,一键生成多种个性化音效,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音乐体验。

  (3)AI“音乐魔法”的新功能

  酷狗音乐推出一项名为“音乐魔法”的AI音乐新功能,它允许用户通过一键操作,将喜爱的歌曲转换为多种不同的音乐风格。这项技术可以轻松地将歌曲改编成钢琴曲、DJ风格、清唱效果、伴唱等多种形式。例如,“变DJ”带来动感十足的节拍,“变钢琴”赋予旋律以优雅气质,“变尤克里里”带来治愈系的轻松氛围,“变骨笛”满足国风爱好者的听觉需求,“变清唱”让听众专注于歌手的嗓音魅力,“变伴奏”则为KTV爱好者提供尽情演唱的机会。通过“音乐魔法”,用户可以享受到多样化的视听效果,领略AI演奏家的独特魅力。

  在对酷狗音乐用户的随机采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用户都体验了这一功能,并对其娱乐性和趣味性给予积极评价。一些用户表示,AI改编后的歌曲在听觉上同样悦耳动听。然而,也有用户认为,某些AI改编的作品可能会失去原曲的独特韵味。例如,当用户将凤凰传奇的歌曲《奢香夫人》通过AI改编为唢呐版本时,歌曲便增添了“民族乐器”的特色,为听众带来更加丰富的听觉体验。而歌曲《说散就散》的唢呐版本以其独特的改编风格,为听众带来别样的感受。

  (4)AI音色制作人“复刻”用户声音

  2023年初,酷狗音乐通过其“凌音引擎”推出AI音乐神器“音色制作人”。这项技术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一键操作“复刻”自己的声音,创建个性化的AI声库。用户不仅能够演绎各种高难度曲目,还能跨越语言障碍。例如,即便不会粤语也能演唱粤语歌曲,或者即便音准有瑕疵也能呈现出悦耳的歌声。

  此外,酷狗音乐的AI音色制作人功能进一步升级,利用AI技术实现了伴奏乐器的自由编辑。用户在多音轨模式下可以自由调整各个乐器的配置,控制人声与伴奏的相对位置,甚至可以移除任何不想要的配乐元素,从而获得深度的沉浸式音乐体验。

  尽管AI音乐在技术层面展现出较高的完整性,与其他音乐产品或AI产品相比,它在情感表达上仍具有其独特性。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核心在于传递情感。目前,由AI音色制作人生成的作品虽然结构完整,但在情感的深度和丰富性方面还有待提升,音乐的表现力相对平淡。

  (5)乐器演奏爱好者的“AI智能曲谱”

  酷狗音乐的AI智能曲谱功能为乐器演奏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自2021年推出以来,这项功能已经允许用户获取当前流行歌曲的钢琴谱、吉他谱、尤克里里谱等多种乐器的曲谱。用户只需在歌曲播放页面选择“查看曲谱”选项,即可立即访问所有可用的曲谱,省去了手动扒谱的繁琐过程。

  酷狗音乐的曲谱社区活跃着众多曲谱达人,他们定期上传新的曲谱,丰富了平台的资源库。对于那些在平台上找不到所需曲谱的用户,酷狗音乐还提供了“去求谱”功能,允许用户向社区求助,获取他们所需的曲谱。

  当前,酷狗音乐的曲谱质量呈现出多样性,既有适合初学者的简单版本,也有适合进阶演奏者的复杂版本,包括五线谱和简谱两种格式。根据用户反馈,这一功能显著减少了弹唱爱好者的扒谱时间,提高了他们的音乐学习效率。然而,也有专业用户指出,部分曲谱可能过于简化,主要包含基础旋律和和弦,缺乏深度和复杂性。为了满足不同水平用户的需求,平台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提升曲谱的质量,提供更加丰富和专业的曲谱资源。

  三、民族音乐创新传播

  在音乐类型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数字音乐平台已成为音乐传播和推广的核心渠道。这些平台的运营者和策划者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与音乐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发展的必要性。他们不仅积极邀请音乐人创作并推广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国风歌曲,还致力于开发全新的民族音乐风格。这体现了数字音乐平台以传统文化和音乐为根基,结合流行音乐和互联网技术,构建起独特的平台特色和优势。

  以QQ音乐为例,该平台近年来专注于细分垂直领域,利用其平台优势,推出多个传统文化与音乐融合的项目。在中国原生民歌节举办期间,QQ音乐作为音乐合作平台,精心策划并制作专题页面,并推出“民歌猜歌挑战”这一互动活动,让用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民歌知识,感受国乐文化的魅力。

  网易云音乐则致力于推动中国原创音乐走向世界,是国内较早系统性支持国风音乐的平台之一。网易云音乐曾推出“国风堂” “恋恋故人难”等自制国风企划品牌,并通过举办“国风极乐夜”等大型国风音乐主题活动,不断支持国风音乐的发展,成功打造了《杨花落尽子规啼》《吹梦到西洲》等多首优秀的国风作品。

  酷狗音乐推出的国风新品牌“国风新语”,旗下包括“现在·国风”“乐舞雅集”“酷狗首场会”等多个子品牌。依托酷狗音乐、酷狗直播等平台,酷狗音乐打造了一个集原创音乐、跨界直播、线下演出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国风音乐服务模式,并提出从“听、看、创”三个方面全面进军国风领域的发展战略。这种策略吸引许多青年用户,激发了他们对中国风的兴趣,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关注国风音乐。

  国风音乐的推崇不仅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创造力的融合,更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各大数字音乐平台通过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和项目。这种数字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对我国音乐市场和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数字音乐平台的专业化探索

  随着数字音乐平台的多样化发展,我们应当拓宽视野,关注那些专注于特定音乐领域的平台建设与成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主流数字音乐平台在音乐内容和订阅价格上趋于同质化。为了吸引用户,各平台都在寻求差异化的优势。

  腾讯音乐通过探索AI等新兴科技,网易云音乐致力于改善用户体验以彰显人文关怀,而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则通过增加丰富的音乐内容来吸引观众。苹果音乐也另辟蹊径,于今年年初推出专为古典音乐爱好者设计的独立应用程序“Apple Music古典乐”,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其独特的服务能力,也满足了古典音乐市场的需求。

  “Apple Music古典乐”在中国推出了本地化版本,订阅用户可以免费下载,享受超过500万首曲目的全球领先古典音乐流媒体曲库。该应用收录超过20000位作曲家的120000余部作品,包括400000多个乐章。尽管古典音乐的流媒体服务可能不会直接带来大量新收入,但它有助于提升其差异化竞争力,并挖掘古典音乐人群的消费潜力。据行业人士分析,古典音乐爱好者通常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他们的平均收入和购买昂贵收听设备的可能性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这种依托大型流媒体数字音乐平台,专门针对专业古典音乐领域推出的全新服务模式,填补了当前市场需求的空白,并拓宽了数字音乐平台的视野。与此同时,我国2011年上线的“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官方App,作为国内领先的古典音乐资源平台,虽然提供了丰富的中外音乐唱片、音乐纪录片、高清演出实况以及高品质音乐会线上直播等功能,但与“Apple Music古典乐”相比,在曲库量、作品版本、音质和智能搜索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这也是我国数字音乐平台在专业化探索方面所面临的新挑战与机遇。

  综上,在数字化浪潮中,我国音乐产业迎来全面转型与发展。首先,随着文娱行业的蓬勃发展,数字音乐平台不再局限于音乐播放,而是与多元娱乐形式如短视频、游戏和资讯节目等深度融合,开辟了全新的发展路径。中国的数字音乐市场尤为活跃,版权“非独家”时代的到来让市场更加开放,短视频音乐平台的兴起更是引领了“数字音乐+”的新潮流。其次,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为数字音乐平台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人工智能不仅辅助音乐创作,还能模拟演唱和演奏,为用户提供新奇的体验。此外,数字音乐平台在差异化和专业化探索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这也为数字音乐平台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考。

  (作者李小莹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音乐传播教研室主任,舒延、欧阳欣怡、方映媛系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