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犹未晚,时逝亦可追
——从电影《阿莫阿依》里的时间意象谈起
栏目:观察
作者:王萍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阿莫阿依》海报

  电影《阿莫阿依》取材于马边彝族自治县开展创新扶教工作的现实举措,讲述了辍学七年后成为“大龄学生”的阿莫阿依,在“桐华培优班”的帮扶下重建学习信心并找到自己梦想的故事。故事以辍学的七年为时间分割线,通过对大小阿依求学经历的回望,完成了对时间意象的建构,凸显了“桐华培优班”的创新举措帮“大龄学生”补偿失去时间的意义。

  在流淌的时间里建构一个彝族家庭的日常

  故事从马边彝族自治县一个普通彝族家庭的日常生活拉开序幕。年迈的奶奶,辛勤劳作的妈妈,外出务工的爸爸,少不更事的妹妹,嗷嗷待哺的弟弟,这是主人公阿莫阿依的家庭情况,也是千千万万个彝族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家庭现状。

  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属于山地地貌,山岭相间,海拔高差悬殊。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彝族人民在高山峡谷之间散居的生存现状,也造就了大多数彝人在交通不便的条件下只能于山地谋生的生活现实。影片用大量的远景镜头展现了阿依一家的生活环境和行动空间,画面隽美,意蕴悠长。房屋、人物常常被置于山林之中,既真实呈现了故事发生地的山野风貌,也给予了观众辽阔的视觉感受。山峦的线条为对角线构图提供了便利,在增添画面生动气韵的同时,也引导着人物的行动路线。画面中,背着玉米秆的妈妈,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沿着山坡向下走。劳作了一天的女人,正顺着山道回家。而另外一组镜头中,头戴安全帽、背着背篓的爸爸,沿着山路向上走。在外面工地上辛苦了一年的男人,正带着满面风尘回家。这两组镜头的比照极具联想意味,弯弯曲曲的道路在山间盘旋,辛勤劳作的男女在山路上来来回回,始终不忘的,是家的方向。

  爸爸长年在外务工,家里的大小事务都落在了妈妈身上。而小小年纪的阿依,已经开始帮妈妈干很多活。镜头追随着阿依的身影,背着弟弟的阿依,喂猪的阿依,捣辣椒的阿依,和奶奶一起烤土豆的阿依……一个早早就参与家庭劳作的女孩形象已经布满画框。影片开篇对阿依一家日常场景的描述着墨较多,因为这是无数静静流淌的时间里阿依的生活常态,也是观众理解贫困山区义务教育工作普及困难的根本前提。

  贫困,曾是凉山地区大多数人民生存生活的现实境遇。然而,影片并没有刻意渲染贫困的苦难感受,而是用较多的客观镜头去呈现阿依一家质朴的生活状态。劳作的同时,人们也有自己的精神寄托。彝历新年来临之际,彝人会穿上民族服装洒水祈福。回家过年的爸爸,也会领着孩子们一起用猪肝猪蹄泡过的酒祭树。草木有情,以果实哺育人;人亦有感恩之心,遂以酒水敬祭生灵。影片中的彝族人民有苦有乐、有酒有歌,就像奶奶时常弹拨的口弦,铿锵的乐声中承载着对现实的讲述与对未来的希望。

  逝去的时间与被抑制的愿望

  背着弟弟帮家里干活的阿依,转眼就到了上学的年纪。校长苦口婆心,老一辈的人吃了不读书的苦,但孩子们不能再吃这个苦。而上学,就意味着有了改变未来的希望。影片中的人物对白以彝语为主,就连插曲,也充满了原生态的气息。在“甘甘翻山越岭找羊”的歌声中,阿依也开启了自己翻山越岭的求学之路。对于家住高山之上的阿依来说,上下学走过的漫长山路不是苦,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是苦,短暂的一年级求学时光,竟是阿依最充实快乐的日子。

  然而,当上学的快乐与帮妈妈分担家务相冲突时,懂事的阿依不得不压抑了自己的愿望,主动辍学分担家务以减轻妈妈的辛苦。其实,阿依求学之路的不畅,早就在镜头画面中埋下了伏笔。那个由背娃娃的背带改制而成的书包,既是阿依家庭贫困程度的真实写照,也昭示着父母并不重视女儿读书的深刻现实,更成为阿依无法放下家庭负担的一种预示。作为父母的第一个孩子,阿依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所以,当阿依到了适龄阶段需要入学时,她以往承担的家务竟成了这个家庭中无人接续的一环,也成了她自己无法放下的重担。

  层峦深处,高山之巅,彝族人民固守着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外界的日新月异对阿依一家来说,只呈现为物质条件的变化,却很难激起他们生存观念、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影片中,前景后景的设计增添了画面层次,也丰富了镜头的表意空间。多次以背景形式出现的电视机,隐喻着时间对这个彝族家庭的影响——闪着雪花点的黑白电视变成了宽屏的彩色电视,喜欢看电视的小孩从妹妹阿西变成了淘气弟弟阿布,而走着山路回家的爸爸,也变成了骑着摩托车的爸爸。影片中对七年时间的处理只用了一段文字来交代,但观众们心知肚明,七年是一段不短的时间,足以让幼小的阿依长成为少女阿依。在那些逝去的时光里,背着弟弟的阿依变成了背着箩筐的阿依,而丝毫没有改变的,是阿依在家庭里参与劳作的现实图景。至于读书,已经成为阿依深埋于心的念想。教室里的欢笑,老师的呼唤,都只能回荡在阿依的梦里。

  吉克布格这个人物形象的设立,意味着阿依在父母的安排下,即将步入婚姻阶段;同时也意味着,无数彝族女孩就是这样长大,然后开始重复妈妈的人生轨迹。她们带大弟弟妹妹,帮着家里干农活,结婚后生儿育女,逐渐承担起照顾一个家庭的重任。影片开头,背着箩筐沿着山坡回家的身影是妈妈;而在七年的辍学时光中,这个背着箩筐下山的身影逐渐变成了阿依。此刻,重复蒙太奇的运用,不仅真实呈现了那些逝去的时间里阿依每天承担农活的琐碎日常,也强化了影片中建构的朴实、勤劳的彝族女性形象。更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旨在用这些高度重合的镜头画面,揭示一代又一代彝族女性正不断重复命运的深层寓意。

  作为补偿的时间与逐渐修改的理想

  弟弟阿布的课本,唤醒了阿依对书本的渴望。帮弟弟写作业的阿依,教弟弟念拼音的阿依,辅导弟弟做题的阿依,在弟弟睡着以后还翻着课本的阿依……影片中这一系列鲜活的画面,让人们逐渐将眼前这个期盼书香的大阿依形象,与七年前在教室里快乐学习的小身影慢慢重叠。原来,在那些逝去的时间里,学过的知识已牢牢印刻在阿依的心底,而对读书的渴求,也从未被阿依淡忘。

  扶教工作队的基层走访,为阿依的命运带来了转机。十四五岁的阿依,能以复学的身份,重新回到明亮的教室。七年前阿依初上学时,只能背着由背带缝制成的书包。待到弟弟阿布上学时,爸爸带回了一个男孩用的书包。在读书这件事上,父母对男孩女孩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差别。而这一次,在扶教工作队的帮助下,阿依和妹妹阿西,也拥有了自己的书包。书包作为本片中承载着教育观念的符号,其寓意得以再次凸显。

  然而,大龄学生的返校复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议题。五六岁甚至七八岁的年龄差,既是孩子们需要克服的心理问题,也是摆在教育工作者和政府工作人员面前的现实难题。面向全县“大龄低级”学生设立“桐华培优班”,集中县里优秀的师资力量,自编教材,分段分层教学。这一创新举措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大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差异的问题,更显现出帮助大龄学生补偿他们失去时间的意义。那些因为交通不便、家庭困难而错失的学习时间,在科学的课程设置以及多样化教学模式下,正在一点一点被追回来。

  “桐华培优班”的创建,为影片主人公阿依带来了确立梦想的契机。在“桐华培优班”和吉克布格成为同学,可以称得上是影片中比较戏剧性的一个情节设计。互闻其名的少男少女,在扶教工作队的务实帮助下,避免了陷入早婚早嫁的困境,拥有了重新定义未来的可能。吉克布格,曾以厨师为理想的男孩,当他大声喊出“我要修改理想”时,这段具有补偿性质的时间已经帮他找到了自信。而阿莫阿依,当她站在新建的谷溪小学校园里时,她的理想也有了触手可及的意义。

  《阿莫阿依》以时间为板块,通过几近白描的手法,将马边彝族自治县在创新扶教工作中帮助大龄学生改变人生的故事娓娓道来。影片结尾处,盛开的珙桐花犹如正待展翼飞翔的白鸽,承载了人生的美好与希望。这一引人遐想的画面也赋予了“桐华培优班”补偿时间的动人意象:高山之巅的珙桐,花期虽晚,但终将盛开;而错失时间的大龄学生,起跑虽迟,一样也能追逐梦想、奔向远方。

  (作者系成都理工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