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看来,广播连续剧《此生只为你》是一部为景德镇立传的作品。3集的篇幅里,这部剧巧妙地把瓷都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以及千年窑火煅烧出来的文化自信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集,陶瓷考古专家“刘老师”的自行车把听众带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在一处铺设地下电缆的施工现场,“刘老师”用身体挡住了正在施工的机械,因为他在挖掘机下暴露的地层中,看到了一条亮晃晃的条带,那是御瓷的碎片,“是景德镇的历史,是中国的文化”。于是,“在地下沉睡了数百年的,厚达4米的瓷片层得见天日”。简洁的叙述,不仅把景德镇御窑遗址的发现过程及其价值生动地呈现出来,更是通过高钧红的不得不离开对景德镇当时的状况进行了反思。“行业古老,产品古老,经营者古老,与变幻起伏的市场、层次丰富的消费需求脱节”,导致千年前的全球奢侈品成了地摊货。“因工匠精神而名扬天下,也因工匠精神而自我封闭,缺少对外界变化的感应”……“刘老师”和高钧红都在思考“景德镇该怎么发展?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第二集,“刘老师”的自行车又把听众带到了几十年后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国际陶瓷艺术研讨会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艺术家。带着海捞瓷片来景德镇复烧的德国教授汉克,感叹景德镇的神奇,用景德镇的配方、工艺亲自烧制了印有家族徽章的杯子;一心向往“景德功夫”的美国青年乔纳森在景德镇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勺子乔”;还有日本的艺术家阿部旅、法国的艺术家艾拉以及中国台湾姑娘陈星稀等等,他们都如朝圣一般来到这座城市。多元、包容的景德镇在“与世界对话”中重新闪耀。
第三集的场景是创意集市。年轻人在这里交流、碰撞,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泼泥嘉年华”却仿佛一场大聚会……这部“景德镇传”的调子由沉重转为欢快,给听众的感觉是越来越青春,而这正是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的真实写照。
剧中众多的人物里,“刘老师”和李德馨会让听众联想到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新园和三宝国际陶艺村的创建者李见深。前者以瓷为信仰,在景德镇这片土地上深耕,用一个个研究成果、一部部学术著作把世界的目光吸引过来,让世界重新看见景德镇。他代表的是一种守护传承的力量;后者受景德镇的水土滋养,又去往海外学习、发展,再回到景德镇,他代表的是一种开放、融汇的力量。
高钧红不舍地“出走”和宋隐青坚定地奔赴也是剧中意味深长的安排。作为“刘老师”最得意的弟子,面对20世纪80年代初瓷都古老、封闭、黯淡的状态,高钧红意识到“一千年前,世界向中国学习,现在我们也应当向世界学习”,所以,拜别恩师远赴西方,去看外面的世界。而宋隐青,伦敦艺术学院毕业的海归,因为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瓷和德国麦森公司历史陈列馆的序言中“瓷器源于中国,我们深深感谢景德镇”这句话,他对陌生的景德镇充满敬仰,于是不远万里归来“朝圣”,后来更是不顾父母反对,留在景德镇当了一名在创意集市“摆摊”的“景漂”。其实,无论是高钧红带着对景德镇的爱“出去看世界”,还是宋隐青朝圣般“漂”在景德镇,对于千年瓷都都是一种奔赴。
正是这所有的力量和所有的奔赴加在一起,让景德镇焕发出了新的光彩,让世界听到了景德镇的心跳、看见了景德镇的美好。
“火神”是这部剧中一个关键的存在。500年前,他慷慨赴火,以骨作薪,烧成了绝世大龙缸。500年来,景德镇人一直都崇敬地供奉着这位风火仙师。他就是景德镇工匠精神的代表。而在这部剧中,他不仅以“上帝视角”观照着这座城市,回忆着她的过往,惊诧于她的变化,更是穿越而来,请小画师宋隐青为自己绘制了一只山栀子花的瓷枕,完成了夙愿。或许编导也是在以这样一种安排让风火仙师与500年后的人们一起分享瓷都今天的荣光。
因“瓷”而生、因“瓷”而名、因“瓷”而兴。景德镇的故事里不仅有着“窑火千年,孕育瑰丽陶瓷文化;碧海帆路,远播璀璨中华文明”的辉煌过去,更有着在守护传承中“活起来”,在融汇创新中“潮”起来,在开放“对话”中强起来的精彩当下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