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是身体上的动态展现,更是文化、情感和思想的抒发。然而长期以来,受“重技术轻艺术”传统观念的影响,舞蹈教育往往倾向于身体技能的培养,忽视文化与理论的重要性。基于此,艺术学理论可凭借其广博的艺术视野和深厚的学术滋养,为舞蹈教育注入理论内涵,有助于拓宽学生认知边界,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深层次内涵的挖掘和探索,培养出更具创造力和文化深度的舞蹈教育家和舞蹈艺术家,推动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
树立“大舞蹈观”的教育理念
国内舞蹈事业起步较晚,本身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较为落后,加之传统艺术技艺第一观念的根深蒂固,使得我国舞蹈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某些方面不尽如人意,舞蹈理论的学科建设更是有很大提升空间。近年来,“艺术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使得“舞蹈学”的学科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慕羽就曾表示,“我们应当保持一种‘大舞蹈观’,更为敏锐地发现社会发展变革中与舞蹈相关的诸多事象”。这一理念强调舞蹈教育不应只关注舞蹈动作训练与舞蹈技能培养,而应将舞蹈置于更广阔的文化、社会和艺术背景下展开研究,这与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宗旨不谋而合。
一方面,艺术学理论强调艺术作品与文化背景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意味着在舞蹈教育中,需要坚持“大舞蹈观”,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舞蹈作品,深入理解其背后反映的文化特征、社会背景等内容。另一方面,在“大舞蹈观”的教育理念框架下,舞蹈被视为政治表达和跨文化交流的有力媒介,不仅能够通过创作和表演来审视和批判社会与政治问题,而且可跨越语言和地域界限,成为不同国家之间理解和交流的桥梁。基于此,应以“大舞蹈观”的教育理念推进舞蹈教育的艺术学理论建设,助力舞蹈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跨学科性也是艺术学理论的重要特征。在当前“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更应坚持“大舞蹈观”的教育理念,推进舞蹈教育与戏剧影视学、美术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实现舞蹈教育的互融互通互鉴。
建设舞蹈艺术学理论专业课程
舞蹈艺术理论课程是舞蹈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开拓学生思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艺术学理论共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基础理论研究,由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这“三驾马车”共同建构,这也是艺术学理论最核心的学科价值所在;第二层级是艺术学与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结晶,虽是衍生分支,但在学科研究中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在该理论框架下,舞蹈教育需整合舞蹈理论、舞蹈史以及舞蹈批评三重目标,同时又要以跨学科思维实现美术学、文学、人类学等的交叉融合,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艺术理论知识框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方面,艺术理论课程强调艺术审美的融会贯通和理论逻辑性。建设舞蹈艺术学理论专业课程时,应通过整合贯通古今、融通中外的各种舞蹈风格、流派、经典作品,构建集舞蹈理论、舞蹈史和舞蹈批评于一体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内容涉及西方芭蕾史、中国舞蹈史、经典作品评析、舞蹈鉴赏等,拓展舞蹈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基于艺术学理论的跨学科特征,舞蹈教育应积极建立与美术学、心理学、人体运动学等学科院系的合作,共同开发以舞蹈专业为核心的跨学科课程,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丰富和深化舞蹈教育,以此开拓学生视野和思维,促使学生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界限,创造出既独特且有深度的舞蹈作品。
培养舞蹈艺术学理论专业师资
在既有的舞蹈教育体制下,舞蹈教师通常更专注于舞蹈技巧和动作的教学,这种以技术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极易造成教师知识体系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学理论课程的综合性、理论性较强,不仅需要教师全面掌握中外艺术知识、历史、原理等相关内容,而且还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艺术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阐释艺术现象、解决艺术领域现实问题,加之艺术学理论的人才培养基本以硕士、博士为主,因而引进具有深厚艺术学理论背景的专业师资,或鼓励舞蹈教师继续深造学习是推进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一方面,艺术学理论专业教师通常在理论研究与学术研究方面具有很深造诣,而且对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有着准确理解。因此,学校应实施全球范围内的招聘计划,吸引国内外拥有丰富教学和研究经验的舞蹈专家加入教学团队,并为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同时,与国内外著名舞蹈院校和艺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访问学者计划、联合研究项目等凝聚师资力量,为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行动力。另一方面,学校应将工作重点集中在校内舞蹈教师的培养方面,制定内部师资培养计划,鼓励优秀的舞蹈教师通过攻读高级学位或参与专业研究项目继续深造,有效提升舞蹈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艺术学理论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不仅可为舞蹈教育提供新的指导和启发,而且为舞蹈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可能性。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艺术学理论与舞蹈教育的紧密结合,必将引领舞蹈教育朝着更加丰富、多元和创新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惠州学院讲师,本文系惠州学院2021年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惠州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师范类专业认证”视阈下传统舞蹈的新时代现代性创编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教研教改项目号:X-JYJG202107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