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体育非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有效保护和广泛传播。然而,由于缺乏社会关注度、缺少传承人以及未能形成规模化产业支撑等原因,体育非遗的传承发展境况并不乐观,许多体育非遗正逐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元宇宙等一大波新兴信息技术的涌现,宣告着人类经济文化发展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这些新技术在信息储存、信息展示、信息传播、信息分析方面表现出强劲能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开辟了新的场域。但体育非遗作品数字内容缺乏、数字化展现方式单一,使得数字传播效能不强,难以形成数字化表达的话语体系。因此,探究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数字化手段将文化形态升级,形成完整的、成熟的文化产业资源,实现体育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与传播的融合,是当前实现体育非遗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课题。
数字化保护:推动体育非遗资源的多模态数字转化与整理
体育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记录,包含了利用摄影、摄像、扫描等数字技术对体育非遗进行数字化采集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形态;数字化整理则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如图像处理、音频剪辑等,以使其更加清晰、准确;数字化存储是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数字存储设备中,如硬盘、云端等,以便后续的检索、传播和应用。体育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一方面可以完整地保存体育非遗的原貌,避免因时间流逝而造成的损坏或丢失,为学术研究、文化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加准确、便捷的资料和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整理也为进一步扩大体育非遗的传播范围,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共享提供资源条件。除此之外,在数据保护管理方面,应当建立起一套既符合体育非遗保护特点又遵循专业规范的元数据库方案和著录标准,使体育类非遗素材能够转化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资源,同时为网络传播工作提供支持。
数字化传承:推动体育非遗资源的多模态数字交互体验
在数字化时代,多模态数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非遗多模态数字化体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享受到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多模态数字化体验能够将体育非遗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关联和整合,实现更全面、更丰富的信息表达和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体育非遗体验,并通过虚拟展览、互动演示和游戏化体验,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和吸引力。在体育领域,一些民族体育非遗项目也开始尝试采用VR技术,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感受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例如,对于一些大众日常难以接触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骑马、龙舟等,通过VR技术进行模拟和演示,让观众能够从多个角度欣赏、体验。同时, VR技术还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进行数字化记录,让后人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数字化传播:推动体育非遗资源的“活化”与“衍生”
随着移动媒体的普及,数字化传播特有的速度快、频率高、触点广、门槛低等优势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体育非遗传播方式,形成了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展示多样化和传播受众年轻化的新态势。新时代体育非遗的传播主体从单纯依靠政府部门宣传,到逐渐吸引体育非遗传承人、爱好者、自媒体等社会人群自发参与。体育非遗的传播主体不断向民间扩散,民众有机会通过抖音、快手、微信等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来创作及展示非遗文化,并借助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吸引受众的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现已成为体育非遗传播的主力军,而当体育非遗与人民日常生活建立起紧密联系后,其才能真正“活”起来。特别是当代年轻人热衷于在网络中追寻潮流和热点,体育非遗数字化传播所表现出的文化性、民族性等特质无疑符合年轻人的文化偏好。因此,要通过对体育非遗数字资源的二次开发,汇聚更多青年力量参与到体育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来。一方面,可以通过AR、VR等技术构建沉浸式交互平台,实现体育非遗活动的复原和再现,让非遗能够“听得见”“带得走”“学得来”,使之触手可及,革除公众对其的神秘感和陌生感;另一方面,可以将体育非遗的核心元素进行提取,不断创新体育非遗的表现形式,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各类媒介载体使其从“无形化”转变为“有形化”,使其“活态性”可体验,如通过与数字游戏等场景相结合,实现其“衍生形态”的多样化传播。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基金项目:2023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多模态数字化的桂西南体育非遗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3FTY022))