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秀瑶族银饰造型语言与活态价值传播
栏目:观察
作者:林樱子 陈芃宇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有茶山瑶、盘瑶、花篮瑶、坳瑶、山子瑶5个支系,各支系族源、语言、风俗、服饰各异。各支系在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观念中逐渐形成独特理念与多元化艺术互融共通的银饰造型语言,其造型艺术特征承载着地域民族迁移史、群族识别标志等民族文化内涵。传世银饰兼具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金秀瑶族自治县内至今保留着银饰的活态民俗传承。

  瑶族银饰也称为“瑶银”,银饰是瑶族民族文化及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形式。瑶族银饰按佩戴区域可分为头饰、胸颈饰、手饰、腰间配饰等;按装饰造型类型可分为:花草纹、动物纹饰、几何纹饰等,造型特征包含抽象性及具象性。工艺制作包含浇铸、锤揲、焊接、镶嵌、炸珠、花丝等。传统的瑶族饰品原料主要采用的是通过古法银提炼后形成的“瑶银”,可用流通银币进行熔解再造,当代则多用国库银为原料,瑶银原料含银、铜、锑、铝,为银合金。

  一、广西金秀瑶族银饰历史与活态价值

  明朝初年,瑶族、壮族始迁徙至今广西金秀县境内居住,瑶族族群为躲避战乱,将流通银锭打造成方便携带的银首饰。据《皇清职贡图》记载,清中期瑶族服饰不同支系与不同地域差异较大,清代随着货币流通和金属工艺的发展,民族银饰造型艺术百花齐放。新中国成立初期,瑶族各支系与汉族通婚,银饰作为贵金属承载着民俗价值。上世纪50至80年代,白银饰品作为广西少数民族特需日用品,国家开设专项扶持政策。如今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县城,已形成了专门为当地少数民族加工制作银饰的银铺,赓续着银饰民族文化。

  美国民俗学家凯瑟琳·扬提出“身体民俗”(Bodylore),探讨有关身体的民俗或知识,特别是身体如何参与构建社会意义。民俗行为文化的内蕴与环境心态文化交互融合、滋养,生成千姿百态的民风民俗,活态传世银饰是民俗族群重要的文化现象。广西金秀县瑶族传世银饰活态价值隐藏着各支系特定的社会心理意识、族群意识、女权卫护意识、婚姻恋爱意识等。金秀瑶族造就这一文化现象的深层动因则是瑶族先民固有的崇尚自然的理念和佛道观,瑶族原没有本族文字,瑶银作为贵金属,造型和活态传承方式随着年龄、性别、身份、仪式、节庆的不同也会存在差异,在不同民族民俗环境中,银饰的艺术造型重塑并记录着族群社会价值观,又体现着银饰佩戴的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活态生态,化育出反映价值观念的心态文化和行为文化,银饰的活态传承方式并非社会标准。

  二、活态银饰的造型表现与传播

  金秀“瑶族服饰”与“瑶族织绣技艺”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金秀县“瑶文化”发展的文化基因,激活金秀瑶族银饰的生命力与创造力,需从银饰活态的造型逻辑中找到银饰艺术的文化因子。

  1.活态银饰造型特征与思考

  (1)装饰性

  银饰作为人体装饰,其装饰性包括二维平面装饰和三维半立体装饰。银牌八角纹中心突起造型,以瑶王像或瑶王印为设计,周围装饰的突起的点代表围绕瑶王身边的瑶族人,中心放射式造型表现四面八方的支系汇聚到此,八角纹装饰图案四射的八角装饰寓意着无际的天空和光芒万丈的太阳。当地老人还认为这是金秀当地种植的八角花,八角纹与几何纹样的组合造型,代表瑶族同胞依山傍水的生活常态。

  (2)具象性

  瑶族先民将自然崇拜具象化,形成神、人、龙、马、麒麟、飞鸟、蝴蝶、鱼虫、蝙蝠、鹿、花草、竹子、蕨菜等造型。茶山瑶龙头镯龙头造型是具象性的代表,龙头雕刻包含龙角、龙眼、龙鼻、龙嘴、龙齿、龙麟等,龙身镯体造型含棱形和内平外圆不规则造型(当地又称为“泥鳅背”),或如龙骨的整体造型,龙头镯以长形银料锻造雕刻非闭口式造型,故硬度较高,两龙绕环相对。当代龙身錾刻二维图案,包括织锦、龙鳞、花草纹等图形。六边形龙身,则以每个龙身长形为单位雕刻不同组二维装饰图案造型,龙头镯龙头与龙身交叉处饰太阳或圆圈图案,以瑶王像或瑶王印为设计将造型永恒性与装饰性融入设计。

  (3)象征性

  茶山瑶头饰以几何造型为主,内雕刻装饰纹样,用圆形代表太阳,半圆弧形代表月亮,倒梯形代表大地,银饰形状弯曲似牛角,当地道公不吃牛肉,可能与牛图腾信仰相关。茶山瑶银饰簪刻或半立体装饰漩涡状造型也称为波浪纹(圆圈纹)或云纹(卷云纹),此纹样是茶山瑶跋山涉水迁徙的记录,其银饰造型造物观是道教崇尚自然的象征性体现。

  2 .思想观念引发的造物意识

  (1)民族信仰与造物意识

  少数民族的主观造物能力是集民族生产生活“艺术源于生活”的体验发展而来。人类学家戴维·科尔泽认为:“没有仪式和象征符号,就没有民族。”民族信仰存在于主体意识中,由个人逐渐形成群体而形成集体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行为,民众行为参与各种仪式,通过模式化、序列化的行为形成民族文化信仰,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和信仰的重要民族装饰艺术符号。金秀瑶族各支系信奉的神祇大致分人类始祖神、自然神、民族神、祖先神、保护神、祖师神、神兽等七类,金秀瑶族自治县五个族系普遍认为瑶族人民是伏羲兄妹的后代。银饰活态传承与造型发展集合了基础研究与应用型研究,其造型艺术的演变与服饰造型、社会生产与发展息息相关。

  (2)佛道观与造物意识

  明代至新中国成立前,金秀瑶族以石牌制维系族群统治,道教思想深入瑶民日常生活,幼儿银饰器物也包含了思想意识层面的祝福寄托。金秀瑶族艺术造型主要是道教思想的外在物化。现留存金秀自治县博物馆幼儿银制神像帽(亦称公仔帽)已无法追查其瑶族支系,苏德富、刘玉莲编撰的《茶山瑶研究文集》中记载着详细的幼儿神像帽的使用,与金秀县瑶族博物馆馆藏帽子造型相似。帽檐贴有十八个银制神像,居中的神像是长须老人,两旁分饰八仙神像,帽饰后方饰缩小版小宝剑、铃铛、同心锁等配饰,将神像和兵器配饰以辟邪。帽檐最前方和顶部饰龙纹装饰牌,孩童如遇磕碰,能缓冲撞击,工艺设计兼实用功能和美学价值。

  佛教中卷草纹以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形成有序排列,因盛行于唐代又名唐草纹。据调研,金秀瑶族银饰出现卷草纹“S”形波状曲线排列二方连续图案,当地老人认为手镯上的图案为金秀圣堂山杜鹃花,将杜鹃盛开和枝叶造型有规则排列形成“S”形波状二方连续图案,创造出“花草”一体的唯美造型。

  (3)女权思想与造物意识

  在瑶族社会里,男女较为平等,女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法与地方法的碰撞使得瑶族妇女权利有了更新,“尊重妇女”是瑶族社会传统美德,女权意识一定程度上支配着银饰的分配。为维系瑶区社会平稳,金秀瑶族五支系银饰未出现“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重为美”的审美认知。随着少数民族女性的解放,妇女解放从身体开始,以便捷梳妆融入当代社会,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得女性的物权意识发生变化,常年佩戴银饰的多为留守在村里的妇女或者老人。从女性心理层面,瑶族佩戴银饰也是幸福生活的象征,民族节庆和重要场所佩戴银饰已成为瑶族人民的集体认知。

  3.活态性与造物发展关系

  皮埃尔·布迪厄是二战后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之一,他曾指出:“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广西金秀县瑶族文学和艺术应用场域多层次多意涵的造物意识关系分析如下:

  (1)日常生活场域

  新中国成立前,茶山瑶弧形银饰穿戴极为复杂,茶山瑶女子头饰需要头带层层包裹,以发髻或者银梳支撑固定。近代,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其银饰变为了帽装饰,不再需要繁琐的穿戴头饰,以帽子戴在头上即可完成造型。

  (2)人生礼仪场域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瑶族与汉族通婚,银饰作为贵金属在各族谱传世,银饰造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推陈出新,民族银饰工厂扩大生产加工,出现了民族银饰装饰元素滥用的现象,这是活态银饰发展中社会变迁所致。银饰作为男女婚恋嫁娶的信物以及幼儿成长的礼物,成为赋予美好祝福、精神寄托的物化表现。

  (3)公共空间场域

  以瑶族歌舞、奇俗、绝技为依托,传世银饰与文化联袂并流传至今,其造型内涵涵盖了民族信仰、族群识别、社会生产、民俗民风、地域文化、实用审美等方面,瑶族八仙舞与八仙帽就是传达美好祝福之意。银饰造型艺术作为舞蹈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的舞蹈形式也促进了多样的银饰造型艺术的形成。

  三、传世银饰活态化模式

  1.实用性表现

  瑶民劳作繁重,银饰的硬度高不易有划痕,可劳作日常穿戴。山子瑶身居瑶山,发簪造型如双筷,其发簪款式造型可作防身工具。瑶族支系男子可饰银烟盒,女子饰绣花银针筒下部垂吊银挖耳,具装饰及实用价值一体。另外,瑶民还可使用随身佩戴的纯银饰物进行银鸡蛋推滚疗法治疗,瑶族医学银鸡蛋推滚疗法便是瑶医用于祛风、驱寒、排毒最具瑶族特色的治疗之一。

  2.社会审美性表达

  瑶人山上种田用竹子引水解决灌溉,金秀尖头盘瑶、坳瑶妇女用竹壳做成头饰,瑶族银饰簪刻竹节而非竹叶,瑶先民将自然创造转化成生活用品,形成自然造物观,反映出对竹子的崇拜。古代瑶民以石牌制度为社会组织形式,道教的师公参与到族群与聚落议事,艺术造型的形成需要族系共同创造,群体性行为促进了族群的和谐发展,创造了象征意义的艺术装饰符号,银饰发挥着在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功能和美学价值。

  四、民族银饰造型转化的原则

  1.挖掘文化艺术内涵

  1952年成立大瑶山瑶族自治区(县级),1966年改称金秀瑶族自治县。银饰作为日常穿戴的饰物,其民族文化传播价值极广,通过“活态性”传播能够借助保护文化遗产的号召打造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当地政府将瑶族服饰造型艺术特色传播融入旅游发展和城市景观规划中,银饰造型的形态出现在景观雕塑和室内软装等公共空间,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广西厅《八桂风物装饰系列浮雕》,作者何镇海将金秀瑶族传统银饰造型艺术特征进行分解,再重组构成装饰造型,形成了极具金秀瑶族特色的民族银饰设计语言。瑶王谷国际度假酒店大堂将金秀瑶族五支系头饰银饰造型放大作为大堂软装陈设。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金秀瑶族银饰的社会功能和美学价值早已超出了身体装饰区域的美学传播价值。

  2.生活性开发

  “活态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强大的生命力载体,一是在遗产保护与传承中需重视遗产按照传统的文化模式延续,强调遗产不变性;二是要求遗产按照文化模式拓展多元化的消费市场路径,尊重传统的多元化发展市场经济。来宾市级非遗项目“瑶族银饰锻造技艺”面临着巨大挑战,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工艺上的,还包含活态传承的关系。金秀民俗银饰活态传承中艺术造型及佩戴礼仪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应融入当代人民日常生活。

  五、结语

  在越南、老挝、美国、泰国等国也有不少瑶族人,作为享有“世界瑶都”之美誉的广西金秀,瑶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是世界性的。广西金秀县瑶族银饰造型艺术所体现的瑶族先民民族精神和艺术思考,是我们赓续“活态化”传承和文化复兴仰赖的资源宝库。“活态性”保护需回归至以人民为执行者、生产者、保护者,最终实现全民族对艺术遗产的有效保护。

  (作者系柳州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专任教师;本论文为2022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赋能〈室内陈设品设计〉课程思政创新实践》(项目编号:2022JGA432,2021年度柳州工学院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非典型乡村的艺术介入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1KXJJ27),2021年柳州工学院科学基金项目《广西金秀瑶族传世银饰活态历史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1KXJJ2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